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七十年代随军日记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作者:大鹅踏雪泥
拖班比拖课还要讨厌。
闻嘉嘉直奔药厂门口,此时郝青颖和沙月已经在药厂门口等着了,这俩也是踩点选手。
上班踩点,吃饭踩点,下班也踩点。
郝家不远,也就隔壁街,骑着自行车五六分钟就到了。
但上门做客不能空手去啊,路过百货商店的时候闻嘉嘉去买了奶糖,沙月买了饼干,这才上门的。
郝师傅已经把饭菜做得差不多了,闻嘉嘉奇怪问:“青颖,你莫不是上班时还跑回家一趟喊你爸做饭了吧。”
郝青颖嗔道:“瞎说,我昨天就说了,要不然菜也不好买啊。昨天碰到你家魏岱,问他时他说你晚上会回来。”
沙月好奇极了,拉着闻嘉嘉问:“快说说海市到底咋样,是不是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这话一问,正在厨房里忙活最后两道菜的郝师傅都竖起了耳朵,郝青颖母亲也靠在门边听。
闻嘉嘉拉张板凳坐下,“海市呢,确实要比咱们这里繁华好多。好多街街边的楼都是三四层高的,公交车也很多,自行车更是乌泱泱,还有外白渡桥很漂亮,跨着江面,听说那都是快70年前的桥,全钢的呢……”
“还有外滩,最漂亮的房子在外滩,都是非常高的洋房,一条街都是,一边是房子一边是黄浦江。黄浦江对面,也就是浦东,倒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和咱们这里差不多啦,浦西的人都喊他们是乡下人。”
说真的,闻嘉嘉出差那几天真的很想到浦东买两间房子囤着。这时候浦东的房价简直就是白菜价,家里的积蓄别说买两间了,买三间都是可以的,还是带院子的那种房子。
可惜一没时间,二没有带足钱,只能等以后有机会了再买。
闻嘉嘉又说了一些海市的商场和饭店,重点谈了一下她这几天吃到的菜。
郝师傅听得很认真,感慨道:“要是有机会我也得多出去走走,我60年那会儿是去过海市的,当时全国各地都闹饥荒,海市也没粮啊,去了三天一顿饭都没吃,啃的都是从家里带的菜团子。不过你说的本帮菜……我们大饭店倒是有一个精做本帮菜的大厨,哪天你来了,我请他做道红烧肉。”
闻嘉嘉惊喜:“那可太好了!我回来后就馋着这一口呢。”
“嗐,你自己在家就能做。这个菜不需要用到很多香料。”
“我有想过,但没有正宗的绍兴花雕酒啊。”
“我晓得谁有,改天帮你买一坛。”
闻嘉嘉立刻点头,这时候的酒肯定都是好酒。
菜已经好了,几人上桌。
五菜一汤,瞧着格外丰盛。
郝师傅虽然精于淮扬菜,但是在大饭店待久了,总学到点别人的手艺。
而且做菜这玩意儿,是互通的。
像他这种级别的厨师,基本一尝,就能把一道菜复刻个五六分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五六分也足够好吃了,就如同此刻的辣椒炒肉,闻嘉嘉吃着就觉得很有湘菜大师炒的感觉。
青辣椒炒软却不烂,肉片火候也刚刚好,不柴不难嚼。肉带着辣椒的辛辣,辣椒带着肉的肉香,夹两筷子在饭里拌一拌实在下饭。
还有红烧狮子头。
天呐,这可是今天桌上的重头菜,绝对主角的那种,连清炖元鱼都没法抢风头。
狮子头颜色为酱红色,下面垫着碧绿的青菜,还有些同为酱红色的汤。
闻嘉嘉一咬一嚼,吃到肉的同时还吃到了脆脆的荸荠。
肉呢?用的是猪腿肉,七分瘦三分肥,肉剁得不算烂,所以间隙中充盈着汁水,吃着软烂的同时又有嚼劲。
郝青颖还好,吃惯了自家老爹做的菜,有点抵抗力。闻嘉嘉也还行,最近天天都有在吃肉。
沙月就不行了,即使她很努力的在控制自己吃饭的速度,也无法避免的要比别人快些。
她差点泪流满面:“青颖,原来你每天吃得这么好啊。”
她也想有个厨子爸爸!
午后。
闻嘉嘉眯了一会儿养足精神,然后同高主任一起去开会。
因为会速记,即使换个厂子,她闻嘉嘉依然是开会时领导的首选跟班小妹!
梁牧就不行了。
因为他速记的速度没有她快,刚刚高主任让他们比了一番,梁牧直接被她秒成渣渣。
闻嘉嘉心里得意极了,开玩笑,她这速度是被薛主任在一次次周会中虐出来的好吗。
“这次是每周的例会,每个人要在会上报告……我早上叫你整理的资料整理完了吗?”
