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189章 土阀

作品:三国圈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嬴政

    关羽恐惧的不是已开荒的这点小面积,而是自家小弟说的叠加式的增长。
    与盟中疯狂增长的扎花机,纺机,织机,布匹一样。粮食更受人重视,故而叠加的更让人恐惧。
    这还不算由北盟负责赎买土地,一体开荒建堡的“军里”,仅第一批放出去的六个军里,播种面积就是三十八万亩。
    照这个增长幅度,到明年春播前,新开垦面积至少会是去年的五倍以上。后一年将再次增长最少五倍。
    换句话说,预计两年后,中平四年的秋收,北盟将收获两千五百万亩的作物。
    盟中大小头目无人信,关羽对这一数字也不抱任何希望,可最初高粱都不认识的小弟,认为可以。
    关羽怀疑自家疯小弟要凿运河,就是为了卖粮。而无论让张纯在幽州折腾,还是小弟在冀州折腾,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增长,所需要的“地”。
    就是当初小弟说的:“用我们的剑,为我们的犁,开拓土地。”
    “九州之首就是冀州,当然是个好地方,最早‘中原’说的就是豫州,‘天下’说的就是冀州。”
    李轩认同关羽“冀州是个好地方”的说法,“无襄阳荆州不足以用兵,无汉中巴蜀不足以存险,无关中河南不能以豫居,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冀州者主北国。
    冀州就是黄河以北的脊柱,冀州在谁手里,黄河以北就是谁的。若被黑山贼占了,必与黄巾一样,糜烂河北。若被北盟的对头占了,必糜烂吾等。好在冀州与豫州,司隶一样,这种天下中心,谁占了,谁就是被群殴的命。”
    关羽眼中闪过一抹疑惑,棚内就有冀州本地人,又有与他一同赴翼的幽,青之地的巨贾豪商。
    明白过来小弟不是说予自己听的,再联系到没边的运河开凿,福灵心至的一皱眉,没好气道,“那你不回军,还留在冀州折腾个啥?”
    “我不担心黑山贼占冀州,那会导致群殴。”
    李轩的话九分真一分假,所以就显得比较真诚,“我担心冀州被咱对头占了,这既可以是咱们的大后方,也可以是一把顶在幽州腹部的尖刀。若我等欲效冠军侯事迹,追亡逐北,一旦腹下冀州有变,我等将不败而败。”
    “李君多虑了。”
    “冀州人文荟萃之地,岂能不识大义?”
    “多少士族望出冀州,若仙帅提兵塞外,吾等输粮输米且不及,哪有背后捅刀子的道理?”
    “蛾贼不识纲常法纪,自乱社稷,吾等衣冠,岂会做此等亲者痛,仇者快的恶事?”
    一干棚内冀州本地人,纷纷出言,自诩忠义。
    有北盟军商一等大小头目,这些日子来不断的鼓吹“北上”,冀州本地无论官民一等,皆受影响。
    北盟是有专门的意识形态部门,或者说是“礼部”,宣传机构的,就是王朝负责的。而宣传“北上”,也并非是欺骗。
    宣传与实际行为不一致,就会导致离心与信义的丧失。
    一个官大庭广众下自诩清廉,实际背后贪赃枉法,下属都会不屑。
    那官说的话越正义,就越让人蔑视。越讲道德,就越是侮辱道德。就从上到下越是没有道德。
    那宣传就会起到反作用力,还不如只安静的受贿,不说话呢。
    而意识形态,或者说宣扬的东西,若要别人信,自家必须先信。
    因为意识形态就是“信仰”,就是“病毒”,只有北盟上下自己先信了,才会传染给别人。
    冀州本地人就是被“传染”了,边地的势力欲效冠军侯事迹,出塞逐亡,只会让人激赏,崇敬。
    而北方军若是表露了“南下”意向,那效果就截然相反了,边军入内陆,一向就是“造反”的同义词。
    但换成是连武帝都专设一“骠骑将军”以纪的霍去病,即便带兵在内陆,也没人会朝“造反”的方向想,只会朝忠义上想。
    北方军就是正义的军队,南下冀州,打的就是“北上”的牌子。
    李轩赖在冀州不走,主人一样“鞭策”冀州本地土豪“团结起来”,建堡联防,同样不会让人朝“要占冀州”的方向想。
    他是为了涤清幽州腹下之患,为了打造稳固的大后方。
    即便是短暂当了仨月冀州刺史的皇甫嵩,都被这一“事实”迷惑了。从最开始的高度戒备,逐步转为了欣赏。
    因为北盟在冀州真就一个在地官都不要,不安插任何地方官员,且北方军不在冀州驻军,只是剿匪。
    除了剿匪,就是“鞭策”俘虏,仆从军为冀州各地土豪盖碉堡。
    冀州的事情,全是由冀州本地人做主,北盟没有染指冀州的实际动作,北方军只是短暂停留。
    “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
    李轩对棚内的一众冀州本地人反应,还算满意,可他对棚内的人非常不满意。
    与幽州的情况相仿,甚至更差,愿意与北盟联盟站在一起的全是乡间恶霸小地主,小豪强。
    真正的士族门阀,一个个就是小北盟一样,支系旁支放出去的忠仆立户,一堆卫星家族。
    加上朝中有人,门生故吏又遍布大江南北,论影响力与辐射范围,遍及大汉十三州,诸胡与塞外都咸闻。
    边地姓马的都认“伏波将军”马援为祖,贾诩一个“我爷是段颎”,氐人都认。
    一个冀州的清河国,就装了多少衣冠士族?
