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6节

作品: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寒梅惊雪

    双喜连忙回道。
    朱允炆眼神闪了闪,并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继续走着,忽然朱允炆看到一旁一个提着食盒的宫女跪在路旁,便停了下来,问道:“你是哪里人氏?”
    宫女诚惶诚恐,连忙回道:“回皇上,小女乃是苏州人氏。”
    “苏州啊,朕去过,你知道狮子林吗?”
    朱允炆想起后世去狮子林旅游的事,笑着问道。
    宫女连忙摇头。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了,不过,现在的狮子林应该还没成规模。多久未曾见过父母家人?”
    “回皇上,已有三年。”
    宫女低声回道。
    朱允炆揉了揉眉心,对双喜说道:“去,派人把坤极叫来。”
    双喜对身旁的长随使了个眼色。
    朱允炆打开宫女的食盒,看了看里面,只有一些清淡的菜,便问道:“这是给谁的?”
    宫女连忙说道:“是给宁妃的。”
    朱允炆眯着眼,想了想才记起来有这么一位,貌似是位清婉独立的女子,自进入东宫之后就被冷落。
    冷落也并非出于本心,而是洪武后期朱元璋身体不好,当孙子得还需要孙一段时间,衣不解带,日夜陪护,在朱元璋走后,又是忙于国丧,哪里有时间光顾她……
    第八章 明代的外戚很委屈
    宁妃是杭州人,没什么值得一提的背景。
    事实上,不止是宁妃,还有贤妃,马皇后,其背后都是声名不显,非是富贵与权势之家。
    这与朱元璋压制外戚有关。
    仔细说起来,整个明代数下来两百多年,外戚不少,但外戚能混到干政地步的,却少之又少,相对于汉代的霍光、王莽,北周的杨坚,唐代的武氏家族等大腕级存在,终明一朝都找不到一个能比的人。
    朱元璋虽然没多少文化,但自学能力很强,知道的历史也多,深知外戚之患是王朝弊病,所以早就定下了规矩:
    迎立后宫,以百姓清白之家为主。
    当然,朱标与一干藩王是个例外,毕竟开国之初,总要笼络人心,亲上加亲,到时候谁想闹事,回去翻翻家谱,哎呀,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啊……
    明朝的外戚大部分都是低水平,也就是吃喝玩乐,走猫逗狗、自甘堕落的小氓流,像是大奸大恶,影响朝政的外戚实在是没有几个。若是专门弄个外戚展览馆,明代外戚估计都会委屈巴巴,连登堂入室的资格都没有……
    朱允炆很认可朱元璋的做法,外戚嘛,就待在外面好好砌墙就是了,没事还天天露脸、吆喝的,那纯碎是欠抽的节奏。
    还没走到宁妃所在的钟粹宫,就有慈宁宫的侍女来请朱允炆。
    这个没办法拒绝,慈宁宫里住着的是吕太后:
    亲娘。
    吕太后信佛,一脸慈静平和,见朱允炆想要行礼,便起身拦住:“省了这些虚礼吧,身体刚刚好,不需要忙着处理政务,将养好身体才是,要知道你父亲就是不注意身体,得了风寒……”
    朱允炆见吕太后伤心,便劝道:“母后,儿臣这不是好好的?放心吧。倒是母后,可不敢追思过甚。对了,儿臣知晓在北平有一高僧,改日将他召至京师,给母后说说佛法可好?”
    吕太后这才转悲为喜,连连点头:“好,你一份孝心,我就收下了。”
    朱允炆笑了。
    既然太后喜欢佛法,那就让那个人来京师吧。燕王叔,没了他,你就算是闹腾,又能闹腾到哪里呢……
    德胜门旁,浣衣局。
    宫女骆颜儿疲倦地靠在柱子上,仰望着夜空,哀叹了一口气,肚子咕噜噜乱叫了起来。
    这么晚了,也不准人吃饭,听说管事的女官是召入了宫,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浣洗的衣服出了问题,还是宫里有了恩赐。
    不过,怎么样都与自己无关。
    卑微的宫女,只能卑微的活着。
    骆颜儿想起了因牵蓝玉案而被杀的父亲,还有不堪痛苦自杀的母亲,原本温暖的家,一瞬间便支离破碎。
    二叔将自己卖到了宫里,可惜自己没什么钱财去打点,得罪了宫里管事宦官,最后被分到了浣衣局,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只为了一口饱饭。
    仅此而已。
    可是,现在饭都不准点了。
    咕噜。
    不争气的肚子又一次响了起来,远处传来了脚步声,乔慧走了过来,左右看了看,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窝窝头,塞给了骆颜儿,道:“管事的入了宫,大灶也没开,今晚上怕是要饿肚子了,来,姐姐,先垫一垫。”
    骆颜儿伸手接过,感激地看了一眼乔慧:“若没有妹妹,姐姐怕是熬不过今年了。”
    “姐姐可别这么说,新皇登基,早晚会有恩典呢。”
    乔慧期待着。
    “恩典?”
