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农家世子妃 | 分类:都市言情 | 作者:迷花
第292丁梅还活着的话,能不能饶了她
“大虎哥,这事说话话长,你且听我慢慢讲述……”
凌萱看到张大虎,便将之前怀疑丁梅没死的事情说了出来。
本来丁梅死不死,倒也没什么,但问题涉及到慕容府,那问题就大发了。
张大虎听完凌萱的话后,心里很是复杂,毕竟不管怎么说,丁梅都是他的发妻,虽然已经被休,但凌萱因麦香和豆豆的事,就叫御医下药的事情,那就变得有些复杂。
只是他没想到,丁梅更狠,不仅可能没死,还和那慕容府的人有联系。也就是说,也许从凌萱回来后,她就在和那些人算计上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凌萱要她死,也是正常的。
凌萱说完这话,便道:“大虎哥,我知道,也许你看来是我不近人情。不管怎么说,丁梅都是我嫂子对吧?可是在那种情况下,她不死,难消我心头之气。她殴打干娘,因为妒忌,就当着豆豆的面,对麦香痛下杀手。这样的人,就算留着,也是祸害别人。我不是救世主,但我也见不得她以后可能会利用小健康来对付咱们。”
张大虎知道凌萱说的有道理,可他就是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大虎哥,现在事情已经不仅仅是丁梅和你和我的事情了。她和慕容府勾搭上,那便是针对我,针对凌府而来。京城四大家族,或者可能是皇子之间的争夺问题。还有一点,我很怀疑,我流落在外的原因,其实也和慕容府有关系,否则他们为何要针对我?”
张大虎哪里想得聊那么多,凌萱这一说之后,他便错愕的抬头看着她:“皇子,四大家族?”
对于张大虎来说,那些都是遥不可及的事。丁梅和他共处了那么久,他心里是不相信丁梅会想凌萱死,因此道:“萱萱,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小梅她不是那样的人,你可能想太多了。”
庄皓斓知道他如今多少识点字,便将自己调查来的厚厚一叠纸递给他:“你先看看!”
纸张上面写的是庄皓斓令人调查来的消息,特别是在凌萱回夏目县后,在县城住的那几天时间里,丁梅频繁进出大庆钱庄,且将她与哪些人见面写得很清楚。而那些人的身份背景,则是备注在另外一张纸上。
张大虎看完,只觉得浑身发冷,这真的是丁梅吗?她真的是在萱萱回来后,她就打算让萱萱死?她图得是什么?
突然张大虎想起,丁梅的那么多银子,还有她问凌萱,为什么不死的事,顿时感觉的心,犹如坠入了冰窖中一般,冷得他直哆嗦。
“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了,萱萱你能不能留她一条命?”
张大虎说这个的时候,有些不自然的舔了舔自己的嘴唇,苦涩道:“萱萱,我是说,万一,万一她还活着的话,你能不能饶她一条命,即便是关着也好。不管怎么说,她都是健康的娘。”
凌萱将头轻轻撇过,不语。这个事情,不是她做的了主。
如果涉及到太大的话,就算她愿意,江府和顾府只怕也不愿意。而且如果成了没用的弃子,只怕慕容府是第一个对她下毒手之人。
“大虎,你别问萱萱这个,她做不了主。我们只是要确定丁梅死没死,她现在在哪里,又打算做什么。只要确定后,就能多加防备,并不是要她死。我们怕她会对孩子和麦香,再下毒手。”
张大虎听到这话,浑身一震,是啊,之前小梅可是说了,不要那个孩子,要带着孩子上路的。现在如果她还活着,指不定会怎么样。
还有麦香,那个姑娘明明好好的,是最无辜的一个,她为何要将毒手伸到她那?
“好,我去问问。不过萱萱你既然回来了,还带着大夫,那就一起回去吧。如果他们真的有心盯着,你在这也是能查到的。”
凌萱看了一眼庄皓斓,见他点点头,这才道:“也好,有些日子没看到小健康了,不知她现在情况如何?”
张大虎眼底闪过一抹灰暗:“身子不好,天天喝药。那孩子越养越瘦。娘说,不好养活,指不定哪天就没了。”
张大虎知道,这事和凌萱没关系,都是丁梅自己。她要是不那么激动,要是不捶打肚子,说要带着孩子去死的话,又怎么会早产?
凌萱想了想道:“大虎哥,你现在忙庄子的事,这边受灾情况小,我看看能不能寻个奶娘回去。阿寿叔,这事劳烦你帮忙找找看,我出一个月一两银子,包吃包住。”
一个月一两银子,这在夏目县,是个非常高的月银。这次受灾的人不少,大家正是缺银子的时候。想来这个消息放出去的话,应该会有不少人上门应征的。
“好,我这就差人去!”
张大虎一听凌萱这话,便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萱萱,这一个月一两的银子,太多了。这,咱们家,负担不起……”
“大虎哥,这是我这个做姑姑的心意。不可能看着我的侄儿受苦,我却什么都不管吧?徐妈妈在照顾是一回事,找奶娘照顾又是另外有回事。孩子要喝母亲的奶,身子才会强壮。再说我们可怜的小健康又不是足月生的,身子本身就比别人弱。银子的事情,你不必管。”
张大虎看凌萱那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想到那个瘦弱的儿子,也只能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凌萱和张大虎等人,在岐阳镇因为要找奶娘,便多待了两天。两天后,凌萱找了一个十八九岁,因家里受了灾,房子塌了,看起来颔首老实的妇道人家。
那妇人叫章小晚,她提出抗议不要一两的银子,每个月给个五百文就好。但前提是要带着丈夫和刚出生的孩子一起过去。到时吃住都是在他们家。
凌萱和张大虎商量了一番,觉得家里也有住的地方,农家人吃穿都一样,倒也没什么,便同意了。
于那个妇人来说,更好。带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也是带。有吃有住,一个月还给五百文,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