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187章 援军开拔

作品:护国大将军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宁愿孤独

    “王大将军放心,老夫久处军中自然懂得,前军的主帅才是真正的主帅,后面再去的援军主帅,无论职衔高低,哪怕是皇上亲临,也均得听从前军主帅的军令。这点,王大将军无需担心,末将去了前线后,只会听从曹将军将令行事,绝不会以大将军上柱国的职衔,压制曹提督。”
    “哈!那就好,那就没事了,代老将军率将士们出征时,看看兵部的作坊又造出了什么战械,还有火炮作坊造出了几门火炮?也都带着去前线试试火。”
    “得令,王大将军如果没有别的吩咐,我俩就先去调兵了。”
    “等等,陈相,我使用天子剑调兵,不用让皇上和房相签字盖章吗?”
    王铮不懂调兵的门道,所以由此一问,他还担心自己这么做,等会儿不会被皇上和房相批准。
    “不用,按规矩,凡是王大将军使用天子剑时,均是紧急情况,所谓事急从权,兵部只需递上去一份公文,说明情况即可,不需皇上和房相的批准。”
    王铮闻言大喜:“哈!那就更好了。你跟萧柱国说,让他随时给我准备十万兵马,我改天还有事要调兵。”
    陈琦皱了皱眉,心说:这个王铮,还真是个怪胎,换一个人,谁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调兵遣将啊?
    不过,这样也好,有他在,我大郑的将士,真的就能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了。
    有他这个愣头青承担责任,我兵部和那些真心想为大郑开疆拓土的将士们,也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也就能尽快扫平四海使万国来朝了。
    只是,皇上假如对他的做法不满意,就有可能随时收回天子剑。
    看来,还得劝着他,悠着点使用天子剑,才是长久之计。
    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是,王铮被皇上授予调兵权,被封为尚书省右仆射的事。
    大家本来以为会引起轩然大波,会引起御史言官的群起抗议,会闹得朝野沸反盈天。
    可是,晌午过去了,没反映,大家还以为惊涛骇浪正在酝酿之中,那就等到下午再看。
    可下午也过去了,已经到了下衙时刻,还是很平静,还没有从任何地方传出任何一点,有人参奏王铮的消息。
    不仅如此,兵部的衙门里,几乎所有人,都因为王铮的临时军令,忙的是人欢马叫鸡飞狗跳。
    十万兵马的紧急调动不是小事,粮草、军需、兵甲战械,那些作坊里的火炮弩箭霹雳炮,甚至是锣鼓帐篷铁锅纸笔等等,诸如其类的繁杂琐事太多太多,兵部忙的不可开交。
    户部也忙着打开大库,拉出来一车车的铜钱银两和粮草。
    可除了兵部和户部,别的部门都很安静,不仅是皇上和房相一起装聋作哑,从没提起此事。
    甚至那些,平时可风闻奏事无事找事的御史言官们,也全都是掩旗息鼓,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也没人禀奏王铮擅权,私自调兵遣将的军国大事。
    貌似,王铮被授予调兵之权,被封为右仆射本就应该。
    他刚把天子剑拿到手,就派遣和他平级的辅国大将军上柱国,代虎代老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奔赴瀛洲前线的事情,均属于正常,均属于王铮的职权范围,丝毫也没有违犯律法,丝毫也不违祖制。
    别人咋想的代老将军不知道,可他觉得,今天这事儿咋就这么反常呢?那些看谁都不顺眼,没事还要找事的御史言官都哪里去了?他们咋就集体沉默了呢?
