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作品:医魂 | 分类:都市言情 | 作者:风雨白鸽
“你不能动,这是相当珍贵的文史资料,必须由专业人士帮你翻阅。”
叶飞看了看师父,师父点点头,叶飞只好耐着性子,从身上拿出纸笔,在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翻开第一夜后,叶飞开始记录。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就疑惑了,为什么不拍照,这可比手写记录要方便多了。
有所不知,在任何珍贵书画展馆中,对光的要求非常苛刻,有些展馆禁止拍照,就是因为闪光灯的亮度,很有可能对书画上的文字造成损伤,毕竟是经过几百年岁月洗礼的纸张文物,不管是墨迹还是枯黄的宣纸,都脆弱的很,不小心不行啊。
记录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叶飞的心却很激动,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李时珍亲笔手写,这是古中医的亲身体会与心得,写着写着,叶飞就沉寂其中。
李卫国在医史文献馆里逛了一圈,见叶飞兢兢业业的抄录着,他也不打扰,背着手走到展馆门口,馆长留下几个人保护文物,带着管理者出门去找李卫国,谈谈药箱的事。
李卫国不是不通情达理,只不过这药箱的意义不一样,他是行医和传承用的,如果真的被人展出看一辈子,他们李氏中医还怎么传承下去。
园长很懂谈话技巧,由浅入深的问道:“你们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
“所有医史文献抄完为止。”师父冷言冷语的说。
“这……”
要知道,这李时珍陵园一天给当地带来多少旅游经济,闭馆一天,这就是不小的经济损失,他们居然要等着抄完为止,这那行。
“李先生,您这也太让我们难做了。”
李卫国背着手说道:“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我有这个权限不是吗?”
“话是没错,可我们馆工作人员有将近200人,我们也要吃饭的呀?”
“不是有财政开支吗。”
“这……”
“好了。”李卫国冷声说:“我们抄我们的,你们该开馆开馆,除了医史文献馆,其他的随便展览。”
其实这也是一个办法,两不耽误,目前来讲也只能如此,馆里的人也不计较,但馆长又插话说:“李老先生,趁您有空,咱们聊聊您的医疗箱的解决办法吧。”
李卫国看向他,馆长说:“讲真,不管您有何目的,这医疗箱以及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按照最新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法,您都没有拥有权,毕竟这件文物够年限了,它就是中国中医的文化魁宝,您真不能拿走。”
李卫国深吸一口气说:“我李家后人行医多年,一直用着老祖宗的这个医疗箱,你们看见了,上面有我家老祖宗的亲手刻字,时刻告诫我们李氏后人自己的责任,现在你们要据为己有,给人欣赏用,你说怎么办?”
“这……”
这是一个无解难题,馆里没有错,毕竟这是李时珍遗物,李卫国也没有错,拿回李家传承用的医疗箱,继续从事医疗行业,带着叶飞把中医发扬光大。
只不过两者,一个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文物,一个出发点是拿出来用,怎么都有点冲突,这个无解难题一直持续好几天,之后一个管理员提出了一个意见,这才让双方勉强达成一致。
但话题先说叶飞抄录文献,李时珍是明代医学家,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在世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太医,但不愿与太医们争斗,这才辞去太医职务,打算重编本草。
中国医学界,有两本本草巨著,第一部名为神农本草经,传说是神农尝百草后编写,后被无数医学家修著完善,但对药理药性,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李时珍辞职太医后,下定决心完善本草,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有五十二卷,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这给中医中药学,方剂学奠定了筑基石,也让后人在中医药剂领域上,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不得不说,叶飞在这里写的,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受用良多,特别是专治各种疑难杂症的验方,这可是不传古方,也就是师父李卫国带他来,听说很多中医重金求方一观,展馆都懒得搭理。
