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十瑚
当然,就算现在他们还没打起来,他们这岌岌可危的微妙平衡也已经维持不了多久了。
若非如此,叶安澜也不会心满意足的在李璟的劝说下离开京城了。
他们从京城撤出,为的是帮谢渊去做另外一件相当重要的事。
为防盘踞在西南地区的赵宗荣趁谢氏与大周朝廷交战时,冷不丁冒出来捅谢氏一刀,谢渊把李璟和叶安澜派去了谢氏与赵氏接壤的边境地区。
李璟负责的是靠南的那一侧,叶安澜负责的则是靠西的那一侧,两人带领的谢氏大军成犄角之势,把西南赵氏牢牢夹在犄角之间。
讨厌正面对决,并且生怕谢氏调转刀口先收拾赵氏的赵宗荣瞻前顾后,数次拒绝了来自大周朝廷的联手提议,气得比他有见识、有魄力的大周太后接连大发脾气,慈宁宫中的杯盘碗盏没少代替赵宗荣受气。
可赵宗荣却又不像裴元江那么干脆利落,裴元江是在受制于人之后,直接就彻底放弃了逐鹿天下、位尊九五的机会,赵宗荣却是黏黏糊糊、拖拖拉拉、犹犹豫豫的既不敢得罪谢氏,又想着万一呢,万一我能捡漏儿呢。
这也是那位大周太后最看不上赵宗荣的地方,在她看来,这赵宗荣简直就不像是个大男人,就这磨磨唧唧的样儿,他还不如干脆就直接认了谢氏为主呢!
当然,这只是那位大周太后气急之下的不理智发言,赵宗荣若是真像裴元江那么干脆,直接就投了谢氏,那她才是真的要怄到吐血三升呢。
要知道当裴氏并入谢氏的消息传到京城,那位大周太后可是被气得直接晕倒了。
被太医救醒之后,她硬是大半个月抱病在床没能上朝,可见当时那一晕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只是把她气到发脾气、砸东西的赵宗荣,给她带来的打击显然还不够级数。
第394章 抉择不同
赵氏苟在封地一动不动,大周朝廷就只能单凭一己之力对抗谢氏。
可问题是,谢氏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已经把京城周边与谢氏接壤的州县都给打下来了,大周朝廷现在已经只剩了京城和地处京城西南的三个县城。
那三个县城城墙低矮、城门也薄,大周朝廷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却是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那三座县城。
没了各州各县为他们提供赋税,如此的大周朝廷,已经沦落到了只能吃老本儿的凄惨境地。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太后一党还是皇室宗亲,这些人其实都很清楚大周朝廷已经步入穷途末路。
他们压根儿就没指望自己这边还能打得赢,现在他们唯一纠结的,就只有是死守、是投降,还是逃走的这个问题。
太后一党倾向于先死守,实在守不住再跑,绝不能让谢氏反贼轻轻松松得了京城。
如有必要,他们甚至可以牺牲城中百姓,要挟谢氏退兵。
反正他们已经没有未来了,名声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早就已经不重要了,但谢氏却不一样,他们想要这天下,那他们就得顾忌悠悠众口和民心所向。
当然,这后半段的打算,他们没有告诉给太多人知道。
毕竟他们手底下的兵,有很多都是出身京城的,若是说了,他们怕是就不会拼死守城了。
和太后一党截然相反,那些大周朝廷的皇室宗亲却更倾向于直接投降。
他们的观点是,谢氏既然都已经得了这天下的四分之三,那么剩下的四分之一,肯定早晚也会落入谢氏之手。
到时候他们被困在京城里,其实就等于是被丢到了一座相当繁华的荒岛上。
没有外来的物资做支撑,他们难道还能把京城的房子全都扒了种粮种菜、养猪养鸡?
到时候谢氏就算是只围不攻,他们肯定也捞不着好。
与其如此,他们还不如在眼下的这个时候放弃继续负隅顽抗。
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肯出城投降,谢氏一定会为了名声,善待他们这些前朝的皇室成员。
届时他们就算不再是皇族,他们也还是会继续好吃好喝的被人给供着。这样的日子难道不比拼死一战,然后或者被杀死,或者被俘虏的强?
