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98节

作品:山有木兮  |  分类:其他类型  |  作者:非天夜翔

    三人在野外扎营, 山泽努力地照顾着自己, 不愿给姜恒与耿曙添麻烦。今天换姜恒自己煮茶喝。
    “你是王都人?”山泽问。
    “不, ”姜恒笑道, “我不是雍人。”
    山泽说:“我说的是王都洛阳。”
    “算是,”姜恒想了想,说,“在洛阳生活了三年。怎么看出来的?”
    “王都人午饭后,都会喝一杯茶,”山泽说,“塞外没有这个习惯。”
    姜恒说:“小时候我哥去做漆工、木工,挣到钱以后,就买点茶予我喝,茶总比酒好,喝了使人清醒。”
    山泽说:“你们是一起长大的,像我与水峻,我们的父母很早就死了,剩下我俩相依为命。”
    姜恒点了点头,山氏、水氏的族长数日间先后毙命,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山泽没有多提,姜恒也没有问。
    耿曙在外巡逻一圈,回来了,说:“怎么自己动手了?正急着回来给你煮茶喝。”
    姜恒拿过午饭,递给耿曙,那是水峻在城中为他们准备的米饭与冻成膏的羊羹汤,秋天寒冷,饭食可以放三天。
    耿曙把铁盒放在火上,将羊羹化开。山泽又问:“怎么样?”
    “确实有人在跟踪,还是两队人。”耿曙放出海东青侦查,知道灏城派人尾随,只不过离得很远。
    姜恒渐渐地,开始对山泽刮目相看了。
    他非常聪明,在姜恒所认识的塞外人里,山泽是最聪明的一个,他熟悉雍人的文化,读过不少书,脑筋也转得飞快,更熟悉谋略,三年前那场叛乱,乃是他亲手策划。只是最后被汁氏发动奇袭,功亏一篑。
    山泽对潜伏在身边的危险,警惕程度远远大于姜恒,就像一个有姜恒的谋略,却又有耿曙的警惕心的谋士。路上这些日子里,姜恒与山泽闲聊,竟有相见恨晚之心。
    雍国没能将这名氐族王子收入东宫,成为太子泷手下的谋士,当真是错失人才,太可惜了。
    姜恒与山泽对谈时始终遵守礼节,甚至到了刻板的程度,所谈也无非国略与大雍现状,耿曙便在一旁吃饭,倾听,不发表任何意见。
    “你觉得呢?”姜恒有时也会询问耿曙,毕竟他在落雁生活了四年,于王宫环境更熟悉。
    “我不知道。”耿曙自己起身去倒茶喝,“不过听你们这么说,雍国随时要灭国了。”
    姜恒笑了起来,确实如此,大厦将倾,许多人尚无知觉,还在载歌载舞,但一个国家的倾覆,往往就在一夜之间,只要汁琮正面吃一场败仗,雍国各族便将分崩离析。
    山泽喝完茶,放下杯子,说:“现在我倒是觉得,有你们在,雍国不会也不可能灭国。”
    “这可难说。”姜恒笑道。
    耿曙收拾杯子与食盒,说道:“走罢,早一天抵达落雁,就早一点有床榻睡。”
    山泽在水牢中被关押了三年,身体正处于恢复期,长时间赶路恐怕留下病根,须得尽快抵达落雁,再为他延医调理。
    出来的日子很漫长,回去的路却很短,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一路上,姜恒谈论得最多的,就是雍国的现状,以及东宫的人、朝堂的人。耿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描述了一次,供姜恒与山泽分析。
    “你俩总像是在打什么鬼主意。”耿曙怀疑地说。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山泽笑道,“你们汉人说的。”
    姜恒说:“世间之事,不外乎人心。”
    眨眼间,时光过得飞快。而在通往落雁城的路上,姜恒意外地又遇上了那伙风戎人。
    “孟和!”孟和一身冬季猎服,朝姜恒远远笑道。
    “孟和!”姜恒也这么喊孟和,他们的名字里都有“永恒”之意,仿佛亲切了不少。
    孟和指指他们背后,说了句话。
    山泽道:“他说,有人在跟踪咱们。”
    耿曙道:“没关系,让他们来。”
    孟和又说了一大串话,山泽道:“问要不要腾出人手帮忙护送。”
    耿曙:“他不是已经护送一路了么?从离开灏城没多久就跟在后头了。”
    孟和朝山泽点头,山泽则坐着回礼。
    “你们认识?”姜恒好奇道。
    山泽转念一想,姜恒似乎还不知道孟和的身份,但既然孟和没有表态,自己也不便多嘴,答道:“一面之缘。”
    “我的熊呢?”姜恒又让耿曙翻译。
    耿曙尚未发话,孟和却听懂了,仿佛半年里学了不少汉话,答道:“很好!长这么大了!”
