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880节

作品:策行三国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庄不周

    “数年不见,大王赤子之心不改,真是难能可贵。”
    “哈哈。”孙策大笑,指指关毅,又指指自己。“孤愿与关公为忘年之交,不拘君臣之礼。关公,昨天事多,没来得及问候,还望关公见谅。怎么样,这几年在幽州住得还好?”
    关毅连连摇头。“不如中原,不如中原,尤其是这中山立国之后,一个个沭猴而冠,走路都端着膀子,哪里像大王这样发乎自然。我早就说过这中山国长不了,果其不然,尚未期年便成一地残花,倒是连累了中山靖王,平白被人掘了坟。”
    见关毅说得有趣,孙策忍不住放声大笑,一旁侍候的步练师也忍俊不禁。关毅说了几句,见气氛不错,便趁势说道:“大王,长生已然知错,本该自来向大王请罪,只是……只是……”
    孙策心中明镜一般,关毅在他帐前晃,肯定是有事,而且十有八九和关羽有关。三天期限已到,关羽还没露面,怕是拉不下这个脸,只好让老爹来传个消息。孙策笑道:“他不肯来?”
    “不,不,不是不肯,是不能。”关毅严肃起来,一本正经,却有些心虚,不时的偷看孙策脸色。
    “不能?”
    “是的,他……三天没有吃喝,又没日没夜的反省,心神损耗过度,嗯……晕了。那个……医匠说,他要休息两日才能起身,所以……所以……”
    孙策一点也不意外。如果三天期限一到就爽快地来认错,那就不是关羽了。他也不点破,眉头皱了皱。“原来云长身体这么差啊,我还以为他很强壮的呢,看来这段时间的确太辛苦了。既然如此,那就好好休息几日吧,不必着急。”
    关毅如释重负,连连称谢。这时,全柔走了进来,关毅见状,连忙起身告辞。孙策摆摆手,又叫住了他。“劳烦关公转告云长,让他不要心急,慢慢休养。另外还有一件事要与关公商量,云长年纪也不小了,至今不娶妻,不生子,哪天能让能关公抱上孙子?不如趁这个机会成家立业,关公意下如何?”
    关毅正中下怀,连声答应,欢天喜地地走了。全柔站在一旁,听得真切,一直没吭声,等关毅走了,这才“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孙策让关羽娶妻生子,也就是说至少一年内不会用关羽,对他们来说,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大王。”全柔收起笑容,拱手施礼。
    孙策示意全柔入座。他叫全柔来,没有别的事。冀州已经平定,幽州还没拿下,他需要继续用兵。在此之前,他要留几个人镇守冀州,尤其是常山这样的要害之处。全柔这段时间表现不错,可以用了。这个人进取不够,守成还是可以的,上次在颍川守阳翟就很称职。
    “伯仁,最近几次演习成绩不错,有进步。”
    “不敢。”全柔心花怒放,却不敢放肆,还要表现得谦虚些。孙策叫他来,肯定是要给他机会,不能太得意,让等了很久的机会又飞了。“要说进步,臣不如仲谋。”
    “你对仲谋怎么看?”孙策顺势问道。
    全柔不敢大意,斟酌了一下,才说道:“仲谋武艺不错,也能吃苦,只是有时候略显急了些。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年轻人嘛,血气方刚,都是这样。”
    孙策微微颌首。孙权这段时间表现得的确不错,但性子躁的毛病却没怎么改。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留在身边也没什么用,还是放出去比较好。当然也不能一下子就脱手,要找一个稳重的人带带他。全柔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与其他将领相比,全柔人到中年,处事经验更丰富,为人也相对圆滑,与孙权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其他人对孙权印象大多不好,很难配合。
    不出孙策所料,他一露出这个意思,全柔就欣然答应,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好好协助孙权。
    孙策摇摇头。“不是你协助他,是你带他,该说的要说,该教训的要教训。他若是不听,你一定要及时报告,千万不能敷衍。”
    全柔满口答应。
    正说着,孙权也来了。孙策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下,他打算让全柔、孙权统兵去迎战张飞、张郃,夺取常山。常山有井陉,是进出太行的要道,必须有重将把守。击退张飞、张郃后,陈到等人率领骑兵撤回来,全柔留守常山,孙权为副,具体负责井陉关。
    “仲谋,有信心吗?”
