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41节

作品:回到六零养崽崽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词酒

    叶知秋没因为林国栋是病患而给什么特殊待遇,她晚饭就炒了一碟素油土豆丝,熬了一锅小米粥。
    等饭做好后,林国栋已经把楼上那三只临时抱佛脚的兔崽子给喊下来了,他又颇厚脸皮地拿出了自己当家男主人的那一套做派,主动进厨房拿了饭勺要给盛饭。
    叶知秋拿着饭勺的手没松。
    林国栋瞅了叶知秋几眼,默默松开手,去柜子里拿另外一个饭勺,却见叶知秋伸手按住了那柜子的门,他怎么用力都打不开。
    迫不得已的林国栋只能陪着笑脸问叶知秋,“媳妇儿,咋……”
    “离婚协议都签了,谁是你媳妇儿?”叶知秋对林国栋的这个称呼嗤之以鼻,她翻了个白眼,“怎么,你当我这买米买菜不要钱?饭做你的了么,就厚着脸皮过来吃?”
    林国栋看得清清楚楚,叶知秋熬的粥绝对有他的量,就连林国材的也肯定有。
    他知道叶知秋是故意这么说,讪笑两声,“我出饭钱可以么?”
    叶知秋一听到钱就来了兴趣,她眯了眯眼,问,“你出多少钱?”
    “一千八百四成不?”林国栋伸手就要从兜里掏钱。
    叶知秋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林国栋一个月的工资是一百八,从正月开始,林国栋的工资就没给过她,到现在八个月,一共一千四百四。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千八百四里头多出来的那四百是从哪儿来的?
    叶知秋眯了眯眼,道:“林书记就是好手段,四百块的私房钱都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藏下来。这手段真是厉害,国-家让我管市财政,我看林书记最适合管这市财政,生财有道啊!”
    林国栋面色一苦,“我真没存私房钱,那四百是我摔下来之后县委给的补贴。”
    叶知秋想了想县委给的补贴标准,重度工伤好像确实是四百,便没在这个问题上再扯皮,因为她又想到了新的问题。
    “那七二六营每个月给的津贴呢?你以为我忘了你是拿双份津贴的人?”
    “都在账户上存着呢,你啥时候去邮局可以一并取了。我想着我自己也没用钱的地方,所以就没取,要不是县委这工资按月发,不给存个户头,我都不打算把工资领出来的,反正我没打算花。”
    叶知秋愣了,她不解地问,“那你这八个月咋过来的?”
    “住院的时候,吃饭和看病都有县委给出钱,回到家后,每顿饭都是国材给端过去吃的,也没掏钱。我瘫在炕上哪有花钱的地方?一分钱都没花出去。”
    叶知秋冷笑连连,“那你可真省钱。”她一把抓过林国栋递过来的钱,往自己口袋里一塞,把饭勺递给林国栋,问,“国材今晚还回去么?”
    “你说呢?”林国栋看了一眼窗外,天色已经黑了,便道:“天色黑了,路不大好走,不过你要是不想留的话,就把他给打发回去。”
    叶知秋突然有那么一瞬间心疼林国材,“摊上-你这么个哥真是倒霉。让他留下吧,明天再回。看在你钱给到位的份儿上,我再给添两道菜。”
    叶知秋把自己拿凉水泡着的排骨拿出来,放到锅里加上调料炖上,又从空间里拿了一刀肉出来,切成肉片爆炒了一盘,端了出去。
    她招呼林国材道:“老六,吃点肉。瞧你这身板瘦的,说亲的时候怕是得被姑娘家嫌弃你扶风弱柳吧。”
    林国材看着桌上那分量十足的一盘肉,有些不大敢下口,他说,“嫂子,我三哥受伤了,让他吃吧,我吃点炒土豆丝就成。”
    挟了一筷子土豆丝,林国材尝了一口,脸上写满了满足,“三嫂,你炒的土豆丝真好吃!同样是土豆,咋别人炒出来的味儿就和你炒出来的味儿根本没法儿比呢?”
