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大明嫡长子 第125节

作品:大明嫡长子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皇家雇佣猫

    但弘治皇帝睡不着,
    朱厚照也睡不着。
    他们父子又聊了很久,
    皇帝因为生出‘臣子与皇亲国戚矛盾过大’的念头,让朱厚照生出了一个想法。
    “父皇,这件事到现在,到底谁对谁错,很难说得清楚了。如母后所言,唐伯虎确实当众辱骂了当朝伯爷,这之后才招致舅舅们去打他。两位舅舅再有不对,唐伯虎终归是不知尊卑。然而,麻烦就麻烦在,唐伯虎骂得那些话大多也是真的。所以天下读书人自然也可以站在他的角度来讲上一番。尊卑和是非搅合在一起,太复杂了。”
    “既然复杂,就只能快刀斩乱麻,迅速平息此事,消除影响。所以儿臣以为,父皇应对涉事两方全都加以处置。朝廷的一些官员、部分考试的士子当街行凶不知天高地厚,该贬黜的贬黜,该削功名的削功名,但朝廷的皇亲国戚也该收敛收敛,侵占的田亩、奏乞的盐引父皇都要让他们吐出来一点。这样,即便其中一方有意见,父皇总归也处置了另外一方。无人继续闹事,情势也不致继续恶化,时间一长,影响便能消去。”
    两方一并打击,有个好处,就是加强皇权。这是吸引皇帝的第一点。
    另外,弘治是个怕麻烦的人,他不喜欢整天都有这种糟心事,快刀斩乱麻便是迎合他心意的第二点。
    既然无论怎么处置其中一方都会让另一方不满意,那么好了,各打五十大板。
    弘治皇帝想了想,最终同意了,“好。明日便照此宣旨。”
    第一百四十三章 阶段性目标
    似这样的大事情,正确与错误之争通常会在当朝者的选项里向后退。
    他们并不会真的在乎,骂人的对还是打人的对。
    他们的第一目标就是要将事件平息,用个现代词汇,叫稳定压倒一切。
    因为再乱下去,不知道又要引发什么,不知道又要挖出什么。
    这其实是弘治皇帝答应朱厚照建议的原因。
    就像历史上弘治十二年的科举舞弊案一样,唐伯虎和徐经也许真的没有去贿赂主考官程敏政,但是事情既然爆发了,影响又很恶劣。
    那么皇帝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给你按倒。
    你没罪?怪自己命不好吧。
    最后判决,程敏政因为进京的时候接受了徐经的见面礼,堂堂的礼部右侍郎就被勒令致仕回家,回家之后心中郁结,过了一年就死了。
    唐伯虎和徐经两人也不再有科举的资格。
    对于他们两位当然是残忍的,徐经回乡之后还写了一本《贲感集》以明志。
    但这又有什么用,只要皇帝是个明白人,都会这么处理,这就是政治。
    现在这事儿也差不多,
    养病中的皇帝在第二日便上了早朝主持了结此事,
    一是任命治丧大臣。
    二是处置涉事官员和士子,皇帝自己也有些怒火,再加上为了照顾张皇后,其手段还是重的,除了现场因为意外也死掉了一些人,其他的也有不少被锦衣卫揪出来抓走,朱厚照说的是罢官、削除功名,最后不止如此,是要见血的。
    奉天殿的气氛很严肃,皇帝受太子的影响——便是上次拒绝雍王、岐王之事,太子教他,父皇你是有委屈的,有委屈撒一撒,大臣会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所以他现在就知道了,舅老爷、朝廷的伯爵在这个时候被干死了,他就是可以发脾气的。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弘治十二年的开始,就是让人觉得有些严苛的政治氛围,过去十年的好日子似乎是一个终结。
    而为了平衡双方情绪,皇帝又下出第三道指令,便是警告、约束朝廷外戚的行为,要求他们清退侵夺的土地。
    周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开始不那么愿意争了,她在弘治九年就支持过皇帝秉公处理周家的事,这一次又要求自己的娘家,长宁伯周彧入宫谢罪。
    在弘治九年时,长宁伯和建昌伯互相放出家奴打架,为的就是抢占田亩。
    这是明晃晃犯下的事。
    所以由长宁伯周彧带头,退还了九百八十顷田地。
    朱厚照第一次听说的时候还有些疑虑,“怎么,这地在泰州?”