    孙权又惊又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兄,这……这是真的吗?”
    孙策曲起手指,轻叩案几,神情严肃。“这是军国大事,只有君臣,没有兄弟。”
    “喏,大王。”孙权立刻改口。
    “你可知道其中利害?”
    孙权犹豫了一下,不敢说得太满。“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是不够的,要一清二楚。你们先去常山接战,趁这个机会看一看常山的地理,然后准备一个方略,交由军师处质询。如果不能通过,这个任务就归其他人了。”
    孙权和全柔互相看了一眼,躬身领命。
    第2256章 不得不然
    时间不长,陈到、文丑进来了。
    孙策宣布了命令,让他们统领中军骑兵,协助全柔、孙权击退张飞、张郃,夺取常山。陈到、文丑没什么意见,当下答应。孙策又对文丑说,冀州基本平定,你可以回家了,任骁骑将军,组建一支五千人左右的精骑,冀北有事,由你就近增援。
    文丑又惊又喜,躬身再拜。他是巨鹿人,在冀北任职,离家很近,荣归故里,不仅有面子,对整个家族的发展都有帮助。文家在落寞了近百年之后,终于又看到了希望。
    陈到等人纷纷向文丑祝贺。全柔心中欢喜,文丑武艺精湛,这几年进步很快,上次临阵劝降张辽,已经展露出方面之将的潜力,有他统领骑兵,冀北的安全又多了三分保障。尤其重要的是冀北还缺一个督将,应该是为孙权预留的,可是在孙权正式履职之前,他最有可能成为那个过渡的人。
    这可是一个连升三级的好机会。
    宣布完命令,全柔为首,向孙策表忠心,一定完全任务,夺取常山,起身出帐。孙策起身,送他们出帐,看似随意的将手搭在孙权肩上,轻轻拍了拍。
    “仲谋,努力!”
    “喏。”孙权鼻子一酸,用力地点点头。他看得出来,孙策对他还是不怎么放心,却还是将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看他自己的了。
    孙策站在大帐前,看着孙权离开,暗自叹了一口气。这大概是他这十年以来第一件明知不理智却还是要做的事。希望孙权能吸取之前的教训,不要再鲁莽行事。
    也不知道老爹孙坚怎么样了,这么久也没消息来。
    孙策正想着,有虎卫从远处快步走来,行了礼,报告说外面来了一个长安来的使者,在营外等着求见。孙策看了名刺,看到“秦谊,字宜禄”几个字,顿时心中一动。这恐怕不是长安的使者,是吕布的残部,他们从长安来,应该是长安出事了。
    孙策没有立刻接见,命人叫来刘晔,让他去接待一下,问问情况。刘晔转身去了,孙策又在帐前站了一会,让人去请甄俨。
    ……
    关羽坐在帐中,一手抚着胡须,一手握着笔,在砚中来回濡墨,案上铺着纸,却一个字也没有。
    他这一辈子写过不少文书,唯独没写过检讨书,这可把他难坏了。他想了两天,算是想明白了,可是想明白了不代表就能写出来。这要是落在纸上,以后弄不好要写进史书的。
    可是不写又不行。这可怎么办?愁死人了。
    “长生,长生。”关毅冲了进来,气喘吁吁,满头是汗。
    “阿翁,你怎么了?”关羽吃了一惊,连忙起身相迎。“吴王……为难你了?”
