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225章

作品:从污染全世界开始进化  |  分类:科幻异能  |  作者:文笀

    “污染与进化”这样的词组内容被副校长用严肃的口吻放在这么正式的场合讲述时,毫无疑问,带给了全校师生一种隐性的压力。
    进化本身就是一种超格的存在,这势必会对传统的阶级产生强烈的挤压。
    在主流世界的国家里,教育可以说是穿透阶级壁垒的最直白,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东亚儒家文化圈里,教育行业的竞争压力基本就是三个东亚国家来回打转排个一二三名。
    进化,毫无疑问,对教育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挑战。
    试想,你是一个学生,某一天,你的同学觉醒天赋,成为进化者,被国家带走,给予极好的待遇,还能见证世界前沿的变革。那么请问,你还能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读书,然后参加各种考试,各种卷,去争取那些极少的可分配资源吗?
    进化存在极强的随机性,每个人都有可能突然觉醒。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不会每天都幻想自己下一刻就能觉醒,然后抛却掉什么“十年寒窗”的名头,成为新阶级里的一员?
    也就是现在进化者进阶还未被明确定性,许多人才会焦虑与担忧。
    副校长的演讲,刺激着师生们的神经。
    即便是那些常年垫底的后进生们,也非常认真且耐心地听着演讲。
    副校长在结束演讲后,隆重地介绍了乔巡——
    一位来自最大的进化者组织“塔”的成员,将成为学校的普及老师,为大家带来“污染与进化”的前沿消息,解答大家对新时代进化革命的疑惑。
    乔巡登台演讲。
    他很年轻。踏上进化之路后,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又得到了质的改善。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的形象都是非常好的。
    好的形象,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何况,他还有着“进化者”这一神秘的标签加成。
    所以,他登台后,毫不客气地点燃了全场氛围。让原本安静庄严的礼堂变得闹哄哄的。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他,最不缺乏的就是沟通与表达能力。
    在初步介绍和入职演讲里,他并没有强调自己的履历,当然,他的履历说出来也顶多给一个“不明觉厉”的感觉。他从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最关心的“进化者与非进化者的未来关系”切入。
    根据这三个月来在“塔网”里研读的资料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他的演讲很贴切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
    进化者会挤压非进化者的生存空间吗?
    进化者是否会给世界带来各种不稳定的因素?
    进化者是否会成为各国的“人上人”?
    非进化者如何在新的进化革命里找准定位?
    种种问题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主流问题。乔巡当然无法简单把这些说清楚,更何况,一些问题他也并不确定,毕竟,没有用学术态度系统性地研究,当然,这是各国智库成员关注的问题。
    他只是用这些问题,表明了设立普及老师这一职位的必要性。
    当然得强调一下自己的作用,不然怎么在学校站稳跟脚。
    十分钟的眼睛,完全临场发挥,收获的效果非常不错,礼堂大厅,学生们交头接耳,闹哄哄地讨论着这个新来的普及老师。
    副校长在旁边看着,心想,校长果然高瞻远瞩,率先引进普及老师,看样子,今天学校评奖又多了加分点。
    这叫什么?得叫“示范性引进专业人员,开拓性与新时代接轨,创新性调整管理结构”。指标蹭蹭地就上去了。
    毫无疑问地说,这次开学典礼,乔巡这个普及老师是全校的关注点。
    吸引的不只是学生,还有一众教职工。比起学生,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世界会怎么变化,是否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家庭等等。
    开学典礼结束后,乔巡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或者说叫咨询室。
    很快,他的办公室外面就挤得水泄不通了,很多人怀揣着各种各样的疑问要来咨询他,也不乏那些纯粹看个热闹的。还有,他的长相和气质的确有吸引高中生的资本。
    学校行政办做事也比较麻利,很快解决了这样的情况。
    统一收集大家的问题,归纳总结后,由各班学生代表前来咨询。
    毕竟目前学校只有乔巡一个普及老师,面对庞大的求知人群,肯定是不够用的。先进行统一解答,计划等之后热情渐渐消退,并且主要问题都梳理得差不多了,再开放个人咨询。
    即便是这样执行了,之后好些天乔巡的办公室外一到下课,就有不少人围观。
    他想,这样的关注度也许还得持续一段时间。这让他有些后悔成为普及老师了,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到对“书”的调查和寻找。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法回头,只能说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想一下后续的晋升方式也不是一种选择。
    “懒惰”……如果是字面意义上的懒惰就好了,那挺好,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就行。
    但可惜,并不是。闲着什么不做一整天,除了“今天又是颓废的一天”的感受,不会有任何收获。
    每天下午,三个年级几乎每一个班级的学生代表都会送来厚厚的咨询清单。
    好在乔巡归纳总结能力不错,没被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给唬住了。
    几天下来,他发现,学生们的关注重点明显跟老师们有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