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唐朝小官人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宫中的旨意,总算颁了出来。
赐婚的消息也不胫而走,顿时天下哗然。
韦家这一次可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的实力来源于未来的新君,大家看好的,乃是韦家的未来。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韦家,地位并不稳固,于是乎,即便韦玄贞任了侍中,成了宰相,可是当崔詧一旦动了心思,三下五除二,便可立即将韦玄贞打回原形。
而如今,就当所有人认为,韦家此时会蛰伏起来舔舐伤口的时候,所有人都万万想不到,这时候居然会突然来这么一手。
洛阳内外,顿时震动。
中书省里,亦是惊骇莫名。
事实上,这件事的关系极为重大,韦家的不甘心,表明的这个态度,让崔詧显露出了一些不安。
崔詧坐在公房中,显得心事重重。
狄仁杰终是来了,他听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到,直接道:“崔公,为何此前,一点消息都不曾听说?据闻那韦家还上奏求亲,可是为何奏疏未曾见过?”
这也是狄仁杰最是疑惑的地方,按理来说,这一切都有悖常理。
崔詧却还算气定神闲,他的眼眸半张半阖,最后淡淡道:“因为待诏房。”
短短五个字,让狄仁杰意识到了什么,狄仁杰不禁道:“是上官婉儿?这……从未听说过上官待诏与那韦家有什么牵连,待诏……待诏……不对,莫非是秦少游……”
崔詧含笑道:“这真是命数啊。”
狄仁杰怒气冲冲地道:“那个秦少游当真是为了攀附太子而不留余力?实在可恨。”
崔詧叹口气,道:“不,他非攀附太子,太子性情温顺,待人诚恳,其实这满朝文武,又有几人需要攀附太子呢?”
这话点明了问题的关键,李显是个老好人,而一个好老人是不可怕的,你即便让他看你不顺眼,也无性命之虞,可是有的人就不同了,崔詧慢悠悠地道:“这秦少游能有今日,眼光不可谓不厉害,现在老夫担心的,倒是这秦少游了。”
狄仁杰沉默了,显然对这个秦少游,狄仁杰颇为复杂,此子有才干是真的,否则也不会从一介厨子,而今日成为国公。只是对这个人……狄仁杰心里多少有些防备,草莽之辈,大多品性上,怕是有些欠缺。
譬如这一次,秦少游如此巴结韦家,必定是有很大的图谋,而韦家本是死气沉沉,如今却又因为太平公主,怕又是要站稳脚跟,他们站稳脚跟是为了什么?
崔詧道:“韦家不服输,又有秦少游推波助澜,狄公,你倒是无所谓,可是老夫……难啊。”
崔詧到这个难字,狄仁杰却是很能体谅,崔詧绝非一个人,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而如今,这韦氏与秦少游合谋,虎视眈眈,接下来,崔家会如何?
狄仁杰沉吟道:“崔公,可有良策?”
崔詧淡淡道:“办法也并非没有,事到如今,也只有学市井之术了。秦少游与那韦氏,绝不能合谋一起,他们一个掌兵,一个握着太子,诚如狄公所言,到了如今,一旦让他们得逞,真要误国误民了,老夫……哎……狄公,出此下策,也是万不得已,望你能够见谅。自然,此事与狄公无关,这件事,老夫会有安排。”
狄仁杰看到了崔詧慷慨的决心,却不由皱眉道:“到底是什么良策。”
崔詧摇头道:“狄公乃是清直之人,还是不知道的好。”
狄仁杰怒道:“此事因我而起,岂可因为狄某区区清名而废?还请崔公见教!”
见狄仁杰的态度坚决,崔詧冷着脸,慢悠悠地道:“从前的时候,老夫听说过一些流言,说是那秦少游与太平公主殿下颇有些私情,这件事,狄公可知吗?”
狄仁杰不禁动容,眼眸变得幽深起来,他不由道:“崔公是打算从这里下手?”
