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大明嫡长子 第128节

作品:大明嫡长子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皇家雇佣猫

    所以仔细去梳理上述获得战马的三个方式,不要说朱厚照了,就是内阁这帮国家顶级人才也开始低头沉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刘阁老说了半天,无非就是把杨一清的建议再优化一下,杨一清说要“严私通禁,尽笼茶利于宫”,其实就是禁止茶叶走私。刘阁老就说朝廷应该支持。
    至于宗藩所占的马场,迄今为止弘治皇帝动作最大的就是拒绝岐王和雍王的奏乞罢了。
    而清查田亩,也是近期不会所为之事。
    这就是封建时代国家的困境,因为既得利益者庞大,所以必须要有军队,才能改革得动,而要有军队又必须把那些利益抠出来一点,这不是死循环么。
    朱厚照感受到了,这是一项大事,怕不是一两道圣旨、一两个月就可以解决的了。
    “……杨一清所说的严查茶叶走私,诸位以为如何?”
    李东阳抬手称道:“臣以为不妨一试。”
    这就是让杨一清去冲锋陷阵、去顶雷了。大家自然都没太大意见。反正得罪人的事情是杨一清干。
    “韩尚书。”
    韩文出列,“臣在。”
    朱厚照问道:“你是管着钱粮的,你说为何茶马互市之外,茶叶走私盛行?”
    韩文奏对,“自然是获利巨甚,许多百姓宁冒其险。”
    本来是官方垄断的,国外的商人想要获得茶,那就只能和官方贸易,这样官方就有定价权。洪武年间,一匹马就卖37斤茶叶。
    可民间的茶叶价格哪里会这么贵,真的用这么点茶叶换一匹马回来再卖钱,岂不是赚翻?
    巨大的利益面前,茶叶走私换马是止也止不住的,这就有点像用面包去苏联换飞机。
    朱元璋为此还杀了个女婿表明决心。可他和朱棣父子俩管得住人,后面哪个皇帝还管得住?
    你让弘治皇帝杀个女婿试试,虽然他也没有女婿就是了。
    而且国外的商人也不喜欢和官方做生意,因为私人茶商便宜。
    这就让朝廷很尴尬,如果要完全杜绝这种行为,那么所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怕是也不小,行政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既然获利巨甚……”朱厚照想了想,“那么想要以雷霆手段完全禁绝想必也难度巨大。最后就是动静大,效果差。”
    手榴弹炸跳蚤啊,看着热热闹闹,不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吏部尚书屠滽进奏,“朝廷垄断茶马贸易,本意是想要用更少的茶叶换到西域更多的战马,可现实已不可得,西域的商人只会将上等战马卖给私人,次等的交易给朝廷。殿下,如果……朝廷放开了茶马贸易的禁制呢?”
    朱厚照挑了挑眉,“你的意思是,像市舶司一样,设立专门的茶马贸易场所,允许商人合法贸易,而朝廷以此收税。”
    “不可!”王越立马反对,“西域因饮食之问题,奇缺茶叶,朝廷控制茶叶不仅是为军马,更是为控制着西域诸国的命脉。一旦解禁,数年之后待其强盛,岂不知会惹来兵祸?”
    他是从战争的角度去看。
    也确实有道理。这种战略性资源怎么能敞开出口?
    头疼。
    其实朝廷垄断了茶,还和茶引还有关系。
    盐、茶、铁都是官营,这个东西轻易更改是不太可能的。
    说到底,封建王朝总归是缺的。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
    其实这些种种原因之中,还有一点,就是当政者对马政不够重视,因为马场在偏僻的边关之地,牧马生活也艰苦,所以去那里当官的大多都是朝廷放弃的官员。
    弼马温嘛,哪个皇帝选派自己重视的官员去干这个活儿?
    那么好了,上头不重视,下头自然就随便搞。
    朱厚照想了想,说道:“这样回复杨一清吧,首先是他所说的严查茶叶走私,照准,咱们看看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另外,照他所奏陕西牧马场,不是仍有六万多顷么?先将朝廷已有的牧马场经营好吧。眼下是承平时期,各地战马的空缺可以慢慢补,反正本来也缺,缺一百匹是缺,缺两百匹也是缺。刘阁老、王尚书及屠尚书。”
    “臣在。”
    “你们回去后整体梳理太仆寺及负责陕西各牧马场的一众官员。政绩不好的,一并罢黜。重新拟任声名较好的官员,太仆寺卿现在是谁?”
    “启禀陛下,此人名王霁,任此官职已经有近十年了。”自上次提醒之后,屠滽现在对各官员的熟悉程度加深了许多。
    十年还不动,果然不受重视。
    “撤了他,换太子冼马梁储,命他负责朝廷官牧马场。”
    “是。”
    “告诉杨一清,让他给朝廷守好那六万多顷,若有人再欲侵占,让他写个奏疏上来交予本宫。”朱厚照安排了这一节又想了想,“王尚书,太仆寺归你管辖,因而你也要和杨一清联系,看看他的陕西马场,一年能提供多少精壮马匹。”
    “然后将这些优良的战马集中,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那个杨尚义,是你推荐过的,此次军学院考核他还是优等,你回去后命他去大同任职,担任骑兵之将。并且要求他,每隔半年向朝廷汇报这支骑兵的发展状况,这个奏疏,本宫要看,刘瑾。”
    “奴婢在。”
    “若是我忘记了。你记得提醒我。”
    “是。”
    这句提醒就是要告诉在场的所有人,谁也不准拦着杨尚义的折子。
    众人一听,就觉得杨尚义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儿砸中了。
    其实单看这个政务,杨尚义有点具有了后来清朝时大臣所有的‘密折之权’。
    这可不是小事。
    另外,封建国家,不是没有力量。
    关键是要看谁使这个力量,就像历史上的正德皇帝亲自指挥应州之战,虽然说国家是没钱,但皇帝在前线指挥,那和一个将军在前线指挥的后勤保障力度能一样?
