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决战第三帝国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远征士兵
第21装甲师在马利沃村与“虎式”相遇的另一个意义,是德军已经完成了对间地带的包围,党卫第2装甲军也此摆脱苏军部队的纠缠。!
这情况让斯大林极为震惊,他马命令在奥廖尔方向指挥进攻的朱可夫到莫斯科向他报告。
但即便是这样,斯大林还是表现得极为镇定……他给人的感觉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算有时他其实很着急。
“朱可夫同志!”斯大林问:“你还是打算继续这场战役吗?”
“是的,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回答:“我们在普罗霍罗夫卡的确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我相信敌人也同样不轻松,这可以从他们无力对近卫第5装甲集团军发起反攻可以看得出来!”
“或许你是对的!”斯大林说:“德国人的第48装甲军或许的确无力进攻,但你是否考虑过党卫第2装甲军?他们虽然一度被我们以‘火力口袋’缠住无法前进,但因为有新型重型坦克的投入……我们一直无法对其造成有效的伤害!也是说,党卫第2装甲军还有许多坦克,它们甚至要第48装甲军多得多也强得多。”
顿了下,斯大林又接着说道:“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跟踪火箭弹’。德国人很可能是为了测试这两种新式装备的性能,所以才把它们装备到不同的两支部队。事实也证明这两种装备都是很有效的……‘跟踪火箭弹’能够远距离轻松的击穿我们坦克的正面装甲,‘大象’可以抵挡我们任何火炮的攻击。而现在,它们要合成一支军队了!你有信心挡住它们吗?”
朱可夫不由哑口无言,如果说能挡住它们那肯定是谎言,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的惨重伤亡是一个明证。虽然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能够压制“跟踪火箭弹”的战术,但朱可夫最清楚这种装备的历害之处了……它最重的是简单、便捷能够在步兵批量装备并快速布署,只要数量足够多,根本无法压制。
简单的说,是苏联希望能用坦克洪流淹没敌人,而敌人手里的这种“跟踪火箭弹”却能形成火箭弹洪流而且还是精准的火箭弹洪流将苏军坦克一一击毁。
想了想,朱可夫说道:“斯大林同志,我们命令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德国人南面的装甲部队,同时我们在奥廖尔方向投入更多的部队,用不了几天可以取得胜利了!”
朱可夫说的其实是有道理的。
因为装甲部队严重依赖公路铁路,之前之所以让第48装甲师在几天的时间内一路打到普罗霍罗夫卡,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苏军没想到第48装甲军有这么强的战斗力能够轻松击溃截击他们的近卫坦克第5军。
于是一路并没有进行任何破坏。
但是现在,德第48装甲军和党卫第2装甲军暂时被挡在普罗霍罗夫卡南面,那么苏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可以一边撤退一边埋雷破路,像德军撤出斯大林格勒一样。
这样一来,其实根本不用作战,德第48装甲军和党卫第2装甲军的行军速度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于是苏军可以继续自己的计划对德军实施大包抄。
斯大林微微摇了摇头,回答道:“朱可夫同志,从知道德国人拥有‘跟踪火箭弹’起,我们的这次进攻注定要失败,你明白吗?”
“斯大林同志……”
“这是‘跟踪火箭弹’的资料!”斯大林说着将一份件放在朱可夫面前:“我们估计它全重只有二十几斤,这也是说,它可以通过空运迅速运送到任何一个地方,于是高地、草地里、树林,到处都会是这种‘跟踪火箭弹’,而我们却希望以大量坦克掩护着步兵对德国人的后勤进行大穿插……”
斯大林摇了摇头:“还没等我们的坦克部队穿插到目的地,我们的坦克已经被这种‘跟踪火箭弹’击毁或者说损失大半了,我们的穿插部队,只会是送去给德国人包围的,因为他们会遭到德国人装甲部队的屠杀,在我们的坦克部队损失殆尽的时候!”
朱可夫闻言不由冷汗直流,因为他无法反驳斯大林进行的这个推演。
朱可夫不知道的是,斯大林的推演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63的特性在这里,可以用廉价、便捷的火箭弹来换贵得多的坦克,如果将63无限扩大,那么战争进行下去必定是使用坦克的一方最终因为无法承受损失而崩溃。
问题在于,63并不是说谁都可以用的,像之前说的,它的训练并不简单,而如果没有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甚至控制着63平稳的飞行不撞向地面都难,更不用说操控着它命目标了。
不过斯大林和朱可夫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对所谓的“跟踪火箭弹”有了误判。
“所以……”最后斯大林下了结论:“迟滞南面德国装甲部队是必要的,但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撤退!”
虽然朱可夫心里有一百二十分的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挺身回答道:“我无条件服从,斯大林同志!”
“我们不能让位于库尔斯克的部队遭受像间地带一样的命运!”斯大林说:“间地带我们只是两个师外加一个坦克团被包围,如果德国人占领了库尔斯克,我们整个央集团军都会陷入他们的包围圈。我们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了!”
“是,斯大林同志!”
在朱可夫离开后,斯大林才取出烟斗“吧哒吧哒”的抽了起来。
其实下达刚才那样的命令斯大林也经过很长时间的纠结,因为这意味承认这场仗已经败了,甚至不只如此,更是像全世界宣布苏联已经失败了……无法夺回巴库油田,意味着苏联后继无力,同时也意味着苏联在战略会陷入绝对的被动。
现在,斯大林要考虑的是怎么说服美、英尽快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