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伪钞帝国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巡洋舰
柏林,德意志帝国大厦。
主管经济和财政的大臣莫尔克几乎磨破了三双牛皮鞋,终于得到了威廉二世的接见。
“陛下,请您暂停幽灵计划吧!帝国财政实在支撑不住了!”
莫尔克一脸苦逼的哀求道。
威廉二世感觉很不爽,他最讨厌就是手下的大臣跟他哭穷。
“上个月财政账面上不是还有四千万马克吗?怎么能说没钱了呢?”
莫尔克无语道:“陛下,您看的确实是上个月的财政收入,可那是去年的财政账目啊!如今进入新年了,去年的预算和开支最终赤字八千六百万马克,今年预算时需要先还清去年的透支,而去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一亿六千万马克,今年的预算却高达两亿三千万马克,我们不但无法偿还去年的账单,还要新增七千万赤字,这样是不可以的,财政会崩溃的。”
威廉二世拍拍自己脑袋,这次想起如今已经是1902年了,他看的四千万财政盈余是上个月,也就是去年12月的账单。进入新的一年,需要偿还去年的国债,于是那四千万财政存款,在开年第二天就全都还债了。
“不要慌!幽灵计划不能停!这点你必须要清楚明白!”
“陛下,不停止幽灵计划,我们的债务将会越来越高。现在当务之急是振兴国民经济,不可以再跟中华帝国进行军备竞赛了,否则帝国会崩溃的。”
莫尔克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已经不顾及旁边的希特拉脸色了。
希特拉却心中高兴,这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只有威廉二世越发不得人心,他才有可能取而代之。
没错,希特拉的野心在膨胀,早就开始算计威廉二世了。从威廉二世几年前想要杀希特拉那一天开始,希特拉就准备好复仇了。
一份幽灵计划,的确是为了德意志帝国的生存空间,却也是希特拉趁机敛财,积攒个人小金库,顺便把威廉二世推上穷兵黩武的道路,给他挖好坑让他自己往里跳。
威廉二世如今对希特拉非常看重,对幽灵计划信心满满,一心想要打败中华帝国,而希特拉主持的幽灵计划,至少在海狼潜艇这件事上给德意志帝国长脸了,让威廉二世看到了希望。
所以,明知道海狼潜艇造价高昂,但威廉二世最终还是选择了多多建造,因为希特拉又给威廉二世出了一个馊主意,那就是可以凭借海狼潜艇,对中华帝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无限制潜艇战,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是德国海军的主打海上战术,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不过在这个世界里,德意志帝国海军却没有把无限制潜艇战发挥到极致。
这是跟国际格局息息相关的,这一世的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的实力强大,自身的公海舰队就可以跟英国皇家海军匹敌,所以不需要发动大规模无限制潜艇战。同时,中华帝国在世界大战期间是德意志帝国的盟友,有中华帝国牵制美国使其无法支援英法,那么也就不存在让德意志海军不得不发动无限制潜艇战的客观条件了。
但如今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再度发生变化,中华帝国成了德意志帝国最大最具威胁的敌人。
中华帝国在欧洲驻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围堵和封锁德意志帝国,而偏偏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的实力无法跟中华帝国海军匹敌。
于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中华帝国海军面前成了弱者。
那么弱者的应对策略,第一优先级要考虑的便是潜艇战术了,毕竟比起昂贵的超级战列舰,潜艇还是非常划算的。
截止公元1902年初,中华帝国在去年共计建造的船只总吨位高达472万吨,增幅越来越大,从1866年的年造船七千余吨,到如今的年造船四百七十二万吨,五百多倍的恐怖数字,碾压全世界各国小伙伴们。
德意志帝国如果想要发动无限制潜艇战,那么第一前提就是对手有庞大的海上贸易吨位。假如对手每年只贸易几万吨货物,贸易船队吨位也只有几万吨的话,那么无限制潜艇战就没有作用了,耗费巨大精力去击沉对方几万吨的商船,或许还不够鱼镭的费用。
但中华帝国就不同了,如今作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帝国,中华帝国的海上贸易规模是相当庞大的,几乎是全世界其他国家贸易量的总和还要多。
以1900年为例,中华帝国的海上贸易商船注册总吨位是六千三百万吨,贸易价值五十八亿人民币。而这一年德意志帝国的商船注册总吨位只有七百万吨,海上贸易价值不足两千万人民币,这个差距几乎让威廉二世气得发狂。
但希特拉恰好在这时提出了无限制潜艇战计划,挑唆威廉二世给幽灵计划拨付更多的经费,用于建造更多的海狼级潜艇,以便在战争开始时,立即就可以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对中华帝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这笔账威廉二世很快就算明白了,绝对是高明的战术。只需要投入两百艘海狼级潜艇,就可以在半年内摧毁中华帝国半数海上贸易商船,给中华帝国造成上百亿人民币的巨额损失。
相比较而言,让中华帝国损失上百亿人民币,德意志帝国海军只需要投入五亿人民币建造两百艘海狼级潜艇就可以了。
这是一笔聚划算买卖,但威廉二世苦逼的是,他连五亿人民币都很难拿出来。
五亿人民币,按照平价计算,相当于现如今德意志帝国的五十亿马克,这还是德意志帝国进行了经济改革和货币改革后的比价,如果是之前的德国马克,至少要两百亿马克,而去年德意志帝国的财政总收入不过才一亿六千万马克。
