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28章

作品: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  分类:其他类型  |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以工代赈,这四个字让皇帝彻底折服在这篇奇特的奏折之下。
    这县侯,他封得不亏啊,是个有大才的人。
    上位者,从不喜形于色,百官也猜不透皇上是否满意。
    过了一阵,皇帝才合上奏折,“祁爱卿主张去北方推广,诸位爱卿如何看?”
    有大臣立马站出来,“陛下,臣认为此法不妥,北方旱灾已经持续两年了,虽然这三种粮食都喜旱,却也不能完全脱离水的灌溉,因此,在北方推广,不妥,实在是不妥。”
    皇帝嗯了一声,没表态,又了问其他大臣的看法。
    有大臣说,还是三皇子此前的推广地方更合适。
    江南推广,已经被否决了,三皇子也换了个地方,主张去岭南府推广。
    岭南,是个几乎没有冬天的地方,一年可以种两季粮食,而且水资源充足,多年无灾无难,听起来确实不错。
    这段时间,朝堂上的争论,也基本上偏向了岭南。
    祁秋年站出来,“这位大人,岭南多瘴气,土地肥力不足,百姓同样是水田为主,去岭南推广,开垦旱田,这是必然的结果。”
    又官员回答,开垦旱田虽然辛苦一些,但他们提出了免税三年,百姓的接受程度会好一些。
    祁秋年继续说,“但是岭南的土地无论如何开垦施肥,都不是最适合土豆红薯的种植土地。”
    土豆红薯,其实用沙田是产量是最高的。
    祁秋年:“北方虽然经历了两年的大旱,但北方原本就以旱田为主,土地也多为沙地和黑土地,地质是最适合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若是好生照顾,亩产再翻一倍也不是没有可能。”
    大臣们又围绕着若是北方明年继续干旱的问题展开了争执。
    祁秋年也不慌,一一应对。
    他的策划案里,除了推广的方式,还有水车引水,打深井的办法,图纸他都画好了,就等皇帝点头了。
    缺水灌溉?不可能。
    而且,祁秋年知道,旱灾已经彻底结束了,明年北方风调雨顺,这些图纸无非就是给皇帝吃颗定心丸。
    三皇子原本已经稳坐钓鱼台,可是见到祁秋年舌战群儒,已经有官员被祁秋年说服了,他开始慌了。
    晏云耀站出来,“祁侯,北方推广,听着确实合理,但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北方此前灾情严重,大多百姓都南下寻求生存,如今的北方已经十室九空了,田地根本无人种植。”
    他像是找到了巨大的漏洞,几个晏云耀派系的官员也针对这个问题,极尽反驳,说来说去,还是觉得岭南更好,无非是花费力气去开垦旱田这一个困难罢了。
    祁秋年不反驳,拱手对着皇帝,“陛下,百姓故土难离,若是有了活路,他们必然也是愿意回到家乡的。”
    整个受灾的北方,区域何其广泛,但终归是有赈灾治理妥当的州府,粮种有限,初次不可能全北方推广,定然是要找一个最合适的地方,集中种植。
    策划案里也写清楚了,以工代赈,缓解赈灾的压力,让灾民们通过劳动去换取食物,而不是躺着等赈灾的清粥维持生命。
    百姓心中有了盼头和希望,那自然也就有了动力。
    皇帝把他们的争吵都看在眼里,过了许久,他才抬手制止,然后让华公公把他的策划案交给了丞相。
    “诸位不妨先看看祁侯的奏折。”
    大臣们开始传阅,但凡看过之后,都找不出任何的漏洞和可以反驳的地方。
    朝堂上,终于是安静了。
    晏云耀的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他也曾递过帖子去祁秋年的府邸,结果被府邸装修的理由给退回来了。
    后来又发生了食之禅被泼泔水的事情,他也怀疑是他底下人去干的,也就没有理由去请祁秋年去他的皇子府商讨,怕被有心之人拿去做文章。
    结果没想到,这祁秋年突然就憋了个大招出来,防不胜防。
    晏云耀盘算着,这策划案确实不错,但即便是要去北方推广,这事情也得落到他头上去。
    但这办法是祁秋年提出来的,他此刻贸然提起,恐怕会让朝臣觉得他急功近利。
    他有限的头脑智慧想不出合理又合适的办法,只等下朝之后,去找幕僚商讨。
    大朝会上,去北方推广种植的事情,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了,毕竟没有人能拿出比祁秋年更好的策划案了。
    至于谁去推广,还没有定论。
    下朝之后,祁秋年还没走出宫门,就被一个小太监叫住了。
    “侯爷,陛下有请。”
    原本就刻意放慢脚步的祁秋年,立马跟着小太监一起去了御书房。
    皇帝还没换下朝服,手中还拿着策划案品读,并且爱不释手。
    天知道,他每天要在奏折里看到多少的废话和马屁,要是所有官员都如此上奏,他每天批阅奏折的时间都能少两个时辰。
    “爱卿来了,平身,赐座。”
    “谢陛下。”祁秋年也不客气,坐下就大口喝了宫女送上了的茶水。
    皇帝脸带笑意,“爱卿第一次上朝,感受如何?”
    祁秋年苦了脸,“若非粮食推广事关重大,臣更愿意直接把奏折送到陛下的御书房来。”
    潜台词就是他不喜欢朝堂上的氛围。
    皇帝哈哈大笑,“爱卿是最了解这三种粮食的人,所以朕有意让爱卿跑一趟北方,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