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272章 平稳与暗流

作品:我在三国救蜀汉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王家郎君

    孙登的所有仪式都是在已经退隐多年的老臣张昭的布置下完成的,而孙权也是在张昭的搀扶下最终走出寝宫来的。
    并没有人去请这位老大人,除了他已经七十有九的高龄之外,他和孙权也已经关系尴尬了许久许久了。
    关于张昭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说他们的矛盾源于长沙桓王时期。
    首先张昭是长沙桓王,也就是孙策的重臣,最为贴心的谋士,也是孙策留给孙权的辅政大臣。
    但是当年孙策去世之前,张昭却是选择了孙策的另一个弟弟,和他性格模样最为相似的孙翊当继承人,这对于孙权来说是一根刺。
    也有人说,是因为当年的赤壁大战,作为江东生死存亡之际,张昭却是选择了投降。
    虽然最后这个投降只是一个建议,但是对于孙权来说,这也是一根刺。
    更有人说,是因为张昭的忠直敢谏,数次驳斥孙权,让他在朝堂上失了面子,最后使得孙权对他心生厌恶。
    总之孙权和张昭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让他们两个渐行渐远。
    黄龙元年,孙权登基称帝,丞相一职张昭乃是真正的众望所归。
    可是孙权却是亲自下场将这个提议拒绝了。
    而他给出来的理由似乎也验证了众人心中的想法。
    “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这个算不得理由的理由让人无话可说,却又似乎都明白了什么。
    而之后便是各种流言蜚语传了出来,总之让张昭和孙权的关系更加的难堪了起来,最后张昭退出了。
    他上奏孙权,请求告老就在家中安心休养,并且上交了自己全部的兵马部曲,这种回答算得上是给他们两个人做了一个结局。
    孙权给了他辅吴将军的名号,地位也是相当的高,仅次于丞相之下,并且给了他娄侯的爵位,单单食邑便有万户之多。
    不过这些并不能改变张昭的性格,他没有拒绝,也没有感谢,他去做学问了。
    一本《论语》一本《左传》,张昭开始给他们做起了注解,据说弄得还不错,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于深入的研究这些东西了,所以张昭的脾气非但没有温和,反倒是越来越泼辣了起来。
    他和孙权矛盾最激化的时候是因为辽东公孙家之事。
    孙权从海上找到了夷州,然后就想要从海上去找到辽东,弥补江东的战马和兵源,之后还要从何辽东的公孙家结盟共同攻打曹魏。
    而这种事情在张昭看来就是扯淡,他去找到了夷州付出了什么代价,他是不知道还是怎的。
    现在从海上去辽东,那就是胡扯一般,所以张昭将孙权骂了,骂的特别的惨。
    孙权和张昭从辩论到愤怒的拍案而起,到最后孙权抽出了佩刀威胁张昭,两个人当时震惊了所有的朝臣。
    而张昭没有能够劝得动孙权,江东还是派出了使臣,而孙权也没有能够说服张昭,他直接闭门谢客,扬言再也不会出去了。
    这一下子,气氛就这么僵住了。
    孙权一怒之下堵住了张昭的门子,告诉他,既然你不想出来,那就不要出来了。
    而张昭也很绝,找仆人直接从里面封死了自己的家门,高声告诉孙权,你想让我出去,我还就不出去了。
    一下子,大家傻眼了。
    在那个时候,大家经常能够看到张家的仆人费力的翻过院墙,去采购食材。
    而在那个时候,大家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准备好各种食材想尽办法送到张家的府中。
    之后外面的土被铲走了,里面也不再封门了,可是张昭仍然是不愿意出门。
    为此,孙权一把火点了张家,但是张昭依旧不为所动,吓得孙权差点没有亲自去灭火。
    那一次是江东众臣第一次见到张昭的爆裂。
    之后紧跟着就发生了这一连串的事情,并没有让孙权能够如同历史上那样靠着毅力将张昭请出来。
    可是就在孙权最为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张昭还是出现了,主动的走了出来,来到了孙权的身边。
    其实在张昭和孙权的心中,并没有众人想象的那么难堪。
    他们之间的问题其实非常的简单。
    在张昭的心中,孙权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是孙策交给自己的,是吴太后交给自己的,他就是自己要庇护一辈子的那个人。
    而在孙权的心中,张昭是自己的哥哥和母亲交给自己的辅政大臣,他是辅佐自己的,他一直告诉自己,张昭只是自己的辅政大臣,要辅佐自己成就一番霸业,而不是不断的训斥自己。
    孙权一直是这么告诉自己的,哪怕自己无数次的觉得其实自己更像是被张昭教导庇护在身下,但是他仍然不认可张昭的那种关系。
    直到那个晚上。
    孙权看到这个苍老的已经不成样子的老人还和曾经一样在自己最为痛苦最为艰难的时候,出现在了自己的身边。
    这一次他没有痛斥自己,也没有怒喝自己,他只是轻轻的揽住自己的头,在自己的身边轻声的说了一句。
    “当年,真的不应该让你坚持打那一仗啊,这条路太难走了!”