    骆颜儿笑得有些苦涩,什么时候恩典会进入到暗无天日的浣衣局?
    ……
    就在骆颜儿对未来感到无望的时候。
    朱允炆正跟自己的皇后走在湖边,讨论着刚刚发生的事情。
    马恩慧问道:“皇上怎么突然要行如此收心之举?”
    朱允炆看着湖水中的倒影,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己不将太监当人看,结果太监被朱棣收买,成了朱棣的人吧。
    “施恩广博,才能成为仁君吧?”
    朱允炆平静地说道。
    马恩慧重重点了点头,附和道:“皇上定会成为万世明主。”
    朱允炆摆了摆手,说道:“明主什么的,暂且不说。朕只是觉得,来一趟,若不做点事出来,对不起心中抱负。”
    “来一趟?”
    马恩慧疑惑地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并没有解释什么,伸手抓着马恩慧的手,说道:“内宫这边,就交给皇后了。从今日起,朕要专心经营朝堂。”
    马恩慧脸有些微红,朱允炆竟然当着那么多宫女太监,拉着自己的手。
    “皇上请放心。”
    ……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大明朝堂改革尚未开始,后宫改革却悄然开始。
    马恩慧召集后宫女官,宣布了全新的內宫制度,自伙食问题,到作息时间问题都作了安排,并创造性地加入了休假制度。
    宫女与宦官是没有假期的,一年四季天天都是劳累命,马恩慧宣布,每个月可休两日,以养身心。
    为了确保后宫新制可以顺利施行,马恩慧下令任何内官不得故意设置障碍,阻碍宫女与宦官休假。
    后宫新制,让沉闷已久的皇宫陷入欢腾,每个宫女与宦官都奔走相告,一些人更是自发聚集到长安宫外,哭喊着跪谢。
    因为后宫新制,看着是小事。但其实并不是!
    因为这表明了当今圣上对他们的态度,代表着,他们这个特殊群体,在洪武年间的“悲惨生活”彻底过去了,迎来了新时代!
    于是,整个皇宫,无论是机灵的还是笨的,都纷纷叩拜皇上,甚至还有年纪大的太监,宫女对自己的干儿子干女儿嘱咐着:“万万给祖宗我记着,千万要伺候好我们这位万岁爷!”
    一时之间,“圣主”与“圣后”之名传遍整个后宫。
    人心顺服。
    双喜站在长安宫门口,看着外面跪拜不起的宫女、太监,眼睛都湿润了,这些人见朱允炆与马恩慧走出来,高声喊道:“皇上天恩,皇妃天恩。”
    肺腑感激,雷动之声传荡。
    朱允炆看着跪拜不起的众人,板着脸喊道:“若有人懈怠,办事不利,朕可是要发怒的,各自回去办差吧,莫要待在这里。”
    众人再次跪拜天恩,在其他太监的引导之下,才纷纷散去。
    “你哭什么?”
    朱允炆见双喜哽咽,不由问道。
    双喜连忙回道:“皇上,咱家这是感动的,现在咱家感觉活着,有点盼头了。”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来,说道:“你应该说,活得像个人了。”
    双喜呜呜点头。
    第九章 选贤才,开内阁
    翌日,奉天殿,朝会。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目光中充满了斗志。
    这里面有些官员朱允炆是认识的,但一些官员,就算是记忆中,也找不出名字来。
    中枢人员还是认得出的,礼部尚书陈迪,户部尚书郁新,刑部尚书暴昭,吏部尚书张紞,工部尚书郑赐,兵部尚书茹瑺。
    兵部侍郎齐泰,翰林院修撰黄子澄,翰林院侍讲方孝孺,解缙,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长兴侯耿炳文等一批重臣也没有缺席。
    这是朱允炆热孝期间第二次临朝,上次,还是登基时。
    朱允炆思索了很久,认为自己一没有朱元璋的龙精虎猛,可以一天处理几百件事;二没朱元璋的霹雳手段,查出来就杀,杀错了也没关系,还能多杀几个;三没有过高的智慧,可以掌控百官;四无法忍受没有业余活动,没有片刻休闲的紧凑生活……
    总而言之,朱允炆做不到朱元璋那样,可以直管中枢六部,事无巨细,事事亲躬。
    朱元璋不喜欢丞相分权,通过“胡惟庸案”裁撤了丞相,将所有权力收揽于一身,但朱元璋低估了丞相的作用,也高估了自己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