崔詧笑了笑,道:“不,此事非要双管齐下,缺一而不可,对秦少游,则用去岁的流言破之,对韦家,那韦家四子本就非良家子,倒也容易。陛下托付公主,无非是为了托付后事而已,想明白了这个关节,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这一手,实在有点儿下作,也难怪崔詧不让狄仁杰参与,煽风点火的事,狄仁杰这样的人做出来,确实有伤清誉。
狄仁杰皱眉,他抿抿嘴,却是叹道:“那么,韦家的那个儿子就让狄某来料理吧。”
二人的目光触碰一起,就没有继续深谈下去了。
…………………………………………………………………………………………………………………………………………………………………………………………………………………………………………………………………………………………………………………………
赐婚的旨意一下,紧接其后,各种流言蜚语也就传了出来,秦少游与李令月的一桩旧案,自然也被翻出,此时,本就是太平公主即将下嫁,正在风口浪尖,因而这样的消息,最是为人津津乐道,一时间,满城风雨,禁之不绝。
这些事,起先还只是传于市井,等传到了韦家,韦玄贞倒是不以为意,毕竟对他来说,娶太平公主不过为了保全韦家而已,只是对这秦少游,心里还是免不了有点儿怨气,自己的儿媳,从前和秦少游走得很近,无论当真有没有私情,心中少不了是有些疙瘩的。
秦少游倒是来了几趟,对这秦少游,韦玄贞呢,尽都是避而不见。
反而是秦少游,韦玄贞不见他,他也不以为然,索性每日在庄子里悠哉悠哉,如今孟津筑城之事,因为钱粮充足,所以进展也是神速,杨务廉引了许多条渠水纵横交错,各处的高墙搭建起来也是极快,数十个砖窑每日冒着黑烟,滚滚浓烟直上云霄,不远处,则是几个铁坊,还有一溜儿的木坊,附近的大木都被采了个干净,以至于方圆百里之内,竟是找不到一颗高大的树木,所有的木料都在这里进行加工,这木料由杨务廉专门委派的一个机构来处置,先是由杨务廉来主持工程,确定搭建出来的阁楼样式,而后演示半月下来所需的木料,石料、砖头、泥浆、之后再分工各个匠人,进行生产。
可以说,筑城这样浩大的工程,最复杂的,反而不是工艺,砖烧得好坏,其实并不要紧,木料掺差不齐,亦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而真正的重中之重,却是协调分工,说穿了,数万人聚集在这里,分工各有不同,今日做什么,明日做什么,这里头就有许多玄机了。
说穿了,这牵涉到的,就是组织能力,所有能动用的人手,都必须让他们动起来,民夫的饭食,需要什么时候送到,今日多少人砌墙,多少人采木,若是一旦组织混乱,这城只怕就是用上十年八年,怕也不成。
杨务廉的作用,其实并不是他的奇思妙想,而是因为他的组织能力,因为从前组织过数千匠人做活,而现如今,人数虽是从前的十倍,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些混乱,可是渐渐的,经过磨砺和改良了行政结构之后,便开始得心应手起来。
这杨务廉所做的,便如军帐中的大帅,每一次调度,都必须做到深思熟虑,并且不断在实践之中,慢慢得以进步。
秦少游对此,甚为欣慰,对他来说,这样的人才可谓不可或缺,甚至杨务廉这样可以组织起数万人乃至于十万人的人才,现在让他换一个角色,去领军作战,怕也不会输给寻常的将军。
天策城已经颇具雏形,而这座一堵堵高墙和水渠、水闸组成的‘城市’,却给予了许多人足够的希望。
在这里安生立命的人,眼看着一堵堵高墙拔地而起,心中的归属感可想而知。
秦少游每日都会在这嘈杂的墙根下散步,他喜欢这一堵堵的高墙,高墙给了他很踏实的感觉,有时,他会在渠水面前驻足,看着水流,因为这里的水尽都是自黄河引来,所以水中带着混沌,这个时候的黄河,已是被泥沙染黄了。因此,为了保障生活用水,除了自黄河引水之外,天策城还从其他一些湖泊进行引水,这些工程量也是不小,至于沿街的地面,自然要铺上青砖,每日数百个匠人专门负责此事。
工程量实在太过浩瀚了,若不是这里靠着大周的都城,临近洛阳,只怕这城要筑起,不知要糟蹋多少人力物力。
秦少游偶尔会登上城楼,自这巍峨的城楼上,远远眺望南方,甚至可以遥遥地看到洛阳城的轮廓。地平线上,两座巨城遥相呼应……
……………………………………………………………………………………………………………………………………
又到了月末了,求点票儿,求点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