    刘瑾、张永全都答不出来。
    其实只要一想就明白了,他们虽然都在北直隶,但也不能逮着一个地方薅,从侧面其实也能看出来,这些外戚、勋贵争田早就是跨区域、甚至全国性的了。
    朱厚照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太皇太后令他们交还一些田亩,可到嘴的肉,不经不番打,谁会这样乖乖的吐出来?便是长宁伯,其占地五千顷都不止,最后就把这么一块扔出来了。”
    张永算是有正义的,“这些人真是可恶!说出来的感觉,像是就他最衷心,拿出的也是宝贝得不能行的家财,到最后还是阳奉阴违!”
    “你不必替我生气了。”朱厚照把这些田契都交给他,“往后也还是有机会的。这次清退的田亩全部列为皇庄,张永,你亲自带人接收,朝廷整军如火如荼,先把养甲级卫的缺口补上再说。”
    继长宁伯周彧之后,庆云侯周涛清退了田亩四百四十六顷,会昌侯孙铭清退田亩二百八十顷,玉田伯蒋轮清退田亩一百四十顷。
    最多的是明宪宗王皇后之弟王源,他本来就正在被人弹劾侵占民田之事。皇帝赏给他的土地只有三十顷,结果他自己一划,划出了一千二百多顷。
    好了,正好赶上这事儿,弘治皇帝为了大局硬气了一回,特地降旨要他清还。
    当然,农业国家,是不会有这么大片的土地无主的,只不过原来的主被这些人赶走了、或者杀了。
    现在列为皇庄,对于百姓来说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占地的人从皇上的亲戚变成了皇上。
    实际上外戚占地或者太监管理皇庄在收税这一点上,往往是比朝廷定的赋税高的,弄得百姓苦不堪言,现在至少朱厚照不会这么做。
    要不然,为何要派有点正义感的张永总负责此事呢?
    与此同时,
    皇帝虽然想尽快平息此事,
    但如此重大的事件,还是在朝臣之中引起了许多的反响,旁得不提,京城里多家官员的门口都挂起白布戴孝了,
    弘治皇帝从来就没有这样开罪过大臣。
    最后弄得大家没办法,内阁里,谢迁只能苦涩的说:“有此教训,往后太子殿下要大婚,可要仔细些。”
    “啧。”李东阳给他吓了一大跳,“于乔说的什么胡话。太子殿下娶妻,我们这些为人臣子的难道还能控制不成?”
