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64章 光,不仅在烛上

作品:三国圈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嬴政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关羽轻声低喃,“有愿赏一杯真酒的主帅,便是士卒的大幸了。乱世之中,士卒谁又不是为忠义而死?忠义早已从耳中灌满心胸,士卒人人皆有,不要都不许。可有幸喝过主帅一杯酒,烂了的骨头能闻出酒香的,又有几人?”
    “二姐倒是提醒我了。”
    李轩感觉关羽说的很有道理,扭头看向刘备,“大哥,以后咱迎新兵,送老兵,遇到士卒伤残,临战送亡,我感觉大哥应该跟士卒喝一个。哪怕与一卒对面举杯,小抿一口。若士卒人人皆知为谁而死,人人皆与效忠之人面对面喝过一杯,想必这一杯的忠义喝下去,会刻骨铭心。”
    “大哥会醉的。”
    刘备无奈的牵出个苦笑,又郑重的点了点头,“大哥尽量多与士卒同举杯,多一个,是一个。”
    张飞正啃的满嘴流油,闻声手一抹嘴,打了个饱嗝,好奇问:“这又是小弟的笼络人心之术?”
    “半真半假,半术半道,这不是笼络人心之术,这是为士卒的心中点一盏灯,或其心被这盏灯照亮,或其身被这盏灯烧尽。”
    李轩轻声道,“我心若邪,我行若正,我是正是邪,论行论心?我若不是为笼络人心行此举,此举却笼络了人心,看在各人眼中,解读定然不同,我又岂能为他人的眼光而活?”
    说着,昂头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眼露憧憬,“这不是笼络人心,这是点一根烛,光,不仅在烛上。”
    “小弟之意,似是立德。”
    刘关张皆是极慧之人,便是黑三爷在一杯将卒对饮的酒中,都先看出的是笼络之效,刘备关羽更不必说。
    燃烛之光,便如立德,有了曾子杀猪,话不欺孺。有了燕王千金马骨,吕不韦城门悬书,信之德被人立下了,才有人会信,人间有信。
    没有要离刺庆忌,豫让斩空衣,没有田横三百士,人间义从何来?
    士卒皆满耳灌来的忠义,正像关羽所说,士卒不要都不行,以正义的名义!
    可这种风中的信义,又如何让人看见,让人信?
    人若看不见曾子,燕昭王,吕不韦,田横等一个个活生生的信义,不信人间有信义,又如何会去学做信义之事,忠义之人?
    立德之重,便如那根烛,且自燃烧,不用说教,看见烛光的人,自会看见。
    刘关张皆听懂了李轩之意,刘备神情中却夹杂着少许疑惑:“小弟欲立之德,似不融于马季长三纲五常,人伦之道中,单辟军德,信德,民德于五常之外?”
    马季长就是马融,经学大师,卢植,郑玄皆是其学生,算是刘备的师爷。
    自董仲舒尊儒,首次将三纲五常提炼并举的就是马融。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可对可不对的缸,随便一个司马,就能砸缸。”
    李轩嘻嘻一笑,伸手朝南方一指,“乱世之中,天下布武,随便一个军阀提兵上洛,君为臣纲的缸就会被砸个稀烂。冒顿单于鸣镝弑父,一统匈奴,雄霸草原,若其以父为纲,倒真是汉地幸事了。这种笼中养虎,使后代不得屈伸的缸,应该予草原诸部送去,而不是留于自家。至于夫为妻纲,马大师有没问过女娲娘娘?”
    刘备闻声气结,关羽眯眼瞥了不着调的四弟一眼,张飞反而哈哈大笑。
    “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纲,算是什么纲?君为臣纲,不过奴隶予奴隶主献媚之缸,如何装的下虎狼?胜为败纲,才是天地之间第一纲,万物生灵,此纲皆可装。”
    李轩看到刘备郁闷就开心,未免仁厚性宽的大哥,随权势日重,被身边的阿谀之辈,奉承成孤家寡人,更是有事没事就刺激刘备,“父为子纲?猪父好不容易下了个虎崽儿,却要教虎子如何像猪父一样苟活天地间?这是什么鸟纲?”
    “此为孝道。”刘备气道。
    “何谓孝?”
    李轩不以为意的一摆手,笑呵呵道,“让清贫老父富起来,是不是孝?让劳累的老母亲颐养天年,是不是孝?爹娘辛苦养育儿女,儿女孝顺父母,天经地义。
    可爹娘辛苦种田半世,小儿却无躬耕之心,偏有行贾之天赋,难道随父母之意,躬耕于田亩,老于黄土,与父母一样清贫一世,才是孝?
    老父一介村夫,只会使锄。小儿貔虎英豪,天生神力,可开三石硬弓,杀人如宰鸡。如此豪杰,不沙场争雄,搏他个万户侯,难道也要遵父命,老实本分的拿锄头?”