    “吴王才没为难我,他对我好得很,要做忘年之交呢。”关毅推开关羽的手,心满意足的说道:“长生啊,我跟你说,吴王贵不易交,是个真正的君子,你跟着他,将来一定有大成就。”
    “吴王……答应了?”
    “答应了。他让你不要急,好好休养身体,还让你趁着这段时间没有战事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关羽听着话音不对,连忙再问,关毅却有些兴奋过度,没心思细说,关羽好容易才让他冷静下来,将孙策的话复述了一遍。听完之后,关羽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瞪着关毅,哭笑不得。
    “阿翁,你怕是会错了意。娶妻生子有那么容易么,就算是现在娶妻成亲,等孩子生下来也要一年以后。再说了,娶妻不是纳妾,更不是买奴婢,出门就能遇到合适的……”
    “嘿嘿,要不怎么说长生你的运气来了呢,我刚刚出了吴王的中军大营,就看到了一个人,你猜是谁?”
    “我管他是谁?”关羽没好气的说道。话出了口,这才发现关毅的神情不对,有些异常的兴奋,连忙追问了一句。“你看见谁了?”
    “哈哈哈,我关家走背运这么久,终于走顺运了。感谢上苍,感谢列祖列宗。”关毅双手合什,连声祷告,急得关羽脸更红了,忍不住催促了两声。关毅却不急,祷告完了,这才扬扬花白的眉毛,露出与年龄不相衬的淘气。“我刚才在吴王的大营外面看到杜家那女子了,近二十年没见,她还是……”
    话音未落,关羽就冲了出去。关毅跟了出来,却发现关羽已经跑出几十步远,被当值的士卒拦住。关羽想硬闯,那些士卒却不客气,一哄而上,关羽奋力突围,奈何三天不饮不食,身体虚弱,没两下就被放倒在地,反缚双臂。
    关羽急得大叫,那些士卒却是不听。典韦闻讯赶了过来,见这副情景,也吃了一惊,正准备问,关羽便大叫道:“子固,子固,劳烦你通融通融,我有事要出营。”
    “这可不行。”典韦摇摇头,很为难。“大王有令,你不知错,就不能出营一步。”
    关羽急得直跺脚,瞪了典韦片刻,见典韦没有让步的意思,也不多说,用力晃了晃身体,撞开身边的士卒,转身回帐。有两个士卒追了上去,打算控制住他,关羽怒目而视,大吼道:“我回帐写检讨也不行?”典韦叫住部下,看着关羽被缚着双臂,大步流星的回帐去了。
    “怎么回事?”典韦一头雾水。其他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面面相觑。
    ……
    孙策和甄俨谈了一会,打算让他做治河谒者,主持冀州——尤其是冀北——的河道整治。
    这次突袭中山,孙策利用的是水师优势,但他明显能感觉到冀北的河流并不合适大型船只通行。如果没有甄俨事先提供的情报,他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行动。即使如此,他也只能到此为止,争夺常山的任务只能交给步骑,水师无法参与行动。
    再等一段时间,水师就必须退出中山,回到海上,否则水位下降,楼船就搁浅的危险,想走也走不了。
    在他看来,冀州人对水运优势的认识严重不足,基本处于看天吃饭的水平,无法和中原、江南发达的河流运输相提并论,难怪历史上曹操平定冀州后要挖那么多运河。以冀州现有的水系,根本无法实现南北交通,这显然不利于接下来的山东、山西对峙。
    “你负责协调,具体的技术,我会安排袁敏带人来。这是一个大工程,可能需要好几年时间,也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整治好了,效益也是很可观的。不说是千秋功业,至少能受益百年。”
    甄俨考虑了一下,答应了。他本人对治河没什么兴趣,还是希望能担任一官半职。治河太苦,而且要耗大量钱粮,这些钱粮不可能全由孙策提供,需要他想办法筹集,难免求人,但孙策说的也有道理,这是百年大计,利国利民,如果做好了,甄家在冀州的名声可以到极大改观。
    孙策与甄俨商量了一番之后,刘晔回来了。正如孙策猜测的那样,因为帝位迟迟未定,长安越来越乱,吕布战死,张辽投降,吕小环改嫁袁耀为妾的消息传到关中,吕布的旧部处境越发艰难。无奈之下,吕布的妻子魏夫人派秦谊为使,来见孙策,希望孙策能予以安排,具体地说,就是让他们离开长安,迁到关东,依附吴国。实际上这一次秦谊为使,已经带了一部人来,其中就包括张辽的家属。
