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四百一十八章 齐聚

作品:明廷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官笙

    在周方一家回来的第二天,周清荔也回来了。
    周家一家人齐聚在后厅,欢声笑语不断。
    小景瑗,小德悭坐在周清荔腿上,腻声道:“爷爷,我的衣服好看吗?”
    这是周正给他们的衣服,紧身,暖和,还有那么丝丝的‘英武’之气。
    周清荔满脸笑容,道:“好看好看。”
    两个小家伙小脸都是兴奋之色,道:“二叔给我们做的,还有一颗夜明珠,晚上都是暖的,特么舒服……”
    周清荔对两个孙子特别溺爱,说什么都应和。
    等了一阵子,周方才道:“爹,路上没有什么事情吧?”
    周清荔拿了一个点心给小景瑗,道:“没事,绕了一点。”
    现在大明是匪盗四起,连杭州这样的地方都能出现民乱、兵变,江西,河南等地就可想而知了。
    周清荔说着,瞥了眼周正,没有点破周正派人跟着他的事情。
    周方越来越沉稳,道:“那就好。二弟的婚事差不多了,证婚人请的景湖先生,宾客也都尽量从简,还有一些事情,需要爹您来操持。”
    周清荔微笑,道:“嗯,我明天去躺上官家,将事情都定下来,婚事嘛,就定在明年初六,宾客我来定,其他的,让福伯,还有你媳妇来安排。”
    周方听着就笑着点头,道:“好。”
    周方说完,就看向周正,道:“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或者特别的宾客?”
    周正想了想,道:“没有了,一切从简。”
    周方道:“好,那我让你大嫂跟福伯去安排。”
    周丁氏笑着道:“上官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都放心好了。”
    一家人说着周正的婚事,一阵子之后,周丁氏将两个小家伙带走,就剩下三父子。
    周方说着他的规划,计划在大理寺过渡一段时间,调任永平府知府。
    周清荔静静听着,道:“永平府的革新做得很好,几位大人都很赞赏,要是能持续贯穿,坚持下去,也是朝廷革新的一个参考,你们好好做。”
    周方见周清荔不反对,当即道:“爹你放心,我跟二弟一定坚持做下去,你不知道,永平府现在国泰民安,百姓们有田种,有衣穿,还能读书识字,其他地方那些民乱,在永平府根本没有,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
    周正在永平府开始的时候,周清荔就一直盯着,哪里会不知道,听着大儿子的话,只是微笑。
    等周方告一段落,周清荔道:“河间府以南,大名府,保定府近来也颇不安稳,卢象升剿匪虽然很有功绩,但未能彻底消除匪乱,还有些越演越烈,朝廷为此忧心忡忡,你们若是能树立成功范例,对朝廷,对我大明意义重大,切莫轻心。”
    周方瞥了眼周正,道:“爹放心,我们会做好。之前,你说想要复起,我跟二弟都不同意。”
    周清荔轻轻点头,端起茶杯,道:“我知道你们的担心,现在我就是想复起,也没那么容易了。”
    周正一直没有说话,这会儿道:“是王天官的事?”
    周清荔喝了口茶,道:“皇上一直怀疑朝臣有人结党,我与毕尚书怕是也在列,这种时候,皇上不会允许我回朝的。”
    周正没想到还有这回事,这么说来,崇祯皇帝是疑心整个朝廷了。
    周清荔倒是没有在乎他自身,看着周正道:“你是打算回都察院?”
    周正没有隐瞒,道:“是。外面能做的,我基本上都做了,现在是时候回朝廷做些事情。”
    周清荔看着周正,眼神里不掩饰担忧,道:“现在不比从前,以前阉党,东林党泾渭分明,还能从中周旋,现在的朝廷分不清谁是人谁是鬼,想要做什么,一定谨慎再三,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人心在变。”
    周正知道,周老爹这话里应该是意有所指,点头道:“我知道。我打算年中后再回去,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周清荔没有问太多,道:“你现在功劳都记录在案,以你的资历,回都察院少说也是一个佥都御史,应该有机会位列朝班,你要谨言慎行,当今不是天启。”
    周清荔在崇祯身边待了四五年,深知这位皇帝陛下勤政克己的背后的性格。
    周正道:“嗯,我会拿捏分寸,不会像以前那么剑走偏锋。”
    周清荔知道他这个二儿子对大明有着比他更强烈的情感,不说那几次朝堂的不畏权贵,单说京城以及右屯的两次不顾自身的大战就足以说明一切。
    周清荔没有多说什么,看着两个儿子道:“征云成亲之后,你们就可以分家了,若是想留下就留下,我不阻拦你们。”
    子女成婚分家,这是传统与规矩。
    周方一听,连忙道:“爹这是说的哪里话,征云还没成婚,怎么就提到分家了,这话以后还是不要说了。”
    周正也道:“爹,家里又不是住不下,这些言之过早。”
    周清荔笑了声,道:“那就以后再说吧,你们忙你们的去吧,我还得去拜访一下毕大人。”
    周方与周正这才没有多说,又随口聊了几句,两人便离开周清荔的房间。
    周家上下,现在都忙着周正成婚的事,里里外外很是热闹。
    周正的亲朋好友以及各种关系,周正能推的都推了,将这场婚事压到了最低调的程度,比之刘六辙还低调不少。
    周正忙着的时候,朝廷里还是发生了大事情。
    吏部尚书王永光被下狱,受他牵累,六部中三个侍郎,九寺中一个正卿,三个少卿,巡抚两个,总督两个,布政使三个,其他大小官员高达七十多人被罢官、下狱,遣戍!
    或许是崇祯恼怒他这么信任的人,居然‘结党’,是一点都没有手软,锦衣卫纵横京城,简直重现了魏忠贤时期那人人畏惧的缇骑盛况。
    朝野自然是人人自危,不知道多少人恐惧不安。
    王永光在吏部尚书任上做了五年,他任命的,举荐的,与他有关的门生故吏,亲朋好友不知道多少,朝野一时间议论纷纷,更有无数人上书辞官,想要躲避此次风潮。
    与此同时,内阁阁臣的何如宠被牵连辞官,致仕获准,六部尚书迅速变动,没动的也只有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张凤翼。
    甚至还有传言流出,首辅周延儒地位不稳,或许离致仕没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