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854章 大宋不高兴

作品:调教大宋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苍山月

    ♂!
    赵祯现在岁不满五十,可是自家事只有自家知道。从小就体弱多病的赵祯,感觉这几年却是越来越虚乏了。
    唐奕这一走,三年五载还好说,要是十年八年......
    能不能再见一面,却是要听天由命了。
    想到这里,赵祯更是泪目怆然,确有几分后悔这两年与唐奕之间的相处。
    无助的抬眼看向殿上的贾昌朝与范仲淹。
    “能不能把他追回来?”
    “别走了......”
    老贾一阵恍惚,直到现在才算依稀明白,官家与小疯子之间那复杂难明的情感。
    可是,追回来,何从谈起?
    “陛下......”缓缓弯腰施礼,语气之中满是劝慰。
    “癫王已经西去近一个月了。”
    “都走了一个月了?”下意识低头看图,最后一丝侥幸亦荡然无存。
    “一个月......得走到哪儿了?”
    “陛下!”贾昌朝再次出声提醒。
    “依臣之见,现在诏回癫王已是无望,还是想想如何善后吧!”
    “如何善后?”赵祯恢复一丝清明。
    对的,如何善后......却是一个难题了。
    此事不用赵祯对唐奕怎么办,这一次,满朝的文臣定是没那么好糊弄了。
    第一次私自用兵,还可以用开疆扩土、百姓群情来压一压文官。
    可是这第二次......
    首先,罗马这个地方,大伙儿连听都没听过。
    其次,第一次朝廷没有追究,紧接着就是第二次,这就是骄纵了。
    再者,唐奕要是和文人弄出这一出,怎么都好说,你别说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那也好商量。
    但是,与武人,那就要另说了。
    杨文广可以建功一次,却不能建功二次。
    大宋朝有一个狄汉臣,就不能再出一个杨相公了。
    所以,这次就不是一个“不用交待”,就能蒙混过关的了。
    ......
    事实上,唐奕的这次远征所带来的后果,远比贾昌朝和赵祯等人预料的要严重的多。
    可以用“大宋不高兴!”这一句话来概括。
    首先,文臣不高兴。
    这是意料之中。
    诟病唐奕的同时,果然也把杨文广拉下了水。而且,都知道唐疯子不好惹,便极为默契的把杨文广推到了最前面。
    几番朝堂征伐,弄的好像杨文广比唐奕的罪过还大,非诛之而不能泄群愤。
    可是,问题来了。杨文广跟着唐奕去打罗马了,你就算要杀他都抓不着人。
    怎么办呢?
    自然难不倒这些文臣,他们又把矛头调转到杨家的二号人物——杨怀玉身上。
    赵祯迫于压力,也出于对将门与武人的一个警告,毕竟杨文广这次确实有点......过了。
    最终屈服于群臣,降旨免杨怀玉阎王营都指挥使之职,诏回京中醒罪,以勘后用!
    ......
    官家终于处置杨家,文官自然视为大胜,一时之间欢喜鼓舞,倒是平息了几分朝局。
    可是,明眼人对此也只是报以冷笑。
    像贾昌朝、文彦博,现在心里面就一个想法:
    傻叉!!
    官家处置杨家,那就意味着在给唐奕分散火力,说明这个癫王殿下依旧圣宠无二,地位稳固。
    呵呵....
    现在唐疯子不在,你们倒是爽了。可是忘了当年构陷狄青那次,唐疯子是怎么发飙的吗?
    等他回来,能有你们的好果子才怪!!
    ......
    不过,杨怀玉回京,阎王营却依旧要留在辽河口,那么问题来了:谁去接杨怀玉的班呢?谁去带领那只大宋第一神军呢?
    选来选去,一个最不应该去的人,被强推上了台面。
    石全福!!
    特么石全福也是日了狗了。
    石家几兄弟,老三石全海憨厚、老五石全安奸猾、老大石全福......窝囊,这是满朝上下人尽皆知的事情。
    连石全福自己都打定了主意,这辈子不指望出头,就靠着蒙阴家族,凑合着过一辈子就完了。
    你看他跟唐奕,跟文彦博办的那几次差就知道,这货就没什么脾气,也没什么志向,得过且过,你让他去带阎王营?
    不就是扯淡嘛......
    别说他自己没信心,阎王营里那帮活土匪、活阎王也得听他的才算吧?