    士族门阀不单是名声,就连兵力,都不输北盟,食客奴仆家兵以万论。族中子弟出去打仗,就是以家丁充军中主力,正规汉军反是仆从。
    乱世一揭幕,最先知先觉的就是士族门阀。
    黄巾攻破的州郡,杀的州刺史郡太守多了,可一个门阀都没打下来。
    黄巾不是被官军剿灭的,遇黄巾连战皆北,州郡县说破就破。
    剿黄巾的主力,就是皇甫嵩,朱儁,包括曹操等出身高宦门阀的子弟。
    就是家族私兵。
    这样的家族,别说暴发户一样的北盟,就连羸弱不堪的州官刺史,都不放在眼里。
    世道一乱,士族本能就会加速武装,加速联合。
    有名有财的高宦之门,与有地有粮有兵的土豪合,曹氏与夏侯氏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人,财,兵一合,就会加速武装,加速膨胀,一个个士族门阀就成为当地真正的统治者了,位比诸侯。
    北盟不过幽州一隅之地新蹿起的土鳖,小诸侯。可门阀全是当地诸侯,又累世高官巨宦,怎么看得起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团伙?
    武人时下还被“名士”鄙视着,更别说动辄百年计的士族门阀了,那是真看不起武夫,以吕布之勇,不过一文吏主薄就打发了。
    没有乱世这个舞台,谁知道吕布是哪棵葱?
    非得等乱世再乱些,轮到用刀的说话了,念经的沦为猪狗辈了,青史之上,才会有一个个将军的名字,而不是什么八厨八俊等一群士人评出来的“君子”。
    时下的北盟众头目,就被士族门阀鄙视着,被赤备救下来的冀州郡县文官,对有救命之恩的赤备主将,苏双,张世平都不假辞色。
    一听“世平”的双字名,再一问响马贩马出身,鄙夷到骨子里,救命不过抬抬手,扭头就啐一口“粗鄙武夫”。
    可李轩也有笼络士族的法子,那就是投其所好,把大家心知肚明,但由于对朝廷尚存敬畏,不敢挑明的事挑明了。
    那就是“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
    李轩滞留冀州,主要就是为了做这件事,就是为了写好这篇“划地自治”的檄文,为“土阀”背书。
    “土”地的土,比“士”族的士下面一横长,所以地基更稳。
    土豪比士族门阀小归小,可数量多,合起来基数更为庞大。
    以“朝官名声”为基,可成士族门阀。
    可若以“土地”,“佃户”,“财帛”为基,照样可成土豪门阀嘛。
    谁说本地人不能本土为官,非要让流官来祸害家乡父老的?
    士族高门不屑北盟个暴发户?那就别怪李轩来它个遍地八路了。
    暴发户一旦联合起来,士族门阀的地基都得塌了。
    世家门阀的崛起是必然,既然老世家门阀北盟高攀不上,那就培养一群新的暴发户,来它个新老交替,完成新陈代谢,是一样的。
    “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
    李轩再次当着钜鹿太守郭典的面,对棚内的冀州人重复着北盟的观点,语气无比坚定,“本乡人治本乡本土,比外来流官,没事就横征暴敛,有事闻贼即遁的好。”
    说着,举起一手,“民何以头抹黄巾?民为何要变成蛾贼?黄巾一起,八州俱反,可有一州刺史戡乱有为?
    临危之时,且只有郭太守等本乡本土之吏,逢难骤堪大任,方能为家乡父老披肝沥血,死战不还。因为本乡本土之人退无可退,身后就是自己的家田,就是自家的父老妻儿。”
    郭典是个黑脸,人粗豪且憨,前任太守自表回朝,县令跑路,他一个县尉只好硬着头皮顶上,带一班衙役乡人与蛾贼苦战,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