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决战第三帝国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远征士兵
在隆美尔与加里波的进行着明争暗斗的时候,埃斯少将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很清楚轰炸机对意大利舰队的轰炸十分有限,尤其是意大利舰队还有一艘战列舰几艘驱逐舰……
这一方面是因为英军缺乏俯冲轰炸机,型、重型轰炸机因为精度不高只适合定点或是地毯式轰炸,轰炸精度较高的“蚊”式轻型轰炸机携带量少不说,因为其是木质结构的,进行低空俯冲轰炸很容易被敌人机枪和高射炮击落。
所以,如果意大利舰队强行靠港的话,英军的轰炸机群只怕对其无可奈何,最多是让意大利舰队遭受些损失。
但是现在,意大利舰队居然不战而退……这无异于给英军送了份大礼。
这时埃斯少将收到了来自格林希尔将的电报:“第七装甲师正在赶往托布鲁克的途,预计五小时后到达!”
埃斯少将不禁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在夺取仓库的计划失败后,英军实际没有与德、意军在利亚一争雌雄的本钱了……英军人数太多了,需要的物资也太多,尤其是与德军主力作战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这些都需要拥有仓库里的物资。
也是说,失去对仓库的控制权英军只有撤退一途。
而如果英军想要安全的撤退,最好的办法是拿下托布鲁克港。
格林希尔将现在在做的是在撤退……英军所有部队是装甲师走得最慢,另一方面装甲师的战斗力也最强,当然是把第七装甲师调回来与第十五装甲师一起进攻托布鲁克。
在托布鲁克没有得到援军的情况下,任其防线如何坚固任其弹药如何充足,两个装甲师对其狂轰滥炸再一阵猛攻,哪有攻不下的道理。
第七装甲师退出战场的消息很快由隆美尔传到了斯莱因校那,这一来斯莱因校头疼了。
斯莱因校抽空到港口走了一趟,他看到港口德军士兵一个个严阵以待斗志旺盛,不由握着巴泽尔的手,又握握其它士兵的手,说道:“干得好,你们已经尽力了!”
士兵们都知道“尽力了”这话是什么意思。
“情况很糟是吗?”巴泽尔问。
斯莱因校没有说话,他拍了拍军装,周围立时扬起了一片灰尘……在防线指挥了一夜,他整个人都差不多被硝烟和尘土裹住了。
接着,斯莱因校从军装内侧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地图,在地摊了开来,想了想又对副官说道:“把那个狙击手叫来,我希望他能多了解些情况!”
“是!”
于是秦川加入到这个原本只有军官才能参加的会议。
“英国人的第七装甲师已经脱离了战场!”斯莱因指着地图说:“事实,他们昨晚已经乘黑夜出发了,他们的意图很明显,是要与第十五装甲师一起把我们吃掉!”
军官们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英军一个满编的装甲师有两万多人三百辆坦克,即便是有战损打个折扣那少说也有一万多人一百多辆坦克,这支力量再加入进攻托布鲁克的行列……那么托布鲁克算有铜墙铁壁也守不住了。
“第七装甲师会在天亮前赶到吗?”秦川问了声。
斯莱因校赞许的看了秦川一眼……秦川问到了重点。
“是的!”斯莱因校回答:“估计他们会在下午到达,然后有半天的进攻时间,而我们的援军……他们很可能要天黑后才能进港!”
库恩说:“这一回,英国人打算在白天对我们进行一次猛攻了!”
“是的!”斯莱因校说:“他们会把所有的炮弹都倾泻到我们的阵地,炸毁铁丝、地雷和壕沟,然后用坦克掩护步兵推进……我们都知道他们会这么打,但我们无力阻止!”
秦川明白斯莱因校这话的意思,打仗这东西的确是需要讲战术,如机动防御、火力配置……但如果敌我实力过于悬殊,那么任何战术都是瞎扯。
这有些类似两个拳击手登台竞技:如果双方实力相差不大,那么选择适合的战术能取得胜利,但如果让一个小孩与一个职业拳击手打……再好的战术也无济于事。
在托布鲁克这个战场,德军相当于小孩,而英军是个身强力壮的职业拳手。
“或许我们还有一个选择!”斯莱因校说。
“什么选择?”巴泽尔问。
“这灵感来自你们利用邮轮防御!”斯莱因校有些迟疑的说:“我们或许可以选择乘船离开,在炸毁仓库里的弹药之后!”
士兵们不由眼睛一亮,这是一条生路。
像斯莱因校之前说的,他们已经尽力了,算这时逃跑也不是件丢人的事。
但秦川却摇了摇头,说道:“英国人很快会发现的,托布鲁克有许多英国人的眼线!”
这一点勿庸置疑,地下组织是其之一,甚至还可能有英国人的间谍……英国是老牌谍报国家,玩情报这方面谁也不过他。
“他们想要的是托布鲁克,或许并不会关心我们去哪!”副官说。
巴泽尔笑了笑,说道:“在此之前或许不会,但在我们一路夺取他们的据点炸毁仓库,接着又攻占托布鲁克影响到他们全军的后勤之后……你们以为英国人还会放过我们?”
巴泽尔这么一说,军官们不说话了。
“所以!”斯莱因校补充道:“我们这么做的结果,是遭到英国空军的追杀,然后葬身海底!”
“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在晚这么做……”副官说。
斯莱因校斜了副官一眼,说道:“重点是我们要能坚持到晚,卢卡斯,如果能坚持到晚……我们甚至都不用逃跑了,因为我们的‘意大利朋友’敢把军舰开进港口然后把援兵给我们送来!”
“援兵没办法了吗?”库恩还抱着一丝希望。
“忘了它吧!”斯莱因校带着不屑的表情说道:“意大利人,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