    代老将军倒不是想让别人参王铮一本,更不想让人阻挠他率军出征,他仅仅是觉得此事不合常理,他觉得现今大郑的朝堂上,好像和以前不大一样了。
    好像,因为王铮的存在,因为他的那些功绩,也可能是因为他许多次为国为民,激愤之下充满激情的咆哮,让一些人心有惭愧。
    所以,现今才导致,那些从来就看不起武将的文官集团,这才集体缄默,不再对王铮做的事,指手画脚横加指责强加干涉。
    貌似,因为王铮的存在,武将们的地位正在慢慢的提高,正在越来越受到皇上房相,和所有文官们的重视。
    代老将军觉得,别的都不说了,但就是这一件事,王铮也值得大郑的所有武职官员,特别的尊敬和佩服。
    但代老将军还是害怕夜长梦多,他雷厉风行,在短短时间内,就在兵部尚书陈琦和大梁将军府程霸的全力配合下,迅速抽调卫戌上京的十万大军,带足了粮草和兵甲战械,诸事齐备后,马上就放炮出征,星夜兼程赶赴瀛洲。
    这一次,代老将军要抓住这个,王铮死乞白赖和皇上撒泼打滚,才换来的天子剑调兵权,给他的来之不易的领兵机会,他要攻城拔寨一雪前耻。
    就像陈琦说的,代老将军野战不行,但攻城和守城还行,有了颇有些攻城经验的代老将军的辅佐,又有了十万兵马的增援,曹显的仗,应该会好打一些了。
    因此,王铮在代老将军率军出征以后,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
    话说回来,王铮前一段很少睡安稳觉,并不是因为他关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事太甚。
    主要是,他和洛阳公主郑妽新婚燕尔,他太贪恋郑妽的娇躯,每日就不让郑妽闲着,即便他偶尔想休息一下,郑妽也是初尝肉味儿,也太贪恋他的怀抱,也不放过他所致。
    恰好,代老将军出征的当天,郑妽来那啥了,就是她那个比较大的姨妈来了。
    王铮吃过晚饭洗漱过后,到了该就寝时,只和郑妽稍许亲热,小王铮就昂首挺胸独眼圆睁,他就有些忍不住,王铮当然不可能让郑妽的丫环顶替她,他还没荒-淫到那个地步,于是才无奈地早早睡了。
    阳春三月的某一天早晨,瀛洲城外的郑军大营内,静悄悄的,曹显和韩庚站在营内的望楼上,各自手拿望远镜,在仔细观察着瀛洲城的动静。
    二十万大军已经扎下营盘三天了,可蒙辽军已经坚定了死守瀛洲的决心,至今也没派一兵一卒出城骚扰。
    根据这三天来打探到的消息,证明现在的瀛洲城内,至少有四到五万的蒙辽守军。
    因此曹显有些犯愁,别说是四五万,瀛洲这座坚城,哪怕是只有两万人马死守,打起来也会特别艰难。
    燕云十六州地区,是蒙辽国库的主要收入来源。
    契丹主要是以渔猎为主,可北地的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天寒地冻的,仅凭渔猎,蒙辽别说是养一百多万的战兵,就是吃饱都是个问题。
    可蒙辽自从拥有了燕云十六州以后,靠着汉家百姓的农耕和经商,经济迅速崛起,军事快速发展,这才有了屡次攻伐大郑的基础。
    因此,蒙辽势必死守燕云十六州的每一座城池。
    近百年来,契丹与汉家百姓混居在一起,受汉家的影响太深,全国的官宦士族,皆以说汉话习汉字吟诗作赋为荣,已经比原来的蒙昧契丹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汉家的百姓受蒙辽统治日久,也已不再心想中原。因此,也会给曹显的攻城战增加不少难度。
    “老韩,蒙辽忌惮咱们郑军的霹雳炮,不出城和咱们野战,只龟缩在城内坚守,瀛洲这座坚城,可是不好打啊!”
    曹显顶盔冠甲脸色刚毅,但却皱着眉头犯愁说道。
    他和韩庚原来在雁山卫时,一个是雁山卫的中军司马,一个是司马都尉,本来就是最佳拍档,两人相处日久,说话就很随便。
    “是啊!可再不好打,大将军既然说,燕云十六州的长城防线特别重要,那也得打下来,将士们的死伤是避免不了的,尽量想想办法减少伤亡吧!”
    “那你觉得,怎么打才是最好?”
    “我想的还没有大将军信上说的省力,我觉得,就照大将军信里说的做吧!这还是第一座坚城,不打打试试看,就不知道蒙辽的战力如何。”
    “说的也是,那就打?”
    “打他娘的。”
    “好。”
    曹显下定了决心,他也知道硬拼不可避免,打仗总会有死伤,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不打打试试看,心里就始终没底。
    两人下了望楼,曹显吩咐一声,“擂鼓聚将”,然后快速奔往中军大帐。
    传令兵闻言大喜,噔噔噔的急忙去传令。
    刚才还悄无声息的郑军大营内,随着三通鼓响,顿时就沸腾了起来,无数的将士把脑袋探出帐篷探头探脑,但限于军令,还不敢随意走动,只得在帐篷内小声议论。
    大家在大营里已经憋了三天,早就盼望出营厮杀了。想要博军功,想要封妻荫子,总憋在大营里怎能行?
    一通鼓响众将军准备,二通鼓响正在路上,三通的鼓声刚落,中军大帐内,将军们已经一个不拉,全都到齐了。
    被王铮一手教出来的曹显,也是军令极严,三通鼓罢人若没到,不管是何人,不讲任何情面,先拉出去扒了裤子打二十军棍,记过一次再说。
    “本督计议已定,今日即刻攻城,众将可有异议?”曹显端坐在帅案之后,冷眼看了看两边整整齐齐昂首挺胸的诸位将军。
    “末将等无异议,请大将军下军令吧!”众将齐声喝道。
    大家早就急不可耐的想要屠宰那些蒙辽狗了,只等曹显一声令下上去就干,还能有什么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