被着重打压、刻意养废的大周皇室宗亲在这种时候充分表现出了太后一党想要的胆小怕事、胸无大志,可太后却并没有因此生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自豪之情。
她用尽心机手段,把这些蠢东西养成现在这副只想享乐、不思进取的模样,为的是让他们不要觊觎那把椅子,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对着外敌也表现出这样一副软骨头的不争气样子。
可她的这双重标准,显然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那些皇室宗亲又不是橡皮泥,她一会儿就能给他们重新捏出一副新样子。
已经定型的性格没那么好改变,最终他们到底还是以太后没有想到的方式,成了她决策路上的绊脚石。
在谢氏眼线不着痕迹的挑拨下,这些皇室宗亲为了自己的性命和富贵,难得地鼓起了勇气与太后一党交锋。
他们虽然几乎没有手握实权的,但却架不住身份足够,一个个的,手里多少都有点儿大周历代皇帝曾经赐予他们先祖的保命之物。
这些东西拿出来,饶是如今太后一党大权在握,明面上他们也还是要给这些大周的先帝们一点面子的。
两拨人在死守和投降这两个选项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越是争吵,他们之间的隔阂就越深,也就越是如了叶安澜和李璟的心愿。
这时候的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投降的最好时机就是之前谢渊忙于收拢西北地区的那几个月,那时候他们没等作出决定,以后他们就再也不会有机会作出决定了。
在谢渊兵临城下,一堆皇室宗亲终于忍不住动了逃跑心思的同时,大周太后也开始了战前动员工作。
她把记在她名下,被她充作嫡子推上皇位做摆设的小皇帝带出了宫,然后又以太后和皇帝的身份亲自动员三军,号召他们死守京城,抵御反贼谢氏,守护大周正统。
小皇帝虽然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坐上皇位,但他的嫡母太后娘娘却并没有让人认认真真教他帝王之术。
他什么也不懂,每天读书学的也不是治国理政,这么多年下来,他唯一学会的,就是什么都要听嫡母的。
太后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太后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太后不让他做的他就坚决不做,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
眼下也是一样,虽然他的那些亲戚不止一次找他进言,可他却始终和太后站在同一阵营。
不是他觉得太后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他只是单纯地畏惧太后,不敢跟太后唱反调。
因为这个,那些皇室宗亲没少在暗地里骂他是个废物皇帝,简直丢尽了大周朝历代先帝的脸,可他们却谁也没有设身处地想一想,小皇帝到底为什么这般畏惧他的嫡母太后娘娘。
他经历过什么,为什么有这么严重的心理阴影,这些人都是不关心也不感兴趣的,他们只有在自己需要小皇帝的时候,才会想起龙椅上坐的是他,不是他的嫡母太后娘娘。
在被小皇帝拒绝之后,这些人没了别的指望,只能暗搓搓开始筹谋逃跑保命。
当然,胆子大的也不是没有,因为舍不下这份富贵,这些人甚至凑在一起密谋过要不要私开城门。
只可惜他们密谋来密谋去,这密谋却始终没能落到实处。
一来,他们谁也不想当那个出头鸟,去承担万一行动失败,来自太后的雷霆怒火。
二来,在没有和谢渊提前谈好的前提下,他们谁也无法保证,他们私开城门,谢渊就一定会如他们的愿、领他们的情。
风险远大于收益,这些人可不是要犹豫。
犹豫来犹豫去,犹豫的最终结果就是,他们彻底错失了对城门动手脚的最佳时机。
到了眼下,他们唯一能够改变自己可以预见的凄惨命运的方式,已经就只剩下了逃跑一途。
第395章 城门开了
谢氏大军有条不紊的把京城围了起来,但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攻城。