    孙策听了,思索片刻,问刘晔有什么建议。
    刘晔笑笑。“大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进兵关中的好机会。法正在关中兴风作浪,挤走吕布旧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恐怕就是关东系的文武。若是让他得逞,长安朝廷真成了山西人的朝廷,东西对峙,麻烦不小。”
    孙策想了想。“传书子敬,问问他的建议。若是可行,做一个方案,看看需要多少人马钱粮。”
    “喏。”刘晔转身去了。
    甄俨在一旁听得清楚,有些担心。如果孙策发动关中攻势,哪怕他不亲自上阵,只是由鲁肃主攻,也需要不少钱粮。如此一来,冀州不仅无法得到支援,还要抽出钱粮来支援鲁肃,他的压力就更大了。
    “大王,兵宜合,不宜分,如今战线太长,宜有所取舍。”
    孙策看了甄俨一眼,露出无奈的苦笑。他何尝不知道战线太长的弊端,但这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谁都想立功,谁都想加官晋爵,这里面的平衡非常微妙,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离心。就算他反对某个提议也不能说得太直接,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刘晔建议进攻关中,哪怕他不同意,也不能一口否决,要让鲁肃自己提方案,然后交由军师处审核,再会同张纮、虞翻等人合议,最后给出一个能让鲁肃心服的理由。
    “放心吧,就算进兵关中,也不会从冀北运粮。不过,幽州战事若起,冀北就不能作壁上观了。之所以急着疏浚河道,就是担心粮食不足,必要时可能要从中原甚至江南调拨。没有船运,仅凭车载马驮,消耗实在太大。”
    甄俨松了一口气,点头附和。
    第2257章 大有文章
    张辽进了帐,向孙策行礼,静静地站着。
    孙策示意他入座。“长安来了人,领头的是秦谊。”
    张辽点点头。他已经收到了消息,但他没有主动去见,他知道孙策会召见他。作为降将,他必须保持足够的低调,避免引起任何误会。
    “秦谊这个人……如何?”
    “武艺不错,为人谨慎,粗通文墨。”
    “还有呢?”
    张辽沉吟片刻。“刺董时,他是主力之一。”
    孙策一愣。“秦谊还参与了刺董?”
    “是的,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李肃。他们两个……”张辽有些迟疑。“在温侯身边任卫士,也执行一些特殊任务。”
    孙策明白了。这秦谊和李肃不是统兵将领,他们是杀手或者刺客一类,专门做见不得光的事。这种人通常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算有名字也是一闪而过,不会引起人注意。正因为如此,后世知道秦谊的人不多,只知道秦宜禄,却不知道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而秦宜禄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他本人,而是因为他的妻子杜夫人,让关羽和曹操生隙的罪魁祸首。
    “他们这样的人大概有多少?”
    “最多的时候大概有十七八人,现在还有多少,我也不太清楚。这半年,他们的日子不好过,可能会有一些人离开。”
    孙策点点头,让他把郭嘉请来。不管是不是要进兵关中,眼下都要对关中的力量予以加强,仅靠杨修一个人是不行的,何况他已经被法正软禁了。之前是没有精力,暂时不想撕破脸,反正曹丕也在他手上,法正不敢乱来。现在冀州平定,需要和法正正面刚一刚了。
    吕布留下的这些人正好用得上。
    郭嘉很快来了。见张辽在座,郭嘉笑了。“恭贺文远一家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