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404章北京,是帝王家 求月票

作品:天朝之梦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大罗罗

    “爵士,我部分同意您的意见,让朱明统治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是符合大英帝国利益的正确选择。”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巴夏礼终于放下手中小小的咖啡杯,说道:“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法国皇帝的预言,中国这头睡狮已经苏醒了!
    据我所知,从1847年开始。中国,特别是朱济世国王所控制的大明就开始大量输入欧洲的机器设备!大明王国的币制和金融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朱济世所控制的汇丰行变得越来越像英格兰银行了。而且朱明还开始效仿欧洲,让资产阶级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和政策制定中来,他们有了立宪议会,有了地方公局,还在制定一部《宪法》,前不久还开始制定《民法典》。另外,济世大学、济世书院的规模在1848年继续扩张,不仅在广州兴建了校舍,还在上海租界购置了土地,预备开设上海分校。
    这一切的一切,爵士,您不觉得眼熟吗?朱济世正在模仿欧洲列强,引入我们的制度、法律、教育、科学和机器。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和资源,我们不能将朱济世当成阿里帕夏,他是……彼得大帝!
    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遏制朱明发展的措施,中国很快会被统一起来,顶多十年,中国就会恢复往昔在东方世界的威望和地位。这难道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吗?”
    听着巴夏礼的侃侃而谈,文咸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中国一旦统一于朱明,则必然是一个强盛帝国。可问题是,满清一倒,中国士绅阶级便纷纷倒向了朱明。现在朱明的江南攻略,只能用兵不血刃来形容了。江南地区最大的实力派林则徐,也同朱明达成了协议,把江南和平移交给朱明,然后自己率部去“北上勤王”。在文咸看来,这不过是亚洲人奇特而虚伪的思维在作怪,林则徐实际上已经投降了朱明!
    整个中国的精英和财富已经被朱明所掌握,太平天国还有什么本钱和朱明争夺中国统治权?英国去支持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政权,而得罪一个肯定将要成为东方霸主的大帝国,是不是太愚蠢了?
    “不不不,我想我们不需要为支持太平天国而和朱明交恶,至少……目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阿礼国放下咖啡杯连连摆手,他是才从北方回来的,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太平天**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他们是由一些坚信……坚信上帝的宗教狂所组成的。虽然他们的上帝和我们的显然不是同一位。但是宗教信仰的确给了他们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如果他们还能得到精良的武器和欧洲职业军官的指导,朱明是没有那么容易战胜他们的。
    而且,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北京城成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这座城市的得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旦太平天国掌握了北京,他们至少会被中国的北方人民视为正统——这个国家的民众对于正统的观念和我们欧洲人不一样,因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王朝更迭的情况非常普遍。因而目前,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助太平天国尽快取得北京城而已。我们甚至可以不露声色地达成这一目的,怡和洋行在不久之前,刚刚从英国运来了一批铵油**和贝色麦步枪,原本是要卖给满清朝廷的……”
    他的话音还未落,就看见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了,走进来一个英军上尉,正是使馆卫队的头头:“公使先生,领事先生,大事不好,中国人的军队开进租界啦!有好几千人,卫队根本抵挡不住!”
    ……
    就在三只英国佬在讨论是要杨秀清的**事业锦上添花的时候,朱济世已经到了杭州城,在了西湖边上的一所豪宅里面,正满面红光地和前来杭州觐见的李鸿章、沈葆桢、林聪彝还有几个所谓的江南才子在把酒言欢,高谈阔论。
    在座的众人,都已经是大明之臣,早就扔掉了满清的顶戴官袍,换上了大明的大红官服乌纱帽。官爵最大的当然是李鸿章,李家父子举安徽来归,搁在哪朝哪代都是有个公侯之位。朱大天子在这方面的派头一向不小——其实大明的爵位也不是很值钱,一没封地;二没太多的特权,连免个税都不行。所得不过是同爵位一起赐下的田宅和一份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年金。现在李鸿章就封了庐江郡公、外交部尚书。
    沈葆桢则给了外交部侍郎的官儿,不过没有封爵。大明的爵位虽然不是很贵重,但除了继承和少数特例,还是须要功勋的。李家父子有纳土归顺之功,沈葆桢却空有才华而无寸功。不过外交部侍郎的官儿实在也够大了,若不是朱明朝廷中合格文官还是太缺,哪怕是林则徐的女婿,朱济世也不会一见面就给这么大官儿——当然,沈葆桢的大名朱济世在后世就听说过,是洋务派重臣,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局都是他的手笔。在1848年的中国,的确是难得的干才。
    几个才子也都给了御书房秘书的官,御书房是个刚刚成立的机构,其实就是朱济世的秘书处,御书房大臣一职由罗泽南兼任,大臣下面就是一堆秘书官儿。那些江南才子干别的事情兴许不行,不过拟个诏、抄个书什么的都是再拿手不过的。
    而且这些才子当中也是有人才的,比如常熟翁家的翁同龢,斗门俞氏的俞文葆,苏州潘氏的潘祖荫,阳湖的赵烈文,长洲县的王韬,都是青年才俊。现在一个个都笑得和花儿一样,众星拱月一般的围着朱济世。文绉绉的马屁话儿是滔滔不绝,那个叫翁同龢的还赋诗一首,给朱大王上歌功颂德,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朱济世也笑得云淡风轻的,看着一干才俊却在心里微微皱眉。江南之战开始前,总参谋部所制定的一系列计划中还有镇压江南地方反抗势力的内容。毕竟江南一带文风鼎盛,有不少满清重臣的老家就在江南,如扬州曹家、苏州潘家,斗门俞家都是世受满清皇恩的名门。现在总该报一下君恩吧?现在怎么竞相投靠了呢?那个翁同龢不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大清的大忠臣吗?他哥哥翁同书好像还在北京吧,怎么屁颠屁颠来杭州投靠大明了呢?
    “军师,现在江南才俊都挤破脑袋要来投靠大明……直隶的士绅会不会也一样往投杨秀清啊?”酒席散去之后,朱济世忽然问身边的罗泽南这样的问题。
    “会啊,当年黄巢入长安、闯逆进北京的时候,都有士绅官员投效。”罗泽南手里正捏着一份苗沛霖刚刚差人送到朱济世军前的奏章,是通报北方情况的。他将奏章双手递给朱济世,笑道:“直隶现在的情况不知道,不过河南、皖北那里的人心已经浮动起来,原来依附苗沛霖的不少士绅都在偷偷联络捻匪,想要转投太平天国了。”
    “有这事儿?”朱济世接过奏章看了看,上面的确是这么写的!不仅苗沛霖地盘上的士绅开始动摇,就连山东孔家地盘上都出了不少墙头草,冒出不少太平天国的官儿来啦!
    “这还没得北京呢!真要得了北京,洪秀全、杨秀清还不知道要做大成什么样子……”朱济世摇了摇头,将奏章丢在书桌上面。
    “得了北京,说不定就该亡了。”罗泽南捡去奏章收了起来,微微笑道:“王上,自古功成太易都不是好事情,太平天国若是百战艰难才有今日,或许能成气候,可是他们崛起太速,功成太易,根基不稳,只怕北京城就是埋葬洪杨的英雄冢!”说着话,他忽然一顿,扭头看着朱济世:“对了,王上,香港济世大学刚刚有消息过来,特里戈修士在半个月前启程北上去天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