    “好吃你就多吃点,肉也别省着。这七个月,我可省了不少东西呢。”说完这句话,叶知秋又挑眉看了林国栋一眼。
    林国栋心虚地低下头。
    他想不明白,为啥叶知秋对林国材如同和煦的春风般友善,对他就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残酷无情?
    明明他也在这儿,他还是伤员,叶知秋都没招呼他吃肉,反倒是热情的招呼林国材吃了!
    看一眼吃的正香的林国材,林国栋突然觉得这个兄弟有点碍眼。不过看在这个兄弟对他实心实意的份上,他不打算计较了。
    林国栋一边催眠自己不吃这门子毫无意义的飞醋,一方面又羡慕得不行。
    叶知秋心里冷笑连连,回头就又给林国栋身上点了一把火——她进厨房将炖好的排骨汤端了出来,先给林国栋端的是那碗已经熬好收汁的汤。
    独得这份恩宠的林国栋有些受宠若惊,他连忙道:“不用单独给我吃,大家一块儿吃吧。”
    叶知秋指了指那一碗又香又浓地汤,道:“这汤就是给你的,你自己吃就成。我们待会儿吃排骨。”
    林国栋:“……”
    叶知秋没理会林国栋的表情,她哼着小调回厨房把那盆排骨端了出来,招呼大家一起吃。
    感受到林国栋那满是控诉的眼神,叶知秋脸不红气不喘地说,“怎么了?给你喝汤还不愿意了?你不知道这排骨的营养都在汤里面?多喝点汤,对你养伤好。”
    林国栋:“……”别以为你这样说我就不知道你是在故意报复。
    -------------------------------------
    九月上旬,叶知秋委托高淳和教授给推荐采购的医疗设备以及病床这些医院的基础设施就陆陆续续到位了,叶知秋带着胡滨跑前跑后地忙活了好几天,终于将医院内大致安顿了下来。
    问题来了,这么大的一个医院,不找几个看门的实在不行啊!
    叶知秋问胡滨,“胡滨,你家人都过来了吧,有没有什么年纪稍微大一点,不想让去干重活儿累活儿的?你可以问问,有没有愿意来医院看门的,看门的工资不高,一个月也有二十多三十块钱。”
    胡滨摇头,“还没过来呢,叶老师,你家里就这边的,不考虑一下你家里人?”
    叶知秋想了想,老林家前头几个‘大号’算是废了,就后面俩‘小号’可以考虑一下,但年纪轻轻让来看门,虽然赚的工资不少,但她总感觉心里有些负罪感,好像耽误了那俩小孩儿似得。再看老叶家,她大哥那德行……亲爹叶老头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到时候直接让叶老头和叶老太来组个夫妻档,两人就住在门卫室里,省得往乡下去跑。
    但做这决定之前,叶知秋打算同林国栋打一声招呼,如果林国栋有啥意见,那就趁早说,省得之后再因为这个事儿搞出心结来。
    林国栋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每天都在家里拾掇东西,县委有什么活儿也都会送到家里去,他白天就占了叶知秋放在书房的那张桌子,顺带着盯着林英、林刚、林凯姐弟三个看书识字。
    叶知秋中午回来同他说这个事儿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直接回绝了,“暖水瓶厂马上打算建设了,我想让国梁和国材去考暖水瓶厂的职工,门卫就算了。至于其他人,那更算了,你有什么人选就用吧。”
    “那我让我爹和我娘来了。这马上就冬天了,医院门卫室可是连暖气的,比乡下烧个炕舒服多了。”
    第68章 花钱
    让林国材或林国梁这俩兄弟来人民医院当个看门的, 前途一眼可以看到底。林国栋不想让林国材和林国梁在该学手艺长本事的年纪里过上安稳的生活,被一辈子都束缚在这基本上不会有长进的工作中,叶知秋持同样的态度。
    她与林国材的关系还行, 等县城再发展发展, 她都想给林国材培养去一个好去处, 找一个好工作。
    至于林国梁……有林国栋操心呢!
    叶知秋回头就去正大食品厂找了一趟叶知文, 让叶知文晚上回家的时候同叶老爹和叶老太说一说进人民医院看门的事情。
    老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都有好几十块, 这有啥不满足的?
