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大唐农圣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在利益面前,是不存在讲什么客套,讲什么脸面,之类的。
卢文仲的选择不多,即便是再不情愿,他也只能暂时将东北方向的贸易市场让给清河崔氏,如果不能在上齐城占下一块地,此次他范阳卢氏,恐怕连渣都吃不到一点,所以,即便是飞地,卢家也是不肯落人后的。
“孙都督,如若我等几家,一齐将关内的田地置换到上齐城周边,不知,可有足够适合耕种的田地供我等几家开发?”
“当然有,并且,你们向周边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等你们将份数于自己的土地开发出来之后,朝廷应该马上就会有新一轮的土地出售,因为,上齐城方圆数千里,都是适合耕种的地方。”
当‘方圆数千里’这五个字落入几人的耳中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都是一松,要知道,以这个时期的田亩面积算,方圆一里可就是一万亩田地,上千万亩田地,足够五家每家置换几百万亩田地以上了,在这种有风险的飞地,投入几百万亩田地,差不多恰好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
当然,如果他们还有余力的话,其实孙享福不介意把泰安城周边的土地也卖一些给他们,不过不会太多,那边有一大部分土地都是孙享福留给未来从高昌和龟兹等国吸纳过来的百姓的。
熟知后世一些农耕数据的孙享福知道,整个新疆地区可以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高达十亿多亩,在上齐城和泰安城开发出两三千万亩土地来,不过只是一个小零头而已,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开发,每年给他们几百万亩都不是问题,反正有了农业产出,修建城池,发展民生,就会更加容易,经营好了这块地,就是经营中东和欧洲的基础。
对于农耕事宜,孙享福的规划,都是十分科学的,比如从偏关,河曲,到善阳,定襄,再到乌兰城,这差不多就是后世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内蒙最靠南边的区域,这些地区在后世都是北方的重要农耕区,开发出来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再加上他大力的推进植树,沿河,沿蓄水湖,所有的荒土坡,都大面积的种植,以这种趋势一路向漠北方向推进,诺干年后,风沙将再难影响到这片地带。
而且,水系得到了保护之后,在沙漠地带种树,成活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未来能逐渐的缩小,或者消灭沙漠,那就最好了。要知道,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可比后世被垦荒兵团过度开荒破坏之前都要好的多。
“各位,朝廷的愿望,是所有人共同富裕,也包括你们世家。
新政的出发点,其实也都考虑到了你们的利益,对于配合朝廷的人,朝廷绝不亏待,就像王氏,就得到了不少好处,难道诸位以为,本督就不能自己组织些人,开发种植香料这样的作物来赚钱么?
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本督都希望你们不要对朝廷的政令有所抵触,细细的分析解读,尽力的配合,不仅你们能更加富有,朝廷干起事情来,也能省心。
本督言尽于此,希望接下来,你们在报置换土地的数量的时候,将你们家族内部的一些调整计划也一并上报朝廷,这样,朝廷也好根据你们的现实情况,调整资源。
毕竟,那可是上千万亩土地的开发,以及一座郡级城池的建立,大家的投入都会很大,可别搞砸了。”
孙享福补充的说了几句,算是给这事定了基调,至于各家具体想要怎么弄,估计他们还要回去商量才能议定,但有王家和崔家的模板在那里,相信他们最终的调整方案,应该会八九不离十。
至于他们几家置换土地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需要根据他们最终报过来的田亩数据来谈,大的方向孙享福已经想好了,就是钱款无息借贷。
善阳的财政收入虽然很高,但纯盈利,一年也就百把万贯而已,现在,定襄,泰安,上齐,乌兰四座郡级大城要先后开建,总投入可能要高达千万贯。
而且,这还没有算那些要辐射这些郡级城池射周边几百里的县城,即便是有善阳柜坊可以借贷一些,孙享福本人也会拿一些钱来投资,但不可能弄出这么多活钱来。一旦现金透支过多,要是被有心人煽动,出现挤兑情况,那么,善阳柜坊的信用就有可能崩塌,孙享福可不敢冒这样的险。
所以,在善阳柜坊总存款数高达三千万贯的几大家,就成了他私下借贷的首选,省个几十万贯的利息钱出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改革的出发点只有让所有人都是受益的,它才能顺利的推行下去,至少,要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孙享福用这些手段推进世家在结构上进行改革,眼下看来,确实能让他们谋利,更长远的看来,就是让他们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左右国家的权利。
以往的世家,是对内扩张,所以,往往是处在剥削百姓和国家的利益的状态下,孙享福把他们引到对外扩张的轨道上来,那么他们获取的利益,与朝廷的利益,其实就是一致的,他们赚取的更多,朝廷的税收也就更多,而且实际控制范围和战略纵深还能向外推进几千里,何乐而不为呢!
