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156节

作品:闲唐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春溪笛晓

    李元婴道:“别让她知道了。”他叮嘱完,又让武媚两人不要担心,他自有办法解决。
    武媚和魏姝对视一眼,都点头应下。
    李元婴虽然爱玩爱闹,却从来都能把自己惹出来的事圆圆满满解决,既然李元婴说有办法,她们也不再多说。
    李元婴离开时碰见城阳和金胜曼抱着书回来了,高兴地迎上前拦着问她们都借了什么书。
    城阳把书亮给李元婴看了,又问李元婴过来做什么。
    李元婴刚才早和武媚她们对过说辞,回答起来顺溜得很:“我来和媚娘她们讨论几道算学问题,你是知道我的,遇到难题不马上做出来就浑身难受。”
    城阳点点头。
    李元婴说自己还有事,目送城阳往回走后便回了自己的住处。他取了笔墨,把夸自己的诗、歌谣、文章、传闻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做出了一个厚厚的册子。这么沉的东西,靠李靖送他的那只白头鸟当然带不出去,李元婴直接跑去寻孔颖达。
    孔颖达挺久没面对面地和李元婴说话,见他来了,便邀他坐下吃茶,问他来做什么。
    李元婴也不含糊,把自己抄得齐齐整整的册子掏出来呈给孔颖达。这个时候李元婴就挺遗憾戴亭还没回来,要不然的话以戴亭的能耐,肯定能收集得更全面,这份册子能做得更厚。
    “我想把这册子呈给皇兄,”李元婴开门见山地道:“但是您看,我这么遵纪守法的学生没到休沐日哪能离开国子监是不是?所以我想让您帮我把它带给皇兄,您可是国子祭酒,经常要上朝的,帮我捎去吧!”
    孔颖达听了觉得这要求不太过分。不过他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往李二陛下面前呈,便问道:“这是什么?”
    李元婴道:“这是我亲自做的册子,里头全都是我觉得写得很好的诗文。我近来时走到哪都能听到,据说整个长安城一夜之间都流传起来了!”
    孔颖达近来有些忙碌,还没听说过外面的传闻,听李元婴这么说顿时好奇起来。他打开李元婴带来的册子一看,先是觉得李元婴的字大有进益,难怪书学博士们总想把李元婴抢过去教。等看完第一首诗,孔颖达脸色便有些古怪:这诗写得十分浅白,容易传唱,内容则是夸太子和李元婴的!
    再往下翻,后头的诗文也差不多,还有一些相关的俗讲故事也是同样的核心:无一例外都是把太子和李元婴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宛如神明降世,有这样一位太子是大唐之福,有这样一位滕王殿下也是上天眷顾大唐。
    听人说,李元婴还弄回了一副龙骨,那龙骨有几层楼那么高,极有气势。连龙骨都为他现世,这滕王殿下不是福星降世是什么?
    这就涉及到祥瑞了。
    一般祥瑞是往君主身上弄的,没人会往臣子或者藩王上弄。你弄了条龙出来,又不是皇帝不是太子,那你是什么居心?!
    孔颖达越看越心惊,看完后严肃地看着李元婴。
    李元婴安安静静地看着他。
    平心而论,孔颖达以前是很看不上李元婴这混世小魔王的,别的皇子都安安分分坐着听他们讲学,独独李元婴这家伙永远和安分不沾边。不是爬树上房,就是溜出去玩耍,从来不会乖乖听你教训。可是这两年李元婴长进了不少,又做了许多正经事,孔颖达对他已经大为改观。
    这会儿李元婴好好地在他们国子监学习,外面却突然疯传起这些诗文和故事,说是里头没有人推动,孔颖达是不信的。
    这些事确实都是李元婴做的没错,但是李元婴哪一样没有在李二陛下面前过明路?让监生们协助李元婴开图书馆,还是李二陛下亲自下的命令,那牌匾还是李二陛下亲自写的!
