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52节

作品: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易楠苏伊

    陆时秋从东城门出去, 租了辆牛车,走到一半,路上遇到衙役, 又把他们赶回来了。
    就这样提心吊胆了好几日, 陆时秋每天都出去打探消息,可惜全都一无所获。
    有天早上起来买包子, 看到有人站在街口大喊,“临渝关有金兵来袭。大家快逃啊。”
    临渝关是盐俭县和金国交界的关隘,那里有个四方城,常年驻扎十万军队。
    可是月国已经一百年没打过仗,入军的士兵也不是吃不起饭不得已才当的兵, 而是走关系进去白领俸禄的软脚虾。让他们跟金国那些饿急眼的人打仗,胜负显而易见。
    陆时秋四下看了看,很快发现街道两边有几个身穿皂衣的衙役,可是他们并没有出来阻止,想来这事多半是真的。
    陆时秋拔腿跑到顾家饭馆,顾掌柜还是不在。
    不过二掌柜悄悄拉着陆时秋说,“顾掌柜刚刚使人通知我们,让我们快点逃。原来前些日子,金国就有十五万大军突袭临渝关,守城士兵奋力抵抗。可惜金人太过悍勇,人数又多,我们这边抵抗不住。前天金人还杀了守城将军。临渝关快要撑不住了。你赶紧逃吧。”
    陆时秋一颗心砰砰乱跳。他冲二掌柜拱了拱手,“大恩不言谢。”
    说完,他也顾不上跟二掌柜客套,拔腿往外冲。往日繁华喧闹的街道,此时已经乱成一锅粥。到处都是奔走的百姓,每个人神色都很仓皇。
    陆时秋一路疾驰到了家,关上门,冲还在舀水做饭的木氏急声吩咐,“快,快,快点收拾东西,咱们回老家。金人打过来了。”
    木氏手里的葫芦瓢啪叽一声掉到木桶里。她瞳孔缩了缩,整个人慌乱起来,而后急急忙忙往屋里冲,翻箱倒柜收拾衣裳。
    三个丫头站在院里,齐唰唰用那茫然的眼神看着他们。
    陆时秋吩咐大丫二丫把粮食全部搬到院子里。
    他们一家这么大动静很快惊动了房东。老太太,小孙子和刘氏看着他们急急忙忙收拾东西。
    陆时秋握住老太太的手,对方有点耳背,他声音拔高,“大娘,临渝关那儿打起来了。你们快点收拾东西往府城逃吧。”
    说完,他也不管她,冲屋里的木氏喊了一嗓子,“我去城外租马车。你们动作快点。”
    话音刚落,他的背影已经消失在门口。
    身后的老太太面皮都跟着颤抖起来,她扔掉拐杖,瘫坐在地上,痛哭流涕,“我们在府城那边也没亲戚,去那边可咋整啊?”
    本来就指着房租过活,搬去府城,他们全家连唯一的指望也没了。
    老太太只觉得死到临头了,拍着自己的老腿嚎起来,“我的老天爷,你下道雷把我劈死吧。我不活了。”
    她都这把年纪了,没想到还要遭这份罪。
    刘氏也开始慌了,她身子下意识抖了起来。
    待看到木氏忙着收拾东西,并不过来劝她们。她弯腰把老太太扶起来,抹着泪,“娘,快起来吧。孩子还小呢。”
    这话像是提醒了老太太,她死了不要紧,可她大孙子怎么办?
    老太太立刻也不嚎了,从地上爬起来,一叠声吩咐刘氏,“快点去收拾粮食和衣服。带上娃,赶紧走。”
    一家三口终于忙起来。
    刘氏收拾东西的时候,还有些迟疑,“娘,我们要不要叫些邻居一块走啊。”
    老太太想着人多,一块走也能相互照应,“那你快去通知。”
    刘氏跑出去。
    两家人就像比赛似的,一会功夫就收拾了好几个包袱,全都堆放在院子里。
    陆时秋是一个人回来的,垂头丧气地拍了拍门框,“城门外别说马车,连头毛驴都找不着。城里已经乱得不成样了。”
    木氏边收拾衣服边问,“县令大人就没出来主持大局?”
    “我问牲口的时候,县令大人正在催促城北的百姓牵到城南,看样子是要关北城门。这消息肯定是真的。”
    县城到临渝关这条路,唯一住的就是城北的百姓。
    一旦金人破关,城北百姓头一个遭殃。他之前的猜测是对的,县令大人也不看好临渝关的守城士兵。所以才提前做了那样的准备。
    陆时秋看了眼天色,脸上有一丝庆幸,“再过两个时辰,我大哥会来给我们送海货。你带着孩子先在家等他。我再出去打探消息。”
    木氏抿着唇,想攥住他的手,可是他留在这儿也无济于事,只好道,“好,你小心些。”
    陆时秋拍了拍她的背,“没事。城门一时半会还破不了。”
    他凑到她耳边小声道,“县令大人早就有准备。去年冬天就到吐吐蕃买了上千匹骏马,训练了许多骑兵。”
    木氏瞪大眼睛。
    县令大人怎么会练兵?
    陆时秋没跟她解释太多。事实上,他也是无意之中看到顾掌柜招待十来个身手不凡的客人,听到他们谈话,才知道县令大人私下居然干这种事。
    他也不敢告诉旁人,生怕引起骚乱,一直憋在心里,这些天,情况越来越不对,他只要想起这件事,焦躁的心就能平稳下来。
    陆时秋关上院门出了巷子往县衙门口走去。
    县衙门口是一片很空旷的地方,此时正站着几千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骑在马上的。一字排开,整整齐齐,排了四五十列。
    平时那个看着文弱白净的县令大人正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手中挥舞着长剑,冲下面喊话。
    大意就是让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县城的百姓能平安离开。
    士兵们热血激昂,一声声高喊“保家卫国。”
    随后,这些人分别往各城门涌去。他们走后,有不少人正往县衙里挤,其中还有一个是他认识的牙纪。
    陆时秋扯住他袖子,从身上摸出一把铜板塞到他手里,“这些人是干嘛的?”