闻嘉嘉:“整完了,我抱着呢。”
“行,你等会儿看着记吧,挑重点。”
闻嘉嘉心里又暗暗发苦了,怎么换个新厂子依然逃脱不了周会。
但好在闻嘉嘉能凭借周会了解厂里各个部门的情况,更能提前知道厂高层们的动作,所以每次的周会,她都痛并快乐着。
第74章 闻嘉接人
周会有用的信息有,没用的信息也很多,这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了。
闻嘉嘉还以为医玻的周会会在大会议室举办,就跟药厂那般。
谁晓得只是在一间小会议室就办了,甚至没有学校教室来的大。
这是怎么回事?搞得闻嘉嘉进去后总觉得有些尴尬,还如坐针毡。
这种比较私密的周会,也能带“助手”进来替自己做记录的吗?
还真能,人家厂长就带了秘书,几个部门的主任带的是助手。
这要是换成梁牧来,他肯定得跟闻嘉嘉嘀咕一句:厂子小小,派头足足。
很快,人来齐了,会议桌坐满人。
闻嘉嘉用余光挨个扫过去,之前在大会议室中遥遥看过这些领导的模样,奈何离得太远看的并不清晰。再加上离开几天,已经忘了不少人的模样。
她眼神没敢太放肆,毕竟现在好多领导都是军队出来的,虽然退伍,却还敏锐着呢。
先发话的是厂长。
这位厂长闻嘉嘉有印象,叫沈康,讲话没有一般领导那么长。也不晓得等厂子当久了,会不会也开始讲一堆的废话。
沈厂长讲的是市里对他们厂的期望,以及会有什么帮助。
“……今年内,咱们医玻的员工人数必须突破300人。但宁缺毋滥,人事部门的把好关,不管是外招还是内推,不允许把不三不四的人招进来带坏医玻风气。特别是内推,有些事儿我没必要说得这么清楚吧?胃口别太大,当心撑死。”
“再就是生产,市里要求咱们医玻年底的产量必须满足临和市几家医院的需求,而且必须是稳定满足。明年内辐射整个省,预计全省至少七成的医院都将使用我们医玻的产品。”
闻嘉嘉记住几个关键词,手上忙,心里还不忘暗暗吐槽:难怪要招人,这么大的量,让厂里一百来号人干到死也干不过来。
说到产量,高主任怕是要被点了。
果然,沈厂长话锋一转盯着高主任道:“生产是重中之重,其中研发办公室的组建就是关键,高主任,这次出差的收获如何?”
这是要高主任汇报工作的意思。
闻嘉嘉已经把这次出差的结果汇总好了,高主任翻开后直接说:“本次出差,总共要到16位学生,其中东大6人,海大2人……以及四位教授。有两位曾经在海市化工厂工作,另外两位,严教授还曾在东北的化工厂工作九年,冯教授在橡胶机械厂工作八年。”
闻嘉嘉心里默默补充,这四位里有两位可是材料研究领域的大佬。
严教授这种级别的,来了后大概就是直接当总工了。
其实还有两位的,只是这两位有点特殊,闻嘉嘉也不晓得高主任说不说。
高主任还是很头铁的,又道:“还有两位是否会来暂时不确定,等散会后我确认一下,再跟您打报告。”
沈康眉头微皱,点了点头。
高主任这part算是过去了,沈厂长再把目光放向采购部门。采购部门需得保证有原料足够让生产部门生产。
闻嘉嘉看见旁边采购部长的助理悄悄打了个哈欠,正愣神呢,就点到他部门了,于是赶紧拿起笔记录。
“……渠道谈好几条,其中玻璃瓶的主要原料来自东省,目前仓库里的量,能够保证今年厂里安瓿瓶的生产需求。”
沈厂长敲敲桌子:“模制抗生素瓶呢?”
“这……暂时还在谈。”
“加紧,我半个月后要看到效果。市里勒紧裤腰带批给咱们的生产线,不是让咱们放在车间里吃灰的。”
“好的。”
之后又把目光移向后勤,别以为后勤就是做做饭扫扫地啥的,人家好多东西要干呢。
比如说建房子,你招那么多的工人,总得给人家一个能遮风挡雨的住所,就算暂时是棚户房也行啊。
所以其实现在工厂里最忙的是后勤,忙得脚不沾地,后勤主任几天下来人都瘦一圈了。
转一圈,最后厂长再发话。
说啥?说市里将会给一笔资金让他们建楼房,还说将会替他们谈车队,往后运输会容易些,再就是生产线和一些机械设备。
一场周会下来,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散会后,闻嘉嘉跟着高主任走出会议室,又来到厂长办公室。
高主任:“你就……算了你先回去吧,把会议内容整理一下,下班前交给我。”
闻嘉嘉笑笑:“好的。”
心里却腹诽:早说我刚刚出会议室就直接回去了,还平白多爬两层楼梯。
高主任要说啥她很清楚,说的就是那两个“不确定”的研究人员。
办公室内。
高主任对沈厂长道:“这两人是严老和院长介绍的,说目前在黑省农场中改造。”
沈厂长正要端起水杯,闻言手一顿:“难怪你在会上没说出来。”
“这事儿也只能私下说了。”高主任叹气,“严老说两人从前说他的同事,不管是……还是能力他都能做保。”
“那他俩是怎么下放的?”
“苏联人来援助那段时间,他们两个被选中当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