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79节

作品:旧家燕子傍谁飞  |  分类:历史军事  |  作者:南方赤火

    几个亲兵不敢伤害文天祥。有人上前把他拉开,半扶半架,将他推上踏板。踏板对侧,立时便有数人将他围在中央。
    趁着这一瞬间的耽搁,杜浒飞奔几步,纵身跳进江里。但是张弘范一挥手,十几张弓立刻同时朝水中发箭,水面上立刻浮出一缕缕血迹,夹杂着一串串气泡,旋转着向下游漂去。
    奉书全身都冰冷了,哭得喘不过气,呜咽道:“师父,爹爹……师父……”
    突然船身一沉,接连摇晃。奉书急回头时,只见几个持刀官兵跳上船来,叫道:“这里还有!反贼,拿命来罢!”
    奉书尖叫一声,连连后退,左脚踩到了船舷,知道身后便是滔滔江水,连忙住脚。
    几个官兵见船上只有她一个孩子,对望了一眼。一个大胡子元兵用刀指着她,厉声问道:“反贼去哪儿了?”他们万万料不到,方才放冷箭的就是面前这个又矮又小的孩童,只道反贼还有同党,正在逃匿。
    奉书心中乱跳,伸手便想抓自己的弹弓,但也知道,若是硬拼,自己恐怕没有半点胜算。她竭力稳住声音,小声道:“都……都跑了……”
    “跑到哪里去了?”
    奉书如何说得出来,伸手往舱外胡乱一指。
    那大胡子元兵看她满脸泪痕,显然是吓得不轻,点点头,对身后几个人叽里咕噜说了句什么。两名官兵跳下船,追击那些莫须有的叛党余孽去了。
    却还有一个人留在船上。那大胡子又上前一步,问她:“反贼都是什么人?你又是他们什么人?”
    “我……我……我是……船家……不知道……不知道反贼是什么人……”
    那大胡子眯眼朝她打量了一阵,显然没有全信。
    他身后那人说:“捉回去审。”
    那大胡子点点头,哼了一声,道:“也是个小反贼!”说着伸出毛茸茸的大手,朝她当胸抓去。
    第71章 辛苦救衰朽,微尔人尽非
    </script>    那大胡子点点头,哼了一声,道:“也是个小反贼!”说着伸出毛茸茸的大手,朝她当胸抓去。
    奉书吓得浑身发抖,叫道:“不要!”眼看那人大踏步走来,自己无处可退,自然而然地使出逃命的本事,身子一滑一扭,从那人咯吱窝底下钻了出去。那人抓了个空,险些扑进水里,连声大骂。奉书眼看他就站在船舷边缘,半只脚掌悬着空,突然心中发狠,在他腰间狠狠一推。那人猝不及防,扑通一声便落进水里。
    那人却也反应奇快,刚从水里冒出头来,就伸手扳住了船舷,用力向上撑,把那小船扳得连连摇晃。奉书眼看着那副大胡子*的又冒出水面,心中愈慌,突然摸到手边菜刀,不敢用刀刃剁,翻过来,用刀背狠狠地砸那十根粗粗的手指头,指骨碎裂,声如捣练。那大胡子惨叫一声,松了手,重新滑入水里。
    接着奉书咔嚓一刀,用力砍断了缆绳。涨满了的江水又急又快,她只觉得身子猛然向后一倒,小船飞也似地顺流而下,顷刻间将那大胡子落水的漩涡抛到几十步之后。
    突然身后风声微响,却是另一个留在船上的官兵挥刀朝她砍来。她急忙就地一滚,扬起手中菜刀,去剁他的脚板。那官兵穿着皮靴,那菜刀又不甚锋利,这一下只是将他的靴子开了个小口子,脚面砍得出血,饶是如此,那兵也痛得哇哇大叫,转身朝她又砍。只是那兵出身北方,向来不识水性,江水湍急,船行颠簸,那兵又伤了脚,一个站立不稳,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奉书却在船上坐卧了几十日,早就如履平地,一脚踢在那兵的臂弯穴道,便将他的刀踢脱了手,刀刃贴合船板,叮叮咚咚的滚入江水里。她尖叫着给自己壮胆,扑上去