    叶老太听叶知文转达了叶知秋的意思后, 考虑时间不超过三分钟就答应下来,当天就在饭桌上宣布了这个事儿。
    她同叶大嫂与叶大哥说,“儿子, 媳妇儿, 我和你爹打算进县城去, 知秋给找了个工作, 去给县人民医院看门,工资待遇不错,刚好我俩年纪都不小了, 干不动地头的活儿了, 所以就不赚这工分了, 你们夫妻俩守好家里的地和宅子。”
    叶大哥:“……”他只是有点懵,但没啥意见。
    叶大嫂的意见就大了去了,她一脸惊讶地放下碗,问叶老太, “娘, 这是大妹给安排的?你问问大妹, 能不能给我和她哥也解决一下关系?”
    “你和知秋什么关系, 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叶老太反问了一句。
    叶大嫂脸一红,搓着手说,“这不是当初不懂事儿吗?知秋是有大能耐的人,大人有大量,咋会同我计较呢?你看你们都去县城了,就把我们夫妻俩和孩子撂在乡下,是不是不大好啊……”
    叶老太问,“这有啥不大好的?知秋是自己招工考试考进去的,你们要是有她的能耐,也考个县城的职工去啊!我和你爹是沾自家闺女的光,这说明我老太太会生。”
    眼看叶大嫂又要哭出来了,叶老太赶紧拍了拍叶大嫂的肩,宽慰道:“不过啊,娘看你也挺会生的。好好培养你家小兔崽子,等他长大了,你也有享不尽的福。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其实不然,咱养孩子就是前半生栽树,后半生乘凉。娘和你爹进城乘凉去了,你俩好好在乡下栽树啊!”
    叶大嫂:“……”
    她灵机一动,又想出一个主意来,“娘,你和爹都在乡下待了大半辈子,哪里舍得咱这村里的人?要不你和爹在乡下住着,我们去替你看门儿吧!这种受累的活儿,哪能让你们老夫妻俩去?你们老夫妻俩在乡下享清福就好。”
    叶老太没想到自家儿媳妇能想出这么不要脸的主意来,脸又垮了下去,眯着眼问,“让我们两个干不动地头农活儿的老头子老太太在乡下赚工分,你们去县里看门?你这脸皮可真厚。”
    “你啊,别同我说,有胆子就同知秋说去,看她会不会卖你这面子。知秋主意正、心肠硬,因为一些事儿谈不妥就能撇下男人离婚,我怕替你们劝她几句,她要和我断绝母女关系。”
    把叶大嫂怼了个哑口无言,叶老太心里也没有半点爽意,她回头就收拾好东西,借了辆板车,同叶老头一并搬到了县城去。
    -------------------------------------
    国庆节一到,全国上下就都热闹了起来。
    人民群众把自己能想出来的娱乐庆祝方式都搞出来了,热热闹闹的庆祝了十一。
    叶知秋年初跑首都招聘来的大学生们也都到位了,不仅仅是当初同叶知秋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的那些学校安排来的学生,还有很多老师之流。
    这些老师多数都是因为受不了越来越压抑的学术圈环境而逃离首都学术圈的,有些同高淳和教授关系好的人听说了东山省博山市临海县这边有一片净土,就主动与叶知秋联系,然后拖家带口地往临海县跑。
    临海人民医院只能解决医护人员的就业问题,但这些医护人员带来的人可不都是干医疗卫生工作的,有人从事机械设计,有人从事发动机研发……基本上都是首都的高级知识分子,叶知秋不忍心让这些人去正大食品厂这种工作岗位上埋没才华,脑中便开始布局人才安置计划。
    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把临海人民医院给搞起来。
    叶知秋将招聘来的人以及各自的研究方向做了个统计,然后就开始分配人员进各科室,急诊科、妇产科、骨科、外科、泌尿科、耳鼻喉科……这个分类是按照她记忆中后世医院的分类分的,分别归在了内综科与外综科这两个大类下面,有些科室暂时还没招聘到人才,她就问这些招聘来的人有没有推荐的人选,希望能介绍一些优秀的医疗骨干过来。
    至于高淳和教授力荐过来的胡滨,叶知秋给他安了一个常务院长的帽子,还从那些来的大教授中选出几位资历高的人来做常务副院长,医院的草台班子就这样搭建了起来。
    她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甩锅,让胡滨来负责院内大小事务的统筹安排,毕竟她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
    为了让临海人民医院尽快地面向全县各乡镇、各生产队展开服务工作,叶知秋还打算买一辆救护车。
    买救护车这种事,叶知秋自己又没有门路,只能甩锅给胡滨。
    胡滨十分认可,“救护车确实得买,很多急症是要命的,如果病人在乡下,从生产队送到县城来可能就没命了。但是……”他有些犹豫,不知道要不要说。
    叶知秋问,“但是咋了?这个很贵?”
