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49章

作品:娱乐圈知名死对头  |  分类:其他类型  |  作者:坐在北风里吃西瓜

    ——
    “五湖四海内,全能发展中!欢迎各位观众来到全能型偶像培养综艺《全能发展中》的现场,我是主持人江欢,很高兴再与大家见面!”
    场内的激情被江欢带动了起来,人们高昂的激情透过直播屏幕,直接映射到了正在看直播的每一个人的脸上。
    “今天我们迎来了节目开播以来的第三轮淘汰赛,也就是32进16的五五淘汰开赛制。而本次赛制的规则很简单,让我来为大家做一下介绍。”
    江欢开始为正在看节目的人们对这一环节淘汰赛的规则进行解说。
    虽然在这一环节刚开始的时候,节目组就已经公布过了,但好歹距离当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大多数人都已经忘记了。
    在这样一个靠分带动全场的情况下,复述规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好,那么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抽取今天第一组登场的组摄!”
    江欢引导大家一起进行喊停活动,最终大屏幕上进行滚动,在观众们喊停的那一刻,屏幕上只留下了一句话:狂躁不定的重摇滚。
    大家心中都有所清明——这是徐今引领的小组。
    于是,一张张照片开始在大屏幕上滚动,配合着他们小组选出来的bgm,屏幕上的照片开始影响大家的观感。
    徐今采用的是以舞蹈姿态引出主题的方式,bgm选曲用的是十分经典的皇后乐队的歌曲,只是可惜照片中看到现在,除了徐今自己真正能够表现出来的,其他组员们都无法得到好好的发挥。
    蓦地,这组之中居禾的照片出来的那一瞬,尖叫声竟然一下子淹没了全场——那欢呼声的分贝甚至比徐今出现的时候还要高。
    只见照片里的居禾穿着一件深蓝色铆钉长袖短款牛仔外套,里面是一件长到大腿中部的黑白色破洞背心,裤子左腿部分被开了一大截,用一条条链条穿了起来,并能够看到里头的腿上还穿着一双有些炸毛的袜子。
    他的腰上——或者可以说是他那件过长的背心上,还斜斜地绑着一条深绿色的腰带,过长的部分并没有被好好收起来,反倒是犹如一条尾巴般往后拖,长度几乎接近小腿。而他的脚上则是一双与浑身上下的配色都有所格格不入的纯白色马丁靴。当然,除此之外,他身上的其他配饰,包括项链、肩链、耳钉、戒指以及眼镜,全都是白色的。
    而他的妆容更是比身上的还要简约:
    只是在眼睑上画了白色的眼影,用水钻在眼睛上贴了一条竖下来的“伤疤”,接着就是偏暗橘色的口红与橘粉色调的腮红。
    看起来犹如酒后微醺,可他手中却还有一把刚被砸坏了、有两根弦还翘了起来的坏贝斯。
    身后的环境很简单,只是一块黑布与几支从头顶下来的树枝,以及他身侧有明显凹痕的吉普车。
    居禾的表情平平淡淡,甚至连眼睛都仿佛还没有睁开。
    但着一切都为全场所有人都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他们一直以来都只见过居禾平静的、单纯的、不争不抢的模样,还没有见过居禾这番如黑化了般的模样。更别提他的眼神与表情都十分到位——像是厌倦了这一世界,又像是在对什么人进行着悄无声息的挑衅。
    居禾的进步,无疑是目前场上最大的。
    于是在所有照片下来后,在江欢宣布的“第一轮预选”中,居禾轻而易举地拿到了超越全组所有人、拿到了大比分的组内第一。
    许以念对居禾的表现也十分惊喜。
    他不仅惊喜于居禾对情感的表达掌握得更熟稔,还惊喜于居禾驾驭这类风格,竟然比想象中的要轻松得多。
    也许他还有做模特儿的潜力。
    在江欢公布了徐今组内预选投票比分数据后,她又开始与现场的观众们一起进行了喊停活动。
    于是在第二组的喊停中,大屏幕显示了一个新的词组:纸醉金迷的社会。
    很好,芙维斯的小组的组摄展示要开始了——许以念这样想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坐在身侧的芙维斯,却发现芙维斯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一直在盯着自己。
    如今看到自己转过脸来看她,她还笑眯眯地冲许以念咧起了嘴,并往舞台大屏幕方向扬头去,示意着许以念要仔细看接下来他们组的组摄,防止错过什么精彩部分。
    许以念只觉得芙维斯的行为有那么一点儿古怪,却也并没有心中升起过重的疑虑,只是看着芙维斯小组的组摄一张张过去。
    第041章 纸醉金迷的社会
    在芙维斯小组的组摄中首先出现的,是芙维斯本人的照片。
    她身穿一身艳红色的短裙,外头披着一条人造皮毛的小披肩,珍珠做成的首饰品挂满她的浑身上下,就连闪闪发亮的香槟色高跟鞋上也没有放过。她短而卷的金发上是著名的“飞女郎”形象的圈环——却是由珍珠制成——一颗颗或大或小的珍珠垂落,夹带着轻盈的红色羽毛,甚至手里还端着一杯真正的香槟——却是正往地上倒着的——她整个人看起来无比欢快,愉悦之下,似是还夹带着些许轻蔑、嘲讽。
    这张照片看起来十分符合“纸醉金迷”的特点,甚至还有些参考了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意味在,一时间令观众们眼前一亮后,又觉得似乎有些乏味。
    毕竟许多年来,对于“纸醉金迷”的这类描写,似乎一直都是如此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