    说着比画了个高度,姜恒说:“养大了就放回去罢,别喂多了,自己不会找吃的了!”
    孟和说:“放出去前,给你看一眼!”
    姜恒心道你要把两头熊拉进落雁城里去,多半得吓跑不少人,不过也仅当孟和在开玩笑,耿曙便驾车,朝他吹了声口哨,风羽飞来,落在车前。孟和则挥了挥手,调转马头离开,继续打猎去。
    又三天后,临近下元节,姜恒看见了满城张挂的彩绸与纸灯。
    雍人以色黑立国,五德终始之说中,黑色属水,象征北方之神的玄武为护国之神,汁氏更对水神十分尊崇,连带着祭祀水官的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姜恒在外度过了近半年野人般的日子,回到国都后,犹如从蛮荒之地回到了文明之国,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人气热闹的地方,终究是美好的。千年以来,居住在神州大地上的人纷纷聚在一起,分工合作,有了灿烂的诗书,形成城市、村庄、市镇、重城、国都,犹如天象,众星拱月,这就是江山与社稷该有的模样。
    是日,汁琮接到了姜恒回朝的消息,耿曙也跟着回来了。
    近半年里,斥候们关于姜恒的密告,每一天就没有停过。汁琮已经开始有点讨厌他了,这种讨厌在于姜恒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伤疤,奈何它们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汁琮很清楚有些问题必须解决,但就像良药苦口,喝多了总让人难受,姜恒几乎是撬开了他的嘴,一剂接一剂地强行灌下来,不容他歇一歇,简直令他恼火异常。
    更何况眼下最重要的是外患,外患放着不管,更给他添了这许多烦心事。
    “他们进城了?”汁琮说。
    曾宇答道:“是,淼殿下也回来了。”
    汁琮:“没有别的人?”
    曾宇:“似乎还带着另一个人。”
    曾嵘已提醒了弟弟,曾家即将朝卫家发难了,而姜恒,则是他们父亲布下的棋子,曾宇须得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
    汁琮却很清楚这个人是谁,同时对姜恒的行为更添了不满——首先他站了东宫的队,这点是做对了,但他不该与曾家串谋,把整个东宫拉下水。
    毕竟汁琮还是名义上的国君,有他一天在,太子泷就必须听他的,哪怕他是钦定的继任者。
    “说说玉璧关的情况罢。”汁琮决定先将这点不快抛到脑后,朝众臣道。
    今天他召集群臣,朝廷上的文武官来了一大半,耿曙马上就要回朝了,汁琮决定提前布置好,届时让耿曙带兵打前锋,夺回玉璧关。
    案上压着金玺,曾嵘开始整理东宫宗卷,汇报玉璧关连日以来的动向,郑国太子灵仍旧按兵不动,但南方传来新的消息,老郑王快要撑不住了。一旦国君驾崩,太子灵就必须赶回济州继任,届时将有权力更迭与清洗,必然腾不出手打仗。
    雍国正等待这个机会,太子灵也相当清楚,不会给汁琮这个机会,他极有可能提前发兵。
    汁琮近年来已极少过问国政,民生、贸易、外交等事宜他向来不怎么感兴趣,如今都扔给东宫,让管魏协助着去处置,大方向按他的意思就行。
    他最感兴趣的只有一件事——打仗。侵占别国的土地,俘虏南方的百姓,一点点壮大自己的实力,一如棋盘上博弈,杀得对手闻风丧胆,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但凡军务,他便会亲自过问。
    曾嵘如实汇报到一半,忽然停下了声音。
    满殿大臣齐刷刷地朝外望去,这寂静令汁琮从大战的遐想中回过神来,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看见了两个人。
    耿曙与姜恒一身风尘仆仆,站在殿内。
    汁琮:“回来了?”