    交割京中事务,石全福不情不愿的北上辽口河,连托词过了年再去,官家都没准。
    到了地方,杨怀玉能给他好脸色才怪。
    这是杨怀玉从无到有,一手拉起来的队伍,交给这么一个窝囊废,杨怀玉当然不乐意。
    可惜,皇命难违!
    “且交与你带着,若有差池,咱们京中再见!”
    石全福都快哭了,上前扯着杨怀玉的衣袖。
    “我的贤弟啊,我也不想来这苦寒之地啊!”
    “且心放在肚子里,为兄自知不能胜任,先把风头过了,立刻上书,把我再调回京去。”
    “到时,这阎王营还是你的阎王营!”
    这话已经说的相当到位了。
    可是,杨怀玉听闻,不但不喜,反而更怒。
    此等无能懦弱之辈,阎王营交给他一天,杨怀玉都受不了。
    而满营将士就眼瞅着石全福在那儿低眉臊眼,也是大皱其眉。
    就这货色,也敢进阎王营的门?
    也别等你上书了,一个个卯足了劲儿,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这个孬货挤走。
    于是乎,杨怀玉离开辽河口的第二天,石全福就知道这帮活阎王有多难带了......
    一大早。
    鸡还没叫鸣,王都头(现在是王挥指使)就一脚踹开了石全福的房门。
    “石将军,该起来出操了!”
    石全福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迷迷糊糊被拉起来,迷迷糊糊到了校场。
    然后,脚后根还没站稳,刚穿在身上的棉衣大氅还没捂热呼,就被王都头扒了下来。
    石全福大惊,“你,你,你这是做甚?”
    王都头一挑眉头,“出操!”
    “出操也不至于....”
    “石将军....”王都头阴阳怪气,“你往场下看!”
    “......”
    校场之下,两千来个汉子**上身,只穿衬裤,一个个标枪一般站立的画面即刻映入眼帘。
    石全福一个激灵,心道,他们不会让我也扒光了吧?
    急忙阻止王都头,“且慢!!且慢!!”
    “你这鲁莽行事,成何体统?”
    王都头才不管那个,“石将军新来不知,这就是阎王营的体统!”
    “住手!”一计不成,再施二计。“本将是你的上司,怎敢以下犯上?动手动脚也就算了,却是连营帅!都帅,都不听得一声!”
    王都头还是不吃那一套,“嘿!!!”
    “想俺叫你营帅啊?你也得配啊?”
    “你!!”
    “你什么你!?”
    “不服你可以和你爹去哭诉啊?”
    “实在不行,写折子告老子啊!?”
    “我....”
    石全福哀嚎一声,败下阵来。
    而王都头此时也是把他扒的只剩下衣,正值腊月啊,数九寒天,滴水成冰!
    石大少爷在京城里养尊处优,当了半辈子的老爷兵,哪受得了这个?
    满心绝望,瑟瑟发抖,不知道这将来的日子要怎么过才是。
    “王指挥!王大哥!!!”
    “王阎王!!”
    “放兄弟一马!以后你是老大,总行了吧?”
    ......
    石全福的求饶不但没能换回阎王营众将的同情,反倒让所有人现出更加鄙夷的目光。
    这些血里火里滚三滚、南征北战死又活的汉子们,不允许一丝一毫的懦弱出现在阎王营。
    ......
    ——————————
    不管阎王营多么不乐意,也不管石全福多么不情愿,总之,文官们算是爽了。
    一剑三雕!即收拾了杨家,恶心了石家,还捎带手把阎王营给算计了一道。
    ......
    然后,是武将们不高兴了。
    抛去石全福、杨怀玉不说,大伙儿日子都不好过,也没工夫管这闲事。
    况且,唐奕带着六万涯州军一走,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也没有时间让他们管别人的好坏。
    ......
    首先,涯州军不在涯州,消息一传出去,交、占两州的反抗势力感觉威慑不在,又有抬头。
    赵祯无奈,开始向两州增兵。
    之后,大宋新年刚过,原本与占婆国接壤的吴哥王朝开始发难。不承认大宋继承占婆的边境,进军占州,要大宋以吴哥朝的主张,重新修定边境。
    大宋当然不能听之认知,别人也就算了,特么一个吴哥都来叫板,这不是几亩破地的问题,而是尊严问题。
    赵祯于二月初三,下诏石进武,举禁军二十万,南下占州,驱除吴哥。
    ......