大方向上基本谈定之后,孙享福立即回到府中将情况汇报给了李世民。
有了这一轮谈判,北地四大郡级城池建设发展的基础底子就打下来了,新政全面推行也没有了阻力,做完最后的这些工作,孙享福这个安北大都督就不用一直被束缚在北地了,相比于解决大唐关内一两千万汉民百姓的民生发展问题,解决一百多万北地百姓的发展问题,其实算不得大事。
“几大家将田地置换到关外,固然是朝廷所愿,不过,依照你的策略,他们势必要将大量原本在关内帮他们种地的农奴佃户也带到关外来发展,关内各地骤然间空出数上千万亩良田,难道朕都让其闲置起来?”
李世民听完了孙享福汇报,点出了后续问题道。
闻言,孙享福却是笑着答道,“陛下,您难道忘了,臣之前所说的产业调整么?
像今年,关中和北地,大量的种植出了棉花,那些原本种桑麻,养蚕,做传统布料的百姓,收益就必然就会受到冲击,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调整一下他们的产业,将一些田地分给他们其中一些受到冲击,盈利能力低下的人,用以转型。
而且,还可以将一些明显落后的产业,也借机淘汰掉。
比如,蜀中的造纸业,就应该淘汰掉了,咱们置换过来的田地,正好可以分配给这些因为新兴产业崛起,而即将失业的人们。
这样,咱们渭南工业区的造纸作坊,就能大量的生产白纸上市,只要这些更加廉价,精美的纸张在全国铺开销售,就能降低读书和教育方面的成本。”
孙享福只是随便指出了一两点,就叫李世民茅塞顿开,连连点头。
很早以前,幸福村的作坊就研究出了新的造纸技术,但因为怕冲击市场,让那些原本做这个产业的人失去饭碗,才押在手上,没有大面积铺开,现在,却是条件成熟了。
而且,不仅仅是可以在这些落后的产业上面调整,原本那些田地贫瘠,产出不多的地方的百姓,也可以纳入调整范围,用产出较多的上好的良田,换他们山沟沟里那些产出不多的贫瘠之地,只要不是傻子,谁都愿意换。
这样一调整,就能让大唐的整体产出再上一个台阶,想到了这一点,房玄龄出言奏道,“陛下,孙都督此言有理,咱们大唐内部,还有很多居住在穷山恶水之地的百姓,正好可以借此次机会,将他们迁居到土地肥沃的富庶之地,这样一来,不仅便于管理,还能让所有人的产出都增多,实现富民富国。”
孙享福在房玄龄之后,又再度跟进奏道,“房相所言甚是,不如,稍后,让各州县,将辖区内贫困乡村统计一下,上报朝廷,朝廷再根据几大家上报过来的田地数量和位置,就近分派迁居,像关中之地,这次可能会置换出百万亩良田,正好可以将蜀中,荆襄,潭州之地,以耕种为生的少数民族都迁出来······”
房玄龄和孙享福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对于下一步该怎么做,李世民便有了个方向。
而正当他们谈的兴起的时候,书房外值守的王得用却是急匆匆的冲了进来。
“陛下,高句丽十万大军,突然向河北道进发。”
王得用一边着急的说着,一边将一个密卫传过来的小纸条展开递给了李世民。
闻言,孙享福和房玄龄心里一咯噔,相互对视了一眼。
“传李靖与诸卫大将前来议事。”
李世民的好心情瞬间被这则消息给毁了,而孙享福,似乎是料到了高句丽为什么会在这个节点跳出来作死,道,“陛下,这只怕是那王浩的手段吧!”
闻言,李世民便将手中的纸条交给孙享福看。
果然,此前被赵龙生擒,后来孙享福放掉的渊盖苏文,在一个半月前发动了兵变,高句丽荣留王被其斩杀,军政大权尽归渊盖苏文之手,比历史上,却是提前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