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叫天
盛京,祖大寿出门,提笼架鸟,一如往日一般,去找人玩乐。
没办法,因为他有逃跑的先科,因此建虏并不放心把他放出去领兵一方,一直闲居在盛京,并且身边的人,有不少建虏探子。
之前这么养着他,是因为他外甥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方向的关宁军,很多都和他有或近或远的关系。优待他,就是想要示好关宁军,拉拢关宁军。
可是,这几年来形势突变,如今的关宁军早已不是原来的关宁军。因此,祖大寿的地位,日益下降。
原本开会的时候,都会拉上他旁听,并且皇太极等人,还会有那种礼贤下士的姿态。哪怕他一个屁都不放,该摆得姿态一直都有。
可是,到了如今,开会压根就不会通知他,待遇也陆续低了很多,就像养了一个闲人一样而已。
祖大寿也乐得如此,每天都去找人玩乐,至少表面上,他好像是乐不思蜀,没有逃跑的意思了。
然而,实际上,祖大寿不但偷偷派人往关内通风报信,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
这一日,他正出门呢,忽然,就听到了城外马蹄声隆隆。以他的经验一听便知,是大量骑军到达的动静。
“又有什么情况?”祖大寿心中如此想着,便改了注意,去了个热闹的茶馆喝茶听消息去了。
一如关内,每个地方都有一群闲人,爱八卦,还要显得自己消息很灵通的。
祖大寿所选的这个茶馆内,就是这么一个爱显摆人的场所。
“你们知道外面什么情况么,怎么来了这么多蒙古骑军?该不会又要和明国打大战了吧?”
“肯定了,这么大的动静,肯定是要打大战,不和明国打,还能和谁打?北面的索伦人都已经被我大清给征服了!”
“就算没征服,也不可能和索伦人打。我们大清北征索伦人,从来就没有要蒙古人参与过!”
“可是,和明国打得话,怎么打?该不会进攻山海关吧?那可是天下第一关,明军重兵把守,又背靠关内,如何能打得下来?”
“……”
祖大寿一边听着,一边心中也在想着,直觉上,他一下便否决了听到的猜测。
如今的两个摄政王又不是脑袋被门夹了,怎么可能集结蒙古人去打山海关!
他正在猜时,就听到了有人开始显摆了。
“你们不知道吧,蒙古人全都是一人双马地出动,就是要千里奇袭,打东江军去的!”
“什么?打东江军,这怎么可能,难道蒙古人的马还能水上飘不成?”
“你们连这消息都没听说?和硕肃亲王不是早已出征了么?就是要把东江军勾到岸上,然后蒙古人便换马不换人,直袭朝鲜,把东江军堵岸上,这不就结了!”
“高,这一招高,那东江军肯定想不到蒙古人会参战吧?”
“那肯定了,蒙古各部族都派人来了,都是他们头人的卫队,精锐来的,这一次看东江军还怎么跑!”
“……”
听到这话,祖大寿不由得担心了。
大半辈子和这些人打交道的他,自然知道东江军的危险性有多高了。
和建虏联盟的蒙古各部,其实都是差不多,有部分常备军的,这些就是蒙古各部族的精锐。装备精良,平时也不用放牧。不像那些普通牧民,不要说护甲了,就是箭头都可能不是铁的。
东部蒙古部族的这些常备军联合出兵,估计得有几万,换马不换人,那真得一日夜便能赶很远的路。这种作战方式,最是让人防不胜防了。
因为普通夜不收的查探范围,压根不可能查探到那么远。且就算查探到,估计也来不及回报,更不可能做出反应。
当然了,这么大动干戈,代价也是很大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动机,那些蒙古部族虽然和建虏是盟友,但也不会出这么大的力气。
想到这里,祖大寿便立刻联想了起来,这很可能和之前蒙古各部族的使者来访盛京有关系!
不过因为他没有参与朝堂之上,所能知道的消息,都是像这样打听来的,更进一步的细节也就不知道了。
“这一次,东江军危险了啊!”祖大寿在心中如此想着,眉头便皱了起来。
他知道,花了这么大的代价,那建虏那边肯定是有把握,能把东江军勾到岸上去的。
要是有可能,他当然是想给东江军通知下的。
但是,身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当然也知道,这种背景之下,建虏绝对会在东边花大力气屏蔽消息。要想往东边送消息,绝对会非常困难。
如果把消息送去山海关那边的话,等山海关再通知东江军那边,估计东江军的尸体都烂完了。
对此,祖大寿也是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上忙的。
更不要说,他已经连续两次派出了心腹手下,去山海关那边报信。如今他的手下,已经没有可靠的人可以用了。
这么想着,祖大寿的心情有点不好,也不想多待,便回府去了。
盛京城内外,随着蒙古骑军的到来,也开始戒严起来了。并且,城中军队也有调动。
总之,这一次的建虏,真得是大动干戈了。
城外,还有蒙古骑军陆续到来,应该是离得远的部族,来得晚了一些。
三天之后,就在清晨时分,忽然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并且逐渐地远去。
祖大寿在自己府里都听得很清楚,他很明白,这是城外的蒙古骑军出发了。
果然,随后盛京城的戒严解除。
见此情况,祖大寿便又溜出去喝茶打听消息。
不过这一次出去,他明显发现街上的情况有所不同。好像是建虏抽调了兵力,和蒙古骑军一起出动。因此,这盛京城内的防御,看似松懈了不少。
茶馆内,有关眼前这局势的,自然也还是热门话题。
“这一次,只要端掉了东江军,我们大清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对啊,先皇花了多少年的功夫,才把东江军给瓦解了。如今摄政王一战而定东江军,太厉害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要没有先皇打下的底子,会有如今的大清?”
“怎么就不能这么说了,摄政王睿亲王殿下的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
祖大寿听了一会,便觉得没意思了,又开始日常的争论,都是老调重弹了。
不过他也听出来了,这次针对东江军的战事,应该是多尔衮主导的。
回到府里,祖大寿开始静静地想着这事。
朝廷比起以前要强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东江军哪怕被建虏给消灭了,只要有水师,回头便能重建东江军,建虏的这个算盘,依旧是打不响的。最多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可以让建虏没有后顾之忧而已。
可怜那些蒙古部族,依旧还是用老眼光在看朝廷,还和建虏走得这么近,真是脑子被马踢了。
别的不说,光是朝廷官军现在已经按时发放军饷,就足以证明如今的朝廷官军非是吴下阿蒙了!
之前的宁远战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想到这,祖大寿不由得眼睛一亮:对啊,朝廷不是在关宁军这个方向,还有两万左右的骑军么?
如今那些蒙古部族的精锐都跑到朝鲜去打东江军,家里正空虚着,如果朝廷的骑军出关……
“啪”地一声,祖大寿猛地拍了自己的大腿,发出一声响,可他自己却压根不觉得疼。
神情兴奋,继续在那想着:“如果把这个消息传回关内,大军出动,横扫东部蒙古草原的话,那些和建虏结盟的蒙古部族绝对会实力大损。而他们的实力大损,这也就意味着建虏的实力大损!”
“这份功劳,可是一份大功劳啊!”祖大寿这么想着,便有点坐不住了。
不过他的手中,已经没有可靠的人去送信。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他自己冒险一举。
要么从此逃回大明,要么被建虏抓住。不过建虏估计不会再这么好相处,很可能会被杀了。
考虑了半天,祖大寿想起如今的局势,所有的建虏,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朝鲜那边即将开始的围剿东江军的事情上。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这些年来的表现,也让建虏放松了警惕,确实是有逃跑的机会了。
之前不跑,是因为没有把握,有手下心腹可以用,他就不想冒险。
可如今,手下心腹已经没有,带着这么重大的消息逃回去,就是大功一件。
再三衡量之下,祖大寿便做出了决定:逃!
他已经有过一次成功逃回大明的经验,而且他本身就是辽东人,对于辽东这边都很熟悉。谋定而后动之下,便立刻开始了准备。
此时的多尔衮脑海中,压根就没想着祖大寿这个降官,而是在想其他几个汉官。
这都过去了半年左右,他派往关内的三拨人,竟然都没有传回消息,这让他很是恼火。
对于关内的消息缺失,是多尔衮认为对阵明军失利的最大不利因素。
尚可喜,耿继茂,夏承德,你们究竟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