    现在也是如此,朱厚照亲自过问陕西这六万多公顷的马场,重新委派官员,养出来的马先弄一支骑兵部队出来,只要他盯着,肯定是有效果的。
    “等有了这支骑兵,打败了鞑靼人,咱们就去长城外,牧马!”
    “英明无过太子!”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不然你说怎么办呢?让弘治皇帝下令把朱家的王爷都杀了,把草场都还回来?
    怕是要天下大乱了。
    茶马贸易更是复杂的不要不要的。
    当然,朱厚照还关心一点,
    “官牧和茶马贸易便先如此。民牧这一节,其害之深,触目惊心。民困于马,莫知所逃,生驹则为求倒死,无驹则欣以相庆。宁复出银、不愿养马。长此以往,只怕民心就尽失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专项整治
    有关民牧的方式对于百姓所造成的负担,这间房子里的人应该没有不知道的。
    但是战马的重要性,任谁也不敢改动太多,百姓不苦,国家就没有马,国家没马,这个罪名谁敢担?
    所以最后就是再苦一苦百姓。
    “弘治五年时,兵部尚书马文升也曾有意改良马政。他令今后将所属官军领骑操马匹,置立印信,文簿每月三次点视。臆息肥壮者,列为一等;臆息瘦者,列为二等。若三次点视俱瘦,以后马匹倒死者,着令买补以戒军士不肯用心喂养之弊。其三次臁息肥壮遇有急病证倒死者,免其追赔。”
    这种做法,就是把军马做上标记,然后过段时间就去看看它肥壮不肥壮。
    如果一直肥壮,忽然死了,那也‘免其追赔’。
    其实就是将马匹赔偿的情况细化,也更加人性化。
    属于有点用,但也只有一点的那种。因为记录它肥还是不肥,这就容易滋生腐败,给钱的自然就是肥壮了。
    朱厚照听刘健讲了这么一大段,证实了他心中两个想法,
    其一,确实有人领了马回去之后,运气不好把马养死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
    其二,说明马政之害深入人心。
    不然马文升就不必做这个改良。
    “各位都是朝廷股肱之臣,依你们所言,民牧的方式如果照眼下这种方式继续下去,朝廷还能收到足够多的马匹吗?”
    王越听出了不好的苗头,殿下不是要减少牧马吧?
    这兵部没有马可怎么办。
    “殿下……国事艰难,朝廷虽有心想疏解百姓之困,但马政亦是祖制,轻易改动,恐非善事。”
    “祖制吗?”朱厚照呢喃的说:“我记得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国以民为本,若因马而疲民,非善政也。”
    这是朱元璋原话,在场好几个大学士,应当是记得的。
    朱厚照记忆之中也有刘六刘七的大起义。
    而且离现在没多久了。
    农民一旦起义,其实就是活不下去了。不然以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不要说一天三顿,就是一天一顿都不会轻易造反。
    造反,这绝不是一个浪漫的词汇。
    这是要诛九族的。
    朱元璋当年连和尚都当了,都没想过要去造反。
    “……本宫有一点不是很明白,”朱厚照打算询问清楚,“弘治十一年在大同,发生的商人和鞑靼人交易违禁物的案件,其中有一个讲情的理由,便是说大同缺马,因而要向鞑靼人购马。所以,既然可以向鞑靼人购马,为何不能向朝廷关内的大明子民购马?是因为关内不适养马,鞑靼人的马更好?还是因为即便将全国的马匹购来依然不够?”
    “殿下,”韩文出声,“这个问题臣可以回答殿下。草原上的马高大,南方的马匹矮小,这原也没错。可殿下想想,即便北马也有上等马和下等马之区别,鞑靼人会将上等马卖给我们吗?”
    朱厚照点了点头,这几个尚书里面,韩文还是比较能干的。
    王越基本没多久好活,拿他来充当兵部尚书的门面的。
    “有道理,继续说。”
    “臣听闻在草原上有这样的笑话。便是说鞑靼人在小马一生下来后就将其留在山下,把母马系在山顶。如果小马驹能够从山下一跃而上跳到母马身边,这是好马,留着自用。”
    “若是一下跳到半山腰然后溜达上去找母马的马,则列为肉马,意为杀了吃肉。”
    “而懦弱而不敢往上跳的,卖给大明。”
    这种事情朱厚照还是头一回听说。
    所以很不高兴的‘哼’了一声。
    但其实想想也合理,马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想用钱买到好的?二十一世纪人类都没文明到那个程度。
    “至于集全国之战马是否够用,则要看战事的发展,若是数十万部队出征,从战马、到运输的马匹往往需要上百万匹,我大明现在全国的马匹不会超过五十万匹,自然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