    谢迁本就是嘴巴大,也不是第一回 了。反正他是被搞怕了。
    “事情闹到这个程度,逼得陛下不得不下此雷霆之旨,眼下事件似乎平息,但之后有何影响还不得而知。”刘健一边在写,一边在说,“最后的这个处置办法,应也是太子殿下所建议的。所以各处清退田亩都被列为皇庄,所得之税用于整军。”
    “刘阁老以为如何?”李东阳询问。
    刘健驻笔想了想,说了四个字,“帝王之术。”
    是了。
    “如此一来,整军之事可成,外戚之患稍缓,而言官、士子……”
    今后也更难有什么有效的反抗了。
    甚至于,因为京城有杀人的氛围,
    所以侧面都让整军之事提速了,原先大家都以为没什么,现在才知道,再仁义的皇帝,到底还是皇帝,碰上了事情也还是会杀人的。
    这之后的几天,朱厚照不再去想这些事,
    他大部分的心思落在了那几个甲级卫身上,那状态,就像失恋的人工作更加努力了一样。
    “殿下,除了振武卫、宣武卫、兴武卫、英武卫这两万两千名士卒以外,经过这二十多日挑选,臣等几人又编选出,金吾前卫、后卫,羽林左卫、右卫四卫,原先他们都是负责巡警京师各门的,这四卫也一共两万两千名。除此外,还有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这原本就是守卫皇城的带刀侍卫,臣建议,府军前卫人员不做大的改动,但仍为甲级卫。”
    朱厚照点了点头,“准。”
    守卫皇城的都是勋贵子弟,精锐是一方面,忠诚也更为重要。不管如何,最好是不要将其等级降为乙级卫,给皇上当贴身护卫的,领得军饷不是最多,说不过去。
    “这样一来,一共也才四万四千名。”
    王越禀告说:“殿下,再编练四卫、韩尚书那边倒是可以解决钱粮。但依照殿下所划定的标准,士兵身体要壮,作战要勇猛,过往当兵的记录要好。这样的……可不好找。”
    朱厚照叹气,计划是一方面,现实又是一方面。他以前看电视剧,觉得人家一开口都是八十万大军、少一点的也是三十万北凉军,真不知道怎么搞出来的。
    “那便先这样吧,标准不能够轻易降低。只要勤加操练,素质也可以提升。空余的一卫编制,作为一种激励吧,弘治十三年时进行全军比武,若有次级卫能够在战斗力方面做出提升,也可以将其列为甲级。直到甲级卫满员后,总数便不做调整,进一个则出一个,否则韩尚书又该叫苦了。”
    一共就只能列十二卫,这已经很多了。除了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这两个名不副实的以外,还有朱厚照自己所领的腾骧左卫。这不能漏掉,否则腾骧左卫的士兵跟着太子反而没好处,那也不好。
    韩文执礼回说:“只要强得是朝廷的军,不是添置享乐用的宫殿,臣就是辛苦,也要为殿下省出银子来。”
    朱厚照听了这话心情宽慰,他做的事,哪怕认同的人不多,多少也还是有的。
    而阶段性目标,他现在是做到了,从太监、商人、勋贵手中挖些钱财,把这八卫精锐给拉扯出来了。虽然过程中,出了一些其他事。这也是没办法的,朝廷那么多的人,总归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这之后则需要一点时间了,整训、启用自己将官,直到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虎贲之师。再之后……等待机会,一击而中。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守仁被贬
    京城之中杀得人头滚滚,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害怕,其中也有兴奋的。
    这个人叫王守仁。
    弘治十二年的乙未科科举还是照常举行了。
    状元被皇帝授予了一个叫伦文叙的广东人,榜眼叫丰熙,是个瘸子。
    在封建时间,一个瘸子能把榜眼这个位置拿下,可见他的才能是不一般的。
    朱厚照当初初的那到策论的题,也是他答的最好。本来也有人要给他状元,大明朝状元是个瘸子……皇帝觉得不好。
    太子也无所谓,反正将来成就如何,也不在于这个名次。
    学历只是敲门砖嘛。
    王守仁则高中二甲进士第十七名。
    应该是弘治十一年的西北之行影响了他一点,否则名次估计会更加靠前。
    四月时,他被授观政兵部,因为其喜爱军事的特点,朱厚照又通过吏部将他调整为兵部主事。
    待了三个月后,到七月份时他写了一篇奏疏,但上疏之前,先去书院之中找了王鏊。
    如今的书院已经比最早的时候热闹不少了,
    甚至于之前皇太子所说的女子医馆也在京城之中开办了起来,坐馆医生就是谈允贤,她自己又看病,又在书院的女子医学宫中教授医术,每日时间都要拆开分两半用,很辛苦,但是至少比之前那样行医困难要好上许多。
    女子医馆开办后,成了京城里最为特别的一件事情,虽然时人也有说过其不好的,但当家里的女眷生病,一个一个的还是送过去看了。
    毕竟,比起让男大夫望闻问切,还是女大夫方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