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306章

作品:这个皇后不太卷  |  分类:都市言情  |  作者:白柠柚

    但局势终归还是不同了。
    她的这位大东家如今并没有给她下马威,只是轻声道:“鸢儿来了,快坐到哀家身边来。”
    颜鸢便低着头坐到了她身旁。
    太后的手掌抵在颜鸢的手背上,微凉的指尖轻轻拍了拍颜鸢。
    她问颜鸢:“鸢儿可曾怨恨哀家?”
    颜鸢没有料想到会是这样的开场白,讶异地抬起头来,目光撞上太后疲乏的眼睛,忽然间发现太后似乎比自己记忆中的要苍老许多。
    太后盯着颜鸢的眼睛,轻声道:“哀家执意让你扶灵入晋,去换取藏宝图,就如同沉儿所说,是以你的命去赌宝藏存在的可能性,你心中对哀家对朝臣可有怨言?”
    颜鸢愣愣看着她,摇了摇头。
    她确实说不上怨恨。
    前朝的老头吵吵嚷嚷半天,最终和晋国定下协议,她不需要扶灵入晋国,而是只要把月容公主送到晋国的边城即可,她只要扶灵入了晋,晋国的女王便会亲自来迎。
    这算是一个折中的方案,能争取到已是不易。
    太后低道:“为何?”
    颜鸢道:“太后与朝臣们已经尽力了。”
    太后闻言一怔,眼眶微红:“有皇后如此,实乃晏国百姓之福。”
    颜鸢道了谢,低着头不说话。
    她在等待。
    等着太后亮出今日真正的目的。
    如若是几个月前,她或许会相信太后当真是召她入宫来冠冕堂皇一番,可就在不久之前,她亲眼见到楚凌沉与她决裂,斥她当年遣魁羽营雪原追杀。
    她虽和太后并无冲突,但其实已然决裂,若没有扶灵一事,现下她可未必能好好坐在这殿上。
    而眼下,太后就像是忽然失了忆。
    太后拉着她的手,红着眼眶,温声细语着允诺会派出皇庭之中最好的禁卫,一定会确保她完全。
    最后她掏出了一个香坠亲自戴到颜鸢的脖颈上。
    太后道:“此香是穆御医所调,能调气补精,鸢儿此去随身佩戴,也算是哀家的一片心意。”
    颜鸢低下头看了一眼那个香坠。
    香坠是和田玉制的,两面雕花,中间镂空的地方埋着一颗小小的香丸,整个坠子溢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
    颜鸢不太喜欢身上带香味,但太后亲自戴上的东西,她自是不能取。
    她只能温声道:“谢太后。”
    寒暄过了,礼也送了,颜鸢便站起来请辞。
    太后没有挽留。
    颜鸢心里便有了底。
    她低着头往外走,就在她只差几步就要跨出殿门的时候,身后终究还是响起了太后的声音:“那日皇帝说的话,你信几分?”
    颜鸢停步回望。
    她身后的大殿金碧辉煌。
    当朝的太后仍然坐在高位上,居高临下地眺望着她。
    颜鸢自然知道,那日的话指的什么。
    她说的是雪原诛杀楚凌沉。
    这显然是一道送命题。
    颜鸢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便只能站在殿门口不作声。
    太后又道:“你是不是也认为哀家不是一个好母亲?”
    颜鸢道:“臣妾不敢妄言。”
    太后的呼吸忽而变得急促起来:“不论你信不信,哀家都不曾做那些事情!”
    颜鸢轻道:“臣妾信与不信,其实无关紧要。”
    太后一怔,愣在当场。
    颜鸢一步踏出大殿,再也没有回头。
    ……
    颜鸢回到望舒宫发了一会儿呆。
    今时今日,她才算是真的是和大东家真正分道扬镳了。
    她坐在书房里,用一把小刀,沿着香坠的边缘细细地撬开它,把里头的香丸给掏了出来,递给了尘娘让她辨别。
    尘娘接过了香坠闻了闻,脸色就白了。
    颜鸢便懂了。
    她并不觉得意外。
    她扶灵入晋牵动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利益,外戚与清流希望她能换回藏宝图,顽固老臣不希望她被晋国扣留受辱。
    但如果她死在扶灵的路上,便是所有人都能够称心如意的结局。
    更何况那夜她听见了楚凌沉道破三年前的秘密,太后又岂能安睡?
    尘娘的额上已经出了一层细碎的汗珠,脸色泛白道:“娘娘……怎、怎么办……”
    颜鸢想了想道:“换个好闻一些的吧。”
    尘娘呆呆看着颜鸢:“啊?”
    颜鸢拿着香坠慢慢悠悠转:“红枣味的如何?还可以开胃。”
    ……
    翌日清晨,颜鸢便带着红枣味的香坠踏出宫门。
    宫门口百官群集,阵仗惊人,颜鸢一路被楚凌沉牵着手走过群臣的面前,所过之处皆是一片“娘娘千岁”与“娘娘安康长健”的齐呼声。
    颜鸢看着他们,只觉得说不出的可笑。
    这些人明明心知肚明,她这次扶灵距离“安康长健”可是千里之遥,可偏偏在这样一个浩浩荡荡的声势之下,居然显得有几分真心实意。
    就这样一路出了宫门。
    宫门外的不远处,晋国的车队早已经整装待发。
    季斐从人群中策马而出,行到宫门前才翻身下马,对着楚凌沉行了礼,而后在颜鸢面前屈下膝盖,俯首朗声:
    “季斐承女王之意,恭迎皇后娘娘凤驾!”
    彼时天朗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