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215章

作品:娶个世子当王妃  |  分类:其他类型  |  作者:笔乐戈聆

    于楚季旸而言,称帝只是一个形式而已,要不是为了改国号改都城名称,他都懒得去做这个形式,封禅于他而言,远没有崇景和自己的婚礼重要。
    崇景脸色一红:“我们都已经老夫老妻了,这样兴师动众不好……”
    “那又如何?”
    楚季旸凑近崇景耳边,低声说道:“我曾经答应过你一件事还未践行,难道你不想……”
    什么!
    崇景一听,瞬间脸色爆红。
    好吧,他开始无比期待这场婚礼了。
    第132章 大婚【正文完】
    公布婚讯那一日,天下震惊,且不解。
    这一对已经天下皆知的成婚了,怎么还要办一次?
    而且这一次两个人身份可不同了。
    楚季旸封禅为帝,如今再成亲,可就是帝后婚礼了。
    唯一的君主男后,要变成唯一的帝后。
    何况,天子成婚的礼仪,要复杂得多。
    天子受命于天,他二人是真敢。
    天下议论纷纷。
    但是为了这一日,楚季旸瞒着崇景早已暗中准备了很久。
    先是宣布天子大婚,大赦天下。
    除了死刑者,皆有机会减免罪行,旧国罪臣王族,轻罪者,也终于有了从牢中出来的机会。
    楚国境内,农减半年赋税,商减三月赋税,凡十岁龄以下儿童,皆可领一串喜钱。
    各楚国大臣将领士兵,皆按职称赏银,天下同喜。
    所以此大婚,惠及几乎整个楚国的臣民,于是原本有些觉得莫名其妙,他们为什么还要举行一次婚礼的所有人,皆大喜!恨不得他们的王和王后能多来几次婚礼!
    有足够的利益,臣民们有时候很“单纯”,何况,崇景又深受臣民爱戴,所以根本无人反对。
    于是,整个楚国的境内皆喜气洋洋一片,自发地为他们的王后和王挂起红绸,礼仪倡行者皆唱歌祝福,儿童路行歌颂。
    大婚的前夕,崇阳郑晏安一行人从大崇郝京远道而来,安全无忧。
    这几年,天下未平,又发生过之前的事情,所以崇景很少回郝京。
    瞧见亲朋好友皆被接来,他顿时红了眼眶。
    是的,此刻天下只有大崇和大绥两国,天下安宁,其他旧国细作探子皆在这两年一网打尽,所以即便是天子远行,也无危险。
    “阿景。”崇阳给了许久不见的崇景一个紧紧的拥抱。
    即便几年未见,兄弟二人却未生疏。
    瞧见崇景红着的眼,崇阳摇摇头宽慰道:
    “阿景,可别做小女儿情态。我是特意前来观礼的,若明日你红肿着眼,可就不好看了!此乃大喜之事,至此,你们二人此生圆满,我也没有丝毫遗憾了,母后在天之灵也可以放心了。”
    长兄为父,当年闲宁太后死前握住崇阳的手,告诉崇阳,崇景绝对对于天子之位没有丝毫的野心,让他答应绝不因为天子这个位置和自己的弟弟起任何龌龊,绝不起疑心,让他照顾自己弟弟,让他弟弟一生幸福。
    而崇阳也做到了,即便他与大崇立场不同的楚国世子相爱,即便他喜爱男子,他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即便此刻大绥占据了原本大崇五分之二的江山,他也没有丝毫的怨愤。
    因为比起领土,他更愿意用这些领土换取自己弟弟的幸福。
    他相信崇景,更相信楚季旸,所以即便天下只有两个国家,即便天下子民觉得这两个国家迟早要打起来,他也毫不在意,孤身犯险而来。
    因为崇景的大日子,他不想错过。
    上一次遗憾,上一次崇景在婚礼的最后一个礼节时被打乱,同样是他的遗憾。
    那时,新婚夫夫远赴梁国,保卫大崇平安,他永远记得这份恩情,也永远记得崇景对于大崇的守护。
    楚国的每一寸领土都是楚季旸亲手打过来的,甚至两个人合作起来,说起来大概还占了楚季旸不少便宜。
    何况如果没有和楚季旸的合作,大崇或许早就灭亡了,根本不会有今日再次昌盛的大崇。
    虽然大崇表面上所占据的地盘比之前小了不少,但实际上掌控的地域,却比之前分封制要多得多,国力也比之前愈发强盛。
    所以他感激崇景的选择,也感激他选择的楚季旸,感激他是一个真正注重承诺,为了崇景能放宽天下之人,否则二人早就打起来了,而对付楚季旸,甚至山主也没有把握。
    所以当初封禅天子,他是真心实意地送上厚礼和祝福,也是真心实意地觉得楚季旸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和自己平起平坐。
    接风洗尘的夜宴在梨园中举行,觥筹交错,梨花飘香,满目团圆。
    崇阳借着酒意,与自己的弟弟坦言,关于对他和对楚季旸的看法。
    也坦言当年他和楚季旸的约定。
    希望崇景能毫无芥蒂,希望崇景不会因为如今两国的关系而与他这个兄长有任何的芥蒂。
    希望崇景今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大崇的国门永远都为他而开,大崇和郝京也永远都是他的家,大崇所在的领土范围内,他永远是景王爷。
    他永远都是他的依靠,但凡楚季旸有一丝对他不好,他可以立刻回大崇,他绝对会为他主持公道!
    说到最后面这一项,楚季旸就有点不悦了:
    “这自然不可能,我对绥之之心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