    “回来了,”耿曙抱拳躬身,“拜见父王。”
    姜恒眼里带着笑意,手持离开前带在身上的木杖,一身氐人服饰,也朝雍王鞠躬:“回来了,拜见王陛下。”
    汁琮没有问山泽之事,淡淡道:“平安回来就好,过得与野人一般,想必在外吃了不少苦头,收拾干净,就去见你王祖母罢。”
    廷臣都静悄悄地看着两人,姜恒那身打扮最像旅人,看了众臣一眼,也跟着笑。
    “怎么?”汁琮问,“恒儿想说什么就说。”
    雍国王室内,向来不似中原诸国般恪守上下之礼,汁琮看见姜恒这模样,又觉得他实在不容易,在外头奔走半年,全是为了他的国家、为了大雍的基业尽心尽力,心中嫌弃感亦淡了几分,一时竟说不上来是尊仰,还是畏惧。
    “你先去罢。”姜恒朝耿曙道。
    耿曙又朝汁琮行礼,点点头,转身走了。
    汁琮怀疑地看着姜恒,想知道他如何解释山泽之事,卫家行径他大致知道,耿曙救走山泽,虽令他很是愤怒了一夜,然而转念一想,卫氏的嚣张早有耳闻,杀一杀他的锐气,也未尝不是好事。
    姜恒却没有提山泽,环顾四周,说:“咦?陆大人呢?”
    离开前,姜恒前来朝汁琮辞行,当时在场的人,他都记得,如今看来,竟是少了不少人。
    “他的门生因贪污军饷,”汁琮说,“被孤王车裂了,陆冀年事已高,一时接受不了,在家歇息。”
    “哦。”姜恒点了点头,又说,“周大人呢?”
    汁琮说:“周游三年前误传军报,致使东兰山林胡人余党肆虐,责令闭门思过。”
    殿外传来脚步声——界圭来了,但他没有进殿,只守在殿外,汁琮知道,每次界圭出现,都意味着母亲姜太后的用意:她想看看姜恒。
    姜恒却充耳不闻,甚至没有回头,想了想,说:“卫大人怎么也没来?”
    “老毛病犯了,”汁琮答道,“在家卧床休息,腿脚不便。”
    姜恒点了点头,汁琮很有耐心,知道他一定有话想说。
    “今日时候尚早,王陛下有时间么?”姜恒忽又笑道。
    “有,”汁琮答道,“你要做什么?”
    姜恒说:“聊聊我在外所见所闻。”
    曾嵘脸色顿时一变,没想到姜恒现在就要发难,攻击卫家正中下怀,可他还没与姜恒商量好,这小子怎么说来就来,完全不做任何准备?
    第94章 三重面
    “我倒是很想听, ”汁琮想了想,说,“你不需要休息几日么?”
    “打铁要趁热, ”姜恒说,“有些话,就怕搁忘了, 王陛下若不嫌我啰嗦……”
    “界圭,把太子叫来。”汁琮朝等在外头的界圭说, 又朝曾嵘道:“传令, 召集所有大臣上朝, 移步琉华殿。他们要的‘说法’回来了。”
    听到这话时,姜恒便知道, 前些日子汁琮的弹压手段一定雷厉风行, 借着他的信禀, 处置了不少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