    刘备默然不语。
    “一父的那点见识,如何比得上你我兄弟的见识,我等兄弟的这点见识,如何比得上千万人的见识?”
    李轩微笑的看着刘备,“轩欲设校,合千万人之见识,以学为子纲。承千年以降,我中华历代先贤之志,集四方戎蛮夷狄英豪之长,共举天下之学纲。大哥以为,我这个为天下之子共备的一纲,比一父一子之纲如何?”
    “你这个缸…貌似大些。”刘备郁闷道。
    刘备以侍母至孝闻名乡里,由于符合道德规范,常被乡人赞誉自不必提。
    这种外部环境的认同与嘉许,自然反过来能让他得到该有的精神享受,他也一直为此骄傲。
    人是被情绪支配的动物,从来不被物质所支配。
    物质终究要作用于精神,价值来源于认同,黄金珠玉若不被认同,又与土石何异?
    常人眼中,刘备织席贩履,辛苦异常。
    可刘备自己却乐在其中,因为他织席贩履侍奉老母,被乡人认同,为人嘉许,这能让他从这一被认同的环境中,得到高度且持久的精神享受。
    可环境与环境不同,当黄巾烽起,他想在乡中募兵,建功立业。当他想要跳出本有的环境时,事情就起了变化,环境就变了。
    认同他的乡民,嘉许他的环境,在他想要走出这个环境的时候,全变了。变成了反对,排斥。
    冥冥中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拉住了原环境中的所有人,以刘备的聪慧,都是在想走的时候,才察觉到了这只无形的手。
    就是这只无形的手,把亿万黎民紧紧的摁在原地,以仁孝廉义之天理,抑人欲,使人不争,地固则人淳,安家则和人。
    这只无形的手,夺天地造化之理,教化人心与之合,是谓天地人和。
    要造反,就必须挣脱这只无形的手,就必须要反向而动,就必会被环境排斥,反对。
    黄巾遇到的问题,北盟同样遇到了。
    若是刘备还处于原环境之中,还在织席贩履,侍奉老母,享受乡人称誉。以李轩如此之反动,割席绝交,割袍断义,都是自然而然的。
    可时下的刘备只是郁闷,郁闷的不是被自家小弟奚落了,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摁住了那么多年,日复一日的织席贩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又一年,循环,再循环……
    若他不是在乡民冷眼中,义无反顾的挣脱出了原有的环境,他是看不清他一直生活在何处的。
    他一直就在羊圈里,被爱他如子的父母官,悉心照料着。
    前提,徭役要按时服,赋税要按时缴。
    否则,会被爱他的父母大人,打板子的。
    还不许还手,不许不服,父为子纲嘛。
    敢不服,就是不孝忤逆,大逆不道,
    敢还手就更完犊子了,反贼!
    父母大人都是为他好,他怎能对父母大人不敬,还敢还手?
    若不是李轩一个劲儿的撺掇,要爱官如子,要换脑子,刘备自忖,不定还要蹉跎多少年呢。
    刘备心中是非常感激自家小弟的,他一直把李轩看做士族门阀偷跑出来的子弟,教他的就是如何牧羊,如何不被人牧的学问。
    刘备只是不明白,以自家小弟的本事,为何会屈从于己。
    他曾数让盟主之位,可他看的出来,自家小弟是真无替他做大头目的兴趣,与田畴一样,是真没兴趣,不是故作推让。
    且北盟就是小弟一手拉起来的,若是真想做盟主,又何必故作推让。
    刘备对自家时好时疯的怪小弟,始终摸不着头脑,只是为小弟不值,真诚的看着李轩,轻叹道:“小弟之才,怕是被大哥这口小缸,拘住了。”
    “大哥是高看小弟,小看自己了。”
    李轩闻声一愣,又是畅笑着捋了把身旁张飞脑袋上的盆栽,刚想伸手去摸二姐的羊角辫,一见关羽眼一眯,赶紧把爪子缩了回来,干笑道,“小弟这种人,就是眼高手低,好逸恶劳,只能因人成事,借风云起,不愿独自折腾的人。毅力恒心皆不够,只有点小聪明。人又胆小,只愿仗势欺人,绝不敢与人单挑。”
    刘关张闻声,皆是一翻白眼,对自家的怪小弟,说不出的服气。
    “我说的是真的,真不是故作谦虚。”
    李轩指着关羽,张飞,真心道,“若无二姐,三哥依恃,小弟是绝对不会出来与人见仗的。再多的兵马,再大的优势,我都不。
    因为小弟没有安全感,却又有自知之明,知道随时可能被人干掉。
    小弟之才,譬如骑狼之狈。小弟之威,源于狐假虎威。
    我的勇气,非我之胆,是常借诸位兄长的英雄胆,才敢假充片刻英豪。
    唉,小弟别说胆了,肾都虚着呢,装英雄其实挺累的,拿命作秀的事,一想起来,我的帅臀就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