谢渊采纳李璟的建议,挑出一队嗓门儿嘹亮的将士,让他们在城门楼下对着京城仅剩的数万大周将士喊话。
喊话的内容也很简单,一是“投降不杀”,二是“大周气数已尽,朝廷残暴不仁”,总之就是想用最简单的语言攻势打击敌方士气,动摇敌方军心。
大周将士确实也有动摇的,但大多数人却都被谢氏这反常的举止给搞得相当无语。
他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连试探着进攻一下都不肯,一上来就先给你来一顿嘴炮的军队。
要是说话就能赢,那他们还要盔甲、武器、战马、城墙之类的东西做什么?大家就对着狂喷口水呗。
他们不知道的是,谢氏此举,其实为的就是拖延时间。
被派到阵前喊话的将士嗷嗷一顿劝降,虽说这劝降没有任何作用,但这时间却是不知不觉就在他们的不断交替喊话中过去了。
喊满了两个时辰,谢氏鸣金收兵,然后直接就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开始做饭吃饭了。
香味儿传出去老远的干菜炖肉,熏得城墙上那些每天都只能吃个半饱的大周将士满肚子酸水儿。
他们虽是禁卫军,但军粮却也一直紧缺,尤其是谢氏占了京城周边原本属于大周的那些州县之后,京城当中更是十户里起码得有七户都在闹粮荒。
百姓没吃的,军费被克扣大半的禁卫军自然也不会幸免于难,大家如今全部都在勒紧了裤带,努力地节衣缩食。
你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对家却在哐哐哐的从大铁锅里往外舀炖肉,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了。
城里气氛诡异、城外热热闹闹的一顿午饭结束之后,谢氏再次派出了他们的喊话小队。
负责守卫京城东门的大周将领被气了个倒仰——这谢氏到底还能不能好好打个仗了?!
事实证明,谢氏还真的能。
他们精神紧绷,提防了谢氏一整天,生怕对方这是要使什么阴谋诡计。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色擦黑,带头守城的大周将领还没来得及为平安熬过今天松一口气,再吃一口家人送来的热乎饭,谢氏就非常突然的擂鼓攻城了。
他听到鼓声,立刻丢下筷子上了城墙。
和他一样动作的,还有那些被轮换下来吃晚饭的大周禁卫军。
他们跟着自家将军上了城墙,结果确发现谢氏根本就没有大肆派兵。
谢氏所谓的进攻,居然只是远远地用投石车、床弩对大周将士进行骚.扰。
这种骚.扰虽然威力不大,但大周将士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却因此无法得到放松,首先那些被箭矢和石块击中的将士需要及时更替,其次他们还要防备等天黑透了,谢氏会趁他们形成惯性思维偷偷派兵靠近城门。
如此一来,劳累了一天的大周将士,到了晚上也还是别想安心休息。
负责守城的将领把麾下将士分成两拨,一拨守上半夜,一拨守下半夜,结果谢氏却一直都是只用箭矢、石块攻城。
嘈杂的声音吵得那些并不当值,但却需要在城墙下方随时待命的将士根本睡不好觉,而谢氏大军却因为离着京城城墙相对较远,大部分人都得以一夜好眠。
天亮之后,精神抖擞的谢家军再次开始了对大周将士的言语攻势,气得包括太后在内的大周官员、将领全都恨不能直接把他们的嘴巴给缝上。
好不容易他们忍到了第二天晚上,然后,谢氏再一次采取了和前一天一模一样的攻城方式。
大周将士被“阴险狡诈”的谢家军骚.扰的烦不胜烦,可他们却又不敢因此就掉以轻心。
因为他们觉得,大周将士这就是故意在用同样的套路麻痹他们,好让他们疏忽大意。
自觉已经看穿谢氏阴谋诡计的守城将领,采取了和昨晚一样的守城办法。
然而就在第二个夜晚结束、第三个白天即将到来的黎明时分,京城内却突然杀出一支精神头儿比禁卫军还足的神秘队伍。
这队人个顶个的身手极好,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东城门,然后手起刀落,斩杀了不少因为不断熬夜而疲惫、迟钝、警惕性下降的禁卫军。
由于谢氏一直没有派人攻击城门,所以此时城门内的禁卫军数量还不足百人。
在这支队伍的联手攻击下,那些疲乏极了的禁卫军将士很快就被斩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