    牙纪每天接待那么多客人,自然不记得陆时秋这号人了。他将铜板塞到自己怀里,指了指拥挤的人群,给他解释,“不都说城要破了吗?有许多人就想转让田地和房产。”
    如果金人攻下临渝关,他们这些百姓就是俘虏,哪有资格拥有田地,契书自然也就不奏效了。
    陆时秋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有些困惑,“明知道要亏本,还有人冒险买?”
    牙纪掰开了揉碎了跟他讲,“总有人想捡漏呗。平时良田七八两才能买一亩,现在只有一半。房子就更便宜了,只要平时的四成。”他抬了抬下巴,指着里面一个身着蓝衣男子,“那个是严大老爷的管事。半天时间就买了上千亩地和七八处房产了。”
    陆时秋握紧双手。
    牙纪小声嘀咕,“就算金人真的来袭,他也亏得起。如果金人败了。他不就赚了吗?”
    说完,他扒开人群往里挤。
    陆时秋看着不少人举着地契跑过来。这些人也不看好月国能打过金国,所以就想卖田卖地逃跑。
    陆时秋很是心动,之前他就想置田,可田地太难买了,属于有价无市,眼下就有好机会,而且田价还挺便宜,“四乙,你说这场仗到最后谁胜?”
    1111只回了他四个字,“无可奉告。”
    陆时秋叹了口气,他发现了,四乙太吝啬,除了抽奖几乎不会让他走任何捷径。
    1111听到他心里话,来一句很高深的话,【风险与机遇并存。你自己决定。】
    陆时秋在嘴里念叨了两句,“风险?机遇?”
    他要给女儿攒两万两银子。可他辛辛苦苦卖了将近一年的烧烤,又冒着被赌坊打手动刀子的危险才攒了七百两银子。
    这次战乱也许是他难得的机遇。
    他咬了咬牙,一跺脚,冲着那些举着田契的人大声喊道,“谁手头有百亩良田,我要!”
    他疯了,他真的疯了。
    他居然花了四百两银子买了一百亩的良田。
    如果金人攻进来,他这四百两就等于打了水漂。
    买家着急逃跑,匆匆忙忙办完红契,就回家收拾东西去了。
    出来的时候,陆时秋意外碰到了顾永伯,对方正吩咐下人往马车上搬东西。
    看到陆时秋的时候,顾永伯微微皱眉,“我不是让下人到你家报信,让你早点逃吗?你怎么还在这儿?”
    连县令大哥都要逃,看来这盐俭县是真的要守不住了,陆时秋连跟他说话的劲儿都没有了。
    从县衙出来,他两条腿都是飘的。
    1111看他这没出息的怂样,笑话他,【你手头好歹还剩下三百两银子。不会饿死的。】
    就是这句话,让陆时秋又精神抖擞起来,“你说得对。我好歹还有三百两银子。不会怎么样的。”
    说完,他拔腿往家跑。
    经过街市的时候,有许多家店铺都被无赖抢了。街上的衙役根本管不过来。
    说实话陆时秋看着这些无赖发财眼馋得很,可他脑子里立刻浮现他女儿那张粉嘟嘟的小脸,将来还要指着她考科举。如果他身上留下污点,她连参加科举的机会都没了。
    忍着肉疼,他转过头,拔腿往家跑。
    到了院子,木氏抱着囡囡,大丫三个站在她旁边。他们家收拾好的东西全部堆在门外。周围时不时就有板车经过。有的抱怨他们东西挡道了。
    木氏就会连声向他们道歉。
    陆时秋走过来,“怎么东西都在外面?”
    木氏解释,“他们先走了。要把门锁上。所以我们就把东西搬到门外。”
    陆时秋也没说什么。那孤儿寡母只有木板车,府城路途遥远,肯定要比他们早走。
    木氏又道,“刚刚县衙有下人过来传话,让你赶紧带家人离开县城。”她攥紧拳头,“怎么办啊?大哥直到现在还没来?”
    陆时秋拧着眉,“可能是路上耽搁了吧?”
    就在这时,有声响从巷子外传来,陆时秋小心翼翼探头往外瞧,大喜过望,“大哥,你可算来了。”
    陆时春从驴车上跳下来,一头雾水,“我一个时辰前就到你们县城门口了。可北城门封上了。我只能绕远路从东城门过来。对了,我刚刚进城,发现街上全乱套了。许多人就跟疯了似的。咋回事?”
    当然他没告诉三弟,刚刚还有人要抢他的驴车。要不是有衙役阻止,他这驴车未必能保住。
    当街就敢抢东西,你就说得发生多大的事吧。
    陆时秋催促他赶紧搬行礼上车,“待会路上说。咱们先回家。”
    看样子真是发生大事了,陆时春也不废话,立刻帮忙搬东西。
    驴车太小了,放不了那么多东西。
    陆时春把四个木桶里的水全部倒掉,海鲜全部折在一个桶里,也不管它会不会缺氧死了。
    剩下的地方全部堆放东西,只留一点点空地给木氏和三丫坐。其余人都得步行。
    一行人脚步不停歇,也只在第二天下午到了家。
    还没进院子,老远就听到他爹娘正在吵架,喊声震天动地。得亏村民们都出海,没人过来看他们家笑话,要不然这老两口半辈子的脸面都没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