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大英公务员 | 分类:其他类型 | 作者:青山铁杉
在白厅工作多年的爱德华·布里奇斯,对走马观花的首相们已经免疫,天纵奇才是根本不存在的,张伯伦首相养大了德国是错误,难道丘吉尔首相卖血抵抗都是正确的了?
“爱德华爵士,就算是出于正确性的原因,我们也只能认可丘吉尔首相的想法。”亚历山大卡多根苦笑一声,他心里承认爱德华·布里奇斯的想法正确,但不能说出来。
“是的,这就是我们事务官的局限性,我们只是执行,就算是反对也不能公开反对。”爱德华·布里奇斯无奈的道,“我并不是没有提醒过首相,目前大英帝国的情况真的很糟糕,可你也知道,首相是一个固执的人。”
如果不是丘吉尔的固执,在战争时期可能也不会让英国公民们团结一致,抵抗到底。可一直死硬到底下去也不行,爱德华·布里奇斯眼中,丘吉尔就是一个不懂得变通的人。
采茨利恩霍夫宫,已经被定为波茨坦会议举行的宫殿,虽然整栋建筑拥有一百七十六个房间,但是由外而观,几乎看不出来,确实像是一座乡村别墅,
进入塞西琳霍夫宫大拱门之后,首先见到的是地铺绿茵,中间有一外为白环五芒星形的大圆圈草地,右边屋顶上有五根红砖串联烟囱特别显眼,看起来巨大沉重,是塞西琳霍夫宫的建筑标志。正面有三角形结构屋墙的主体建筑就是被定为波茨坦的会议所在处。
看起来是稍微简陋了一些,但是在腓特烈大帝时期,这和柏林同等重要,夏宫,办公场所,朝廷驻地一应俱全。地位类似法国的凡尔赛或者枫丹白露。
宫殿规模确实和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不太合适,可这也没有办法,现在大柏林市市区被苏联红军重炮犁地,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用来阅兵式还行,但真的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宫殿,来让三国领导人安静的畅谈了。
六月二十六日中午柏林机场,带着英国标志的飞机降落在跑道上,首相丘吉尔,以及现任英国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联袂而来。
日前还对丘吉尔本人颇有微词的爱德华·布里奇斯,也在下方的队伍当中,带着标志性的斗牛犬表情,转行做黑帮分子可能大有建树的丘吉尔,以大英帝国首相的身份走了下来,一眼就见到了人群前方的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
“爱德华爵士,都已经准备好了么?”丘吉尔带着刻意表露出来的强势发问道。
“是,首相!”爱德华·布里奇斯和之前同外交部秘书在一起的时候判若两人,带着温和的笑容介绍柏林现在的情况,以及多日以来的准备。
“那我们就和大英帝国的对手们,进行一次真正的谈判。”丘吉尔叙说着自己的宏伟蓝图,带着爱德华·布里奇斯和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一起离开了机场。
艾伦威尔逊在负责波茨坦会议的外交官团队当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也跟在众人的身后,不过比起丘吉尔的经典形象,他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的身上,不出意外的话,自己接下来在会议期间,将会和这个保守党的二号人物常常见面。
“他就是苏伊士运河战争当中,被美苏羞辱的当事人?”艾伦威尔逊心中念叨着。
苏伊士运河战争,是权力棒交接的一个关键性事件,英法两国组成联军,联合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领袖埃及大打出手,却最终被逼让步,从此在全世界眼中,不配再和美国和苏联相提并论。
就是从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英国一步一步的放任殖民地独立,最终完全退回了英伦三岛,成了美国的跟屁虫。
因为柏林已经不负之前的繁华,为了避免耽误首相和外交大臣的好心情,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安排的车队,没有从柏林市区经过,绕道到达了波茨坦。
进入采茨利恩霍夫宫,爱德华·布里奇斯在丘吉尔面前诉说着现在的消息,“苏联方面已经发来电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本人以及莫洛托夫已经启程,苏联人是从陆上通道过来。”
“至于美国方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将预计在明天到达,目前的消息国务卿应该是不会陪同!好像最近美国政府的人事方面经常出现调动。”
“杜鲁门明天到,这样也好,在斯大林到达之前,我要和我们的盟友先交流一番,这样在共同面对苏联人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容易一些。”丘吉尔点点头,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这是艾伦,会议期间,他会跟随外交大臣。”爱德华·布里奇斯挥手让艾伦威尔逊过来,冲着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介绍道,“艾伦有着海外工作的经验,在东方学院学习过,对远东、印度以及中东的风土人情都十分了解,对苏联也有一定的认识,是一个少见的年轻人才。”
罗伯特·艾登微微额首道,“海外工作的外交官,这和亚历山大倒是很像。”
外交部常任秘书亚历山大卡多根,曾经是驻中国大使,罗伯特·艾登对外交部的常任秘书履历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些就是在会议期间,进行谈判工作的外交官们。”爱德华·布里奇斯面面俱到的介绍着其他人。
“我们一起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丘吉尔昂着头,面带一丝强硬开口道。
“是,首相!”进行波茨坦会议的外交官们,开口向丘吉尔做出保证。
六月二十七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专机到达柏林,比起他声名卓著的前任罗斯福总统,这是杜鲁门首次出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对手还是苏联的斯大林和英国的丘吉尔,说是不紧张是假的。
但是马上,到达波茨坦的杜鲁门,就被丘吉尔表达的热烈欢迎冲散了紧张情绪。对于丘吉尔口中话里话外的英美特殊关系,杜鲁门点头附和,却没有给出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