    好吧,其实就是虚张声势!
    大宋哪来的可战之兵?就是京城里的老爷兵。而且,说是二十万,实则连十万都不到。吓唬吓唬吴哥蛮子而已,就没打算真打。
    可是,打没打算真动手另说,关键在于,石进武南下,而京中只剩下唯一的一个少壮派将领王守忠也被调出了京。
    大宋一下子向南方派兵二十万,又把三衙统帅之一的马军都指挥石进武派了出去,西夏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大宋显然无暇顾忌西北局势。
    李祚谅即刻下令,向李杰论发起总攻,大有决战之势。
    而西夏局热的恶化,难免会波及大宋。大批西夏民众涌入大宋避难,而没投靠大宋的人则是落草为寇,大肆在两国边境烧杀劫掠。
    赵祯虽然无力出兵镇压,可是西北主将石金勇显然没有能力处置这么复杂的局面。再说了,石家已经有一个人领兵在外,那就不能再把石金勇放在西北了。
    急令王守忠北进太原,接替石金勇。
    ......
    如此一来,开封城中将才空虚,只剩一个老将王德用可堪大用!
    没办法,赵祯只得又亲请王德用出山,授职殿前副点检(正的太祖干过,遂不设)统领三衙。
    可怜王老爷子八十多岁高龄,还要每日进出宫墙,主理军务。
    老头儿没把唐奕骂死!!
    “小混蛋!且等你归来,老夫打断你的腿,看你还往哪儿跑!”
    老头儿在发怒的同时,也在悲哀;在骂唐奕的当口,也在想唐奕....
    煌煌大宋,可用之将寥寥数人!!竟落到如此地步,老头儿怎能不痛心疾首?
    心心念那小疯子赶紧回来吧,好一扫阴霾,重塑军魂!
    ......
    ————————
    文臣武将皆不高兴,还有两个人也不高兴——
    魏国公和韩瘸子。
    特么算计来算计去,就是没算计到唐奕把人和炮都带走了,这他们还上哪儿弄去?
    眼瞅了西夏这一大助力就要飞了,老哥俩儿抓耳挠腮,苦想数日。
    “要不,还是从涯州下手吧?”
    魏国公有点不确定,“他把火神炮都带走了,可是铸造的工匠总不能带走吧?”
    “对!”韩瘸子一拍大腿。
    能铸造火神炮,必是铁艺精湛之人,这种人涯州应该不多。
    “深挖!一定挖得到!”
    ......
    ————————
    总结下来:
    赵祯不高兴,因为他怕再也见不到唐奕了。
    文臣不高兴,因为武将又在出头。
    武将不高兴,因为他们不想出这个头。
    魏国公不高兴,因为火神炮他拿不着。
    ......
    罗马人不高兴...
    因为那个大食商人离开地中海已经快一年半了,还没能他们带来那十船宝藏。
    ......
    赛尔柱人也很不高兴....
    因为,唐奕把兵马带到了家门口。
    ......
    而这些激进的圣教徒显然对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古国并不陌生,且充满着敌意!
    ....
    ————————
    塞尔柱帝国为什么仇视大宋呢?
    其实,他们仇视的不是大宋,而是汉人。
    原因无它,因为塞尔柱人还有一个名字——
    塞尔柱......突厥人。
    没错,突厥!
    虽然这个突厥不是被“天可汗”李世民打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东突厥,而是西突厥的一支,土库曼突厥人的后裔。
    但是,不管怎么说,东西突厥都是操着相同语言,用着相同文字,供奉相同祖先,且崇拜着相同的金狼王旗。
    而且,现在的塞尔柱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东突厥逃入西亚,容入到突厥族群中的子孙。
    对于那让他们失去草原,失去牛羊,远遁万里的汉人,怎么可能心怀善意??
    当浩浩荡荡的大宋船队停靠在阿拉伯海的北岸,迎接唐奕的,不是韦拉安排好的补给商队,而是无边无际的......
    塞尔柱骑兵!
    ......
    塞尔柱帝国的苏丹(国王)玛列克沙赫御驾亲来,高头大马、盔明甲亮,位列万军之首。
    望着海湾之内连天蔽日巨舟战舰,迎风咧咧的大宋龙旗.....
    呃......沙赫有点虚。
    心道,情报有误吧?特么不是说大宋朝很好欺负的吗?
    ......
    ————————
    (四千字,今晚不确定还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