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大汉校尉
“邓将军,你请随意,说起来我们第一次见面还是在丽日海口。”阮家暂时的摄政王阮福溪客气地对邓千龙说道,“当时你们舰队逼着我带领阮家水师强攻日丽海口,可是让我们阮家水师折损了不少人马啊。”
“哈——”邓千龙打了个哈哈,“那时候我可不知道带领阮家水师的是义兴郡王,当时战争是你们阮家和郑家的纷争,我们总不能够喧宾夺主吧?”
“我能理解你的做法,是我也会这样做。而且当时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我们不岸夺下日丽海口,恐怕进攻长德垒的郑家军队也不会退却。”阮福溪倒没有计较这件事情。
而且他也没法计较这件事啊,难道要和强大的南洋舰队翻脸吗……
“不知道摄政王找我来有何贵干?可是我们南洋舰队的士兵又闯了祸?”邓千龙问道。
因为南洋舰队长期驻守在会安港,与当地的百姓长期混居,所以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但这都不是大事,邓千龙也处置了那些个犯事了的士兵。
“次你们的士兵不过是抓了邻里的一只鸡来吃而已,事后也赔偿了,之后倒没有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今天请你到来,实在是……有事相求啊。”阮福溪说道。
“请说。”邓千龙说道。
“事情是这样子的,镇守长德垒的阮有镒将军,他发现戍守在长育垒的郑家军队人数增加了,怀疑郑家正在暗调动兵马,再次卷土重来。”阮福溪拿出阮有进派信使送来的信件放在了桌。
邓千龙接过阮有进的急报,面大致讲述了长德垒对于阮家的重要性,要求阮家官员们急速动员全国之力,北防守长德垒,将郑家军队拦在长德垒北方。
“如此重要的信件,摄政王为何给我过目?”邓千龙明知故问。
“邓将军你也应该知道,经过去年的大战,我们阮家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去年年末,少主继位,本来是郑家南下的最好时机。他们之所以迟迟未动,是因为你们站在我们的背后支持我们。”阮福溪又稍微明示邓千龙。
“这……让我们很难办。我作为南洋舰队司令官,是要听海军部指挥的,而海军部又要听军主指挥,算要谈,我也要禀报海军部、军主,然后我们再派出使节与你们好好谈一谈。打仗可是要死人的,士兵的抚恤金、弹药粮草的消耗,这真是让我们太难办了!”邓千龙叫苦不迭。
“汉语有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争很有可能一触即发,若还派人来往天朝京城和富春城,难免耽搁时日,怕使节到来的时候,我们阮家已经不再存在。”阮福溪劝道,“有些条件我们可以现在谈好,以便及时出兵。”
“胡闹,你这是要让我专断,万一和军部所想不一致,怪罪下来的是我,我这乌纱帽要掉在这南洋了。”邓千龙微怒道。
“可是邓将军你想想,若是我们阮家覆灭,郑家可没有我们这么大方给你们特权,怕是到时候你还是会被怪罪。还不如适当出兵,说不定伟大的天朝之主反而会嘉奖于你,赐予你封地。”阮福溪站起身来,以安南国阮家一人之下万人之的地位为邓千龙倒酒。
邓千龙厚着脸皮接过酒杯,还砸吧砸吧嘴皮,“你说的倒不无道理。只是出兵前我们得约定好条件,否则你们事后反悔了怎么办?”
“这个好说,如果郑家大举进攻我们阮家的话,还请南洋舰队和去年一样,水陆并进,陆地一路与我们的援军前去支援长德垒,水路与我们的水师汇合登陆日丽海口从背后捅郑家一刀。相信双gua:n齐下,一定能够击退郑家的进攻。”阮福溪用手指沾了酒水在木桌划,“郑家虽然人数众多,不过水师是他们的短板,他们有尼德兰人的战船相助才能够勉强在与我们阮家的海战取得风,只要你们加入的话,他们只有北逃的份。”
“那雇佣我们的代价呢?”邓千龙只关注这个。
“我们阮家人口不过十万户,最富饶的也只有这王都富春城和会安港,其他地方都有待开垦。不过即使是富春城和会安港,在几十年前还是丛林密布,是我们阮家祖带着人将这里建设成繁华之地,所以不可小看南方这一片丛林、雨林。”阮福溪说道。
“摄政王请明说。”这回邓千龙是真的听不懂阮福溪的意思。
“你们九州军在会安港已经取得了足够的特权,只有富春城还能够入你们的法眼,但是富春城是我们的王城,我们是不能让你们拥有像是在会安港的特权。所以我们打算用更南方那些未开垦的土地来换取你们的帮助。”阮福溪说道,“来人,将我们的地图取来。”
在阮福溪的命令下,两个阮家士兵在一旁摊开了一份地形图,面是阮家现有领土的轮廓。在阮家控制的主要地区的南方,还有一大片未开垦的雨林。
“如果郑家真的大举进攻,而你们九州军保住了我们阮家,那么这一片土地是你们的。”阮福溪在地形图指了一大片土地,大约是未开垦的土地的三分之一。在他看来,用这么一大片土地来交换九州军的庇护,已经是阮家最大程度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代价是这么一片……鸟不生蛋的密林?!”邓千龙却很嫌弃这一片土地,九州军在原都还有大批土地没有开发呢!像是琼州府、两广宣政司、夷州,都有大批大批的山区和林区……那里有精力千里迢迢来开发安南国的落后地区……
“还是换算成银两吧,我们军部财政紧张,军主应该会较喜欢银两多一些。”邓千龙想了想说道。
“可是我们阮家这些年长期与郑家争斗,国库早已空虚,拿不出银两了……”阮福溪为难地说道。
“现在拿不出银两,每年赔一些,赔个几十年,应该能还清的。”邓千龙则主张为阮家搞个几百万两白银的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