    孔颖达道:“好,我帮你呈上去。”
    李元婴进了国子监,那就是国子监的学生。他孔颖达哪怕算不得位高权重,也绝不能叫别人平白把国子监的学生欺负了去!不管背后传这些话的人是谁,他都要把事情捅到李二陛下面前去!
    107、第 107 章
    李二陛下最近还挺清闲, 既没大的战事, 又没遇上大灾, 还喜闻宝贝儿子又要给他添皇孙,心情轻快得很。
    这段时间他没去关心李元婴在国子监的情况了, 他觉得这糟心弟弟有点过了线, 自己确实太纵着这糟心弟弟, 让这糟心弟弟什么话都敢说。
    青雀看着样样都好, 让去封地青雀也只是哭着说舍不得他, 那像是有那种心思的人?最后之所以没去就藩,也是因为阎氏腹中皇孙的意外降临, 是他开口留的, 不是青雀开口求的。
    于是孔颖达求见李二陛下时,李二陛下便在和李泰说话,父子间很是亲密。
    听人说孔颖达来了, 李泰便知趣地说要回去看书。李二陛下没留他,点头许他离开,叫人把孔颖达宣进来。
    刚和宝贝儿子聊完, 李二陛下心情很不错, 脸上还带上了几分笑意。他让孔颖达坐下说话, 问道:“孔卿有何要事?”
    孔颖达神色严肃地坐下,把带来的册子呈给李二陛下:“陛下且先看看这些诗文。”
    李二陛下不明所以,接过册子翻开。刚开始李二陛下脸色还算平和,看到后面可就不太好了,没等看完, 李二陛下就把册子搁下,问孔颖达:“孔卿这册子是从何得来的?”
    孔颖达据实以告:“滕王殿下给臣的。”他不卑不亢地道明情况,“臣叫人去打听过,这些诗文在长安城内流传甚广,一些歌谣更是街头巷尾都有人传唱。臣认为此事十分蹊跷,应该下令叫人明查!”
    李二陛下神色莫测。
    他记得孔颖达以前对李元婴很不喜,如今李元婴去国子监不到两个月,孔颖达倒是来替李元婴出头了。
    李二陛下道:“朕会让人查个清楚。”
    孔颖达得到李二陛下的答复便退下了。
    李二陛下静坐片刻,拿起那本册子把后头的文章也看完。他再往回翻,只见上面的字迹工整漂亮,和从前那乱七八糟的笔法很不一样,瞧着当真大有进益。那天李元婴伏拜在地的一幕又出现在李二陛下脑海中,别看这小子天天嬉皮笑脸,其实这小子气性大得很,要是不给他一个公道,他怕是又要说“我再不回来了”。
    谁有这个能耐指使这么多文人操刀?
    谁有这个能耐在天子脚下煽风点火、剑指太子跟滕王?
    答案其实很容易想出来,但李二陛下并不想深想。他吩咐底下的人去彻查此事,便将那册子收了起来。
    ……
    作为被带出场的另一个主角,李承乾近来很忙,主要是李元婴去国子监前把一摊子事交托给他,是以虽然今年他不用代外出避暑的李二陛下监国,却也有许多事要做。
    比如在襄城宫那一带养骆驼和大象的事儿。
    李承乾原以为那地方就是随便散养些牛羊马象之类的,等亲自过去走了一遭,才发现自己实在太天真了。
    李元婴把襄城宫周围一带全圈了进去,划区养了各种飞禽走兽,光是马就养了许多种,更别提牛羊之类的。因为地方足够大,所以李元婴大手一挥,分了大一片地方给他们研究什么马好生又好养,什么肉禽肉质肥美好吃。
    更过分的是,有人说自己擅长养王八,李元婴便许他们挖了几个池塘研究什么王八最值得养。又有人说池塘里种藕好、有人说池塘边种桑好,争持不下,又挖了许多池塘让他们分开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