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威廉二世终于知道什么是穷了。
莫尔克要求停止幽灵计划,然后全力发展德国经济。
从心里讲,威廉二世是清楚莫尔克的苦心的,他自己也清楚,现在属于穷兵黩武,稍有不善就会拖垮整个德意志帝国。
然而威廉二世却不能不这样做,因为他太了解中华帝国的行为方式了。
如今德意志帝国就好像在赌桌上玩梭哈一样,一起玩耍的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等小伙伴们都pass不叫牌了,只剩下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在叫牌。中华帝国是财大气粗,不断加码,而德意志帝国穷人一个,本钱不多,唯一的取胜方法就是“allin”全梭了。
于是威廉二世说道:“莫尔克,你要明白,如果没有国防,你就算把经济发展的再好,也全都无用,成了别国眼中的肥羊,任人宰割。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帝国面临中华帝国空前的军事威胁,如果我们稍微松懈一下,就会导致惨败。”
莫尔克反驳道:“可是陛下您没有想过,这样穷兵黩武下去,帝国的财政会越来越困难,赤字越来越高,债台高筑,人民生活困苦,结果必然是俄国一月革命那样的结果。”
莫尔克提到了俄国一月革命,这瞬间刺激了威廉二世的神经,让他想到了尼古拉二世的悲惨结局。
旁边的希特拉很是惊讶的看了莫尔克一眼,暗道对方好聪明,如果只是单纯的解释经济困难人民生活困苦恐怕无法触动威廉二世的神经,但如果把俄国一月革命放进去,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果然,威廉二世对俄国红色革命还是非常忌惮的,他担心红色革命火焰会烧到德意志帝国,那么他威廉二世的权利和荣华富贵就没了。
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一般人都不会再淡定的。
威廉二世沉默了,希特拉赶紧站出来劝解。
“陛下不用害怕,俄国革命的情况完全不可能出现在德意志帝国,因为国情不一样,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前沙俄帝国从上而下的腐败导致,沙皇尼古拉二世贪婪,沙俄官员更加贪婪,本就生活困苦的俄国老百姓根本不堪负重,这才给了烈宁和红军机会。但在德意志帝国完全不必担心,陛下英明神武,各级官员们公正廉洁,德意志人民生活困苦只是暂时的,当帝国有了足够军事实力,可以阻遏中华帝国的军事入侵时,那时候德意志帝国就可以放手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生活困苦问题了。”
“怕就怕不等到我们完成国防建设,人民就受不了困苦生活起来造反了!”
莫尔克冷哼道,同希特拉怒目而视,有大吵一架的意思。
威廉二世确实犹豫了,不过他总是抱有希望和幻想,认为德意志帝国的国防建设会很快完成,国内应该不会出大事。
“幽灵计划不可终止,你立即回去通知有关部门,不要光想着吐苦水,要为国分忧,争取多争取一些财政收入,必要时可以加税!”
莫尔克瞬间傻眼,心中大骂:尼玛不削减军费开支都已经是穷兵黩武了,竟然还要追加税收,这是唯恐德国人民不闹起来啊!
莫尔克想要继续劝阻,结果威廉二世已经不耐烦了,直接将他轰了出去。
希特拉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知道只要威廉二世继续这样下去,早晚他会失去民心的。
威廉二世突然问道:“对了,中华帝国军方最近有什么动静吗?我们击沉了他们的商船和军舰,他们没有理由这么安静吧!”
希特拉回答道:“根据军部的消息,中华帝国军方认为是加勒比海的海盗流窜到北大西洋上了,攻击了他们的商船和军舰。目前中华帝国海军似乎正在酝酿一次大行动,要彻底剿灭大西洋上的海盗组织。”
威廉二世看了希特拉一眼,问道:“你觉得中华帝国是不是已经怀疑我们了?”
希特拉想了想,回答道:“就算怀疑是我们干得,可惜没有证据。贸然对我们开战,就算中华帝国多么的强大,想要打败我们德意志帝国,损失也会是非常巨大,甚至令他们难以承受的结果。”
威廉二世点点头,道:“多亏有你在,如果不是你帮助帝国海陆空三军发展先进武器装备,恐怕我们德意志帝国现在的处境更加困难,甚至中华帝国会立即对我们开战。”
这是大实话,出自威廉二世真心,如果没有希特拉主持航空母舰计划,中华帝国海军恐怕就敢到德意志帝国家门口堵门打仗了。
当时德意志帝国的航母战斗群只是纸老虎罢了,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但却成功的震慑了中华帝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给德意志帝国争取了几年喘息时间。
“多谢陛下!这是我应该做的!”希特拉感谢一番,然后说道:“不过最近有消息表明,中华帝国的大部分钢铁工厂开始转产高规格中华特种钢了,这意味着中华帝国军方开始了新一轮的高端装备大采购,否则用不上如此庞大数量的高标号钢材的。”
威廉二世顿时皱眉,他同样明白中华帝国的高规格特种钢突然增加产量意味着什么,显然是建造战舰、火炮、坦克等武器装备。
“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恐怕我们跟中华帝国的战争不远了!”
看到威廉二世如此忧心忡忡,希特拉心中好笑,他可是认为短时间内中华帝国不可能对德意志帝国开战的。
然而希特拉却忘了,他说熟知的历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他的优势也渐渐的减弱了。
就在这时,威廉二世的电话响了。
希特拉向往常一样,代替威廉二世的秘书,拿起了电话。
不过,很快他就愣住了,而且表情十分难看。
“发生什么事情了?”
威廉二世见希特拉的表情,也预感到了不妙。
“海狼一号出事了!”
老半天,希特拉才难为情的回答。
这一消息,对威廉二世而言,如遭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