文物保护有文物保护的规矩,展馆出发点就是为了保护文物,在这里能有特殊待遇的,也只有李氏传人了。
叶飞更加郑重这次机会,每天三点一线,吃饭,睡觉,抄书,他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全身心的沉寂其中。
李时珍是明代名医,除了《本草纲目》之外,还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两本医学巨作,当然,叶飞抄录的并不是市面上到处流传的,而是那些真正的不传秘方。
还有手札真迹,能被叶飞抄录的,也都是师父李卫国精心挑选,毕竟是他捐献的东西,他最懂重要性,那些市面上就有,没必要浪费时间精力,那些是没有的他都了如指掌。
不管怎么说,叶飞已经陷入抄书学习的喜悦中,每天如此,给他翻书的管理员换了一批有一批,也就叶飞乐此不疲。
在他们来展馆的第七日,有管理员提出意见,文物他们是拿不走了,但仿制品可以拿走。
李卫国本来是拒绝的,干嘛要那个仿制品,但馆长说:“我们可以请文物修复专家,为你一比一还原一套仿制品,保证跟文物一模一样,你的目的是拿出去行医,但拿文物行医有点太大材小用,医疗器材可以按标准重新做,一切费用馆里出。”
李卫国想了想就答应了,但有一个要求,“规格用料必须要精准,保证一毫米都不能偏差。”
李卫国松口,整个馆都松了一口气,接着就是花钱请人,找京城的文物修复专家,再找当地有名的医疗器材商,一起根据医疗箱进行研究分析,耗时2个星期,终于打造出一款非常精妙的医疗箱。
这箱子跟原版的有些不同,用的是上好的黄花梨木,打磨的光鲜亮丽,没有古典气息的感觉,文物修复工作者坚持不做旧,说做旧就是造假,他们是国家级的文物工作者,坚决如此,决不妥协。
没辙,馆长拿着箱子去找李卫国,他看了一眼就觉得非常喜欢,也不在乎做不做旧的细节,“这个就行,我给人治病要是没有这个行头,不习惯。”
话落,李卫国打开这箱子,不得不说,明朝工匠别局创新,这精雕细琢,要不是文物工作者日以及日的研究,都恢复不出这么复杂的医疗箱。
了解历史的人可能知道,明朝时期,机关工匠技术非常完善,就比如孔明锁,鲁班球,都是木匠机关的经典之作。
这医疗箱外观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箱子,可打开盖子,前后左右在机关的推动之下自然摊开,各种分层五花八门,当完全打开后,这箱子就像是一朵绽放的花朵很是炫目。
李卫国满意的点点头,箱子的盖子上,平整安插大小长短形状不一的各种针,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列出了针的名称,音蝉针、圆针、音低针、锋针、音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其次还有根据时代改良而来的,形状不已怪异的针,例如梅花针,三棱针等等共有12种。
根据病理穴位,每个针的用法不同,都有不同的效果,其中针的数量可是很考究的,就比如最常用的毫针,这箱子里最多,足有10根。
李卫国拿出一根毫针,用两根手指捏着针柄,立在木桌上双指用力捻转,针身就刺破桌子,直接渗透到木桌里。
这给馆长看的目瞪口呆,“不愧是李氏中医传人,这手法还真没丢。”
李卫国却不接话,看着扎在桌子里的针点着头说:“针感还行,虽然不能跟祖传的相比,但用料都是上乘材质。”
他也不拿出这根针,继续检查其他工具,这开花药箱中有还有好多东西,例如崭新的艾灸盒,刮痧用的牛角,竹筒火罐,淋淋飒飒摆满一整个箱子。
“还行,我很满意。”
“满意就好,满意就好。”
医疗箱事件就此过去,本来李卫国以为这事就结束了,结果哪知道,那句话说的好,无奸不商,展馆为了复原古董医疗箱,找来医药商人帮忙定制器具,当商人见过这箱子的神奇之处后,他就产生了一个念头。
这不,趁李卫国独处的时候,商人屁颠屁颠的过来,递给李卫国一张名片,笑呵呵的说了他的目的。
“你想把李氏医疗箱批量生产销售?”李卫国问。
“是啊是啊,你可能不知道,不管是这种医疗箱的结构还是实际用途,都是我中医流传下来的文化魁宝,如果您能授权给我,我批量生产之后,咱中医治病的行头,比西医的专业,不就扬眉吐气一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