    “这不是贵不贵的问题,是很难买。首都那边用的救护车分为两种,一种是国产的,主要是长青市产的,全国绝大多数的汽车都是从那边出来的,一种是从意呆利进口的。长青市那边的技术……怎么说呢,也不是说不好。”
    胡滨仔细斟酌了一下语气,道:“他们生产出来的救护车相当扛造,一辆国产的救护车和一辆意呆利生产的救护车在路上撞了,受损情况小的绝对是咱国产的,可是在平稳、速度等方面,长青市生产的救护车同意呆利生产的救护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首都那边的路算是平稳,开意呆利产的救护车基本上感觉不到颠簸,但开长青市产的救护车就能明显感觉到。咱这边县城的硬化柏油马路都没多少,更别说乡下了。长青市生产的那种救护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病人说不准躺在家里还能多活两天,躺救护车里往县城走一趟,可能路上就没命了。”
    叶知秋认真听着胡滨的话,听完之后,她的思路就发散了。
    “那些首都来的医护人员家属中,貌似有在首都一些高校里搞机械研发的?”她问胡滨。
    胡滨想了想,点头道:“有,妇产科主任张桂芬家先生原本是京城理工大机械系的教授,因为有过留洋经历,在京城被折腾了个够呛,跟着张主任过来这边了。”
    叶知秋道:“那你抽空去同张主任谈个话,看她先生能不能再找一些人来,我们医院出一部分钱给他们开工资,咱从长青市买一辆救护车来,让他们试着改装,或者重造也行,搞搞研究,看怎么样才能把咱国产的救护车水平给提上去。不说要赶超意呆利的水平,但怎么着也不能比人家差太多吧!”
    “咱医院给开工资……”胡滨愣住,他低声同叶知秋说,“叶老师,咱医院账上的钱可不多啊,能开的出来么?咱一下子招了那么多人,来看病的人却没几个,我都担心医生们没活儿干,更担心发不出工资来。”
    “放心,钱肯定不会缺的,账上钱不够的话,你就同我说,我去财政上给你要。活儿肯定不会缺的,要是医生空闲的话,就各个科室出一个人,到各乡镇、各生产队去做卫生知识普及去!”
    “还有就是,我从首都把这些能人请过来,不仅得好好治病,还得把你们在学校里搞的那些研究也搞起来。该研究医学的研究医学,该研究药学的研究药学,还有传染病防治等等,都搞起来!”
    “不过你这个院长可得记住了,叮嘱手下的同志们,不要大张旗鼓的搞,得偷偷摸摸地搞,疾病五花八门,每天都有新的疾病出现,医生每天都有新的难题得挑战,所以医生的水平也的不断进步。”
    “要不然的话,我何必跑去京城招人?东山省卫校里培育出来的医生也不少啊!”
    胡滨敬佩地看了叶知秋一眼,心里给叶知秋竖起了大拇指。他完全想象不到,究竟是谁给了叶知秋这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勇气,就不怕哪天被当成出头鸟给打了吗?
    他不知道的是,叶知秋的勇气是是中央下发的那份通知与指示给的。
    中央都允许了,大领导都鼓励将临海县作为试点了,她还有啥不敢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