    就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孙权就再也绷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他幼年丧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告诉他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当一个人的父亲。
    所以在孙登离开之后,他后悔,他痛苦。
    他觉得自己对不住自己的这个儿子。
    可是就在刚刚,就在张昭说出那么平凡的一句话的时候,他再也绷不住了。
    他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地方,一时间哀嚎,痛哭,他放下了一个皇帝应该保持的一切尊严。
    他的声嘶力竭让他心中所有的悲愤全部都发泄了出来。
    悲伤过后孙权也病倒了,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他却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张昭不知道是作为什么样子的身份,代替孙权这个父亲送孙登走完了最后一程。
    而江东的无数臣民在看到张昭出现的那一刻,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心就这么安定了下来。
    孙权最后还是走了出来,他不单单是一个父亲,他还是一个皇帝,他是江东的开国君主。
    伤心的时间,已经够多了。
    “将朱据放出来吧,幽闭的日子也挺长了!”
    第一件事是将幽闭了一个月之久的朱据从府邸之中放了出来,并且恢复了他一切的权利。
    “朱桓将军对江东乃有大功,以公侯之礼厚葬,其子朱异继承其爵位官职,统领其部署。”
    “全琮战功赫赫,此次小惩大诫,恢复其骠骑将军之职,仍领大军在外防备荆州。”
    “诸葛恪有大将之风,领陈表兵马驻守丹杨。”
    “顾谭虽有过错,却也是可用之才,去其祖父麾下任职,受其调配。”
    “虞翻......让他回来吧,这么大岁数了,莫要折腾他了。”
    孙权快速的拨乱反正,快速的安排着之前那些被惩处的官员。
    这一场大乱由校事府的隐蕃引动,他们算计的几乎是没有任何疏漏。
    只不过他们算漏了两个人,一个叫做孙登,一个叫做张昭。
    两个人其实面对校事府的算计都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他们两个人却是用自己的办法,去挽救了已经开始坠入深渊的孙权。
    当虞翻在交州的边儿上被人追上的时候,当虞翻被带回建业的时候,当虞翻看到了张昭,知道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事情之后。
    他没有去朝见孙权,他去了孙登的墓前,深深的给孙登行了一礼。
    不仅仅是虞翻,左将军朱据走出府门的第一件事也是去了孙登的墓前。
    回到建业再次授以兵权的全琮同样如此。
    朱异,顾谭,诸葛恪,张休,张承,陆伯言。
    这些在建业,在江东都是声名赫赫的人物,在自己奔赴另外的战场之前,不约而同的去了孙登的墓前。
    不言不语,躬身行礼。
    而吴国太子的位置,也的确是如同孙登临终之前说的那样,传给了他的小跟屁虫,他最看重的弟弟,也是最像他的那个弟弟,孙和。
    同时,孙权的生活似乎也慢慢的恢复了正常,孙和成为了太子,孙霸成为了鲁王,孙奋成为了齐王,一切都恢复了平常。
    甚至于在第二年的时候,孙权还生下了自己的第六个儿子,被命名为孙休。
    隐蕃成为了过去,吕壹成为了回忆,便是再次出仕朝堂,帮助孙权稳定了局势的张昭都慢慢的退回了府中。
    这一次他是真的病倒了,太医在诊治之后,也只是说,太过于年老,劳心劳力之下,张昭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得天之幸了。
    孙权对此,虽然早有准备,不过仍然是分外的难过,只是告诉太医,竭尽全力要保住张昭的性命才是。
    而就在孙权将目光围绕在张昭这个江东老臣的身上之时,他却是不知道自己的身后,已经再次慢慢的掀动起来了一场足以摧毁江东的风暴。
    而这一次,却不再是因为曹魏了。
    【作者有话说】
    其实对于江东孙权,曾经我也十分的纠结。
    三国三祖,曹孟德心中乃是天下,刘玄德最后选择了黎民和亲情,那么孙权是为了什么。
    他前期的励精图治,后期的昏庸无道,似乎他这个人很矛盾。
    直到有一天我见到了一个和他有着部分相似经历的人,我似乎才能够试着去走入孙权的情感之中。
    这两章其实让我很纠结,因为后面的事情可以说是江东摧毁的根源了。
    在江东摧毁之前,却是孙权最后的悲哀,这两章写的我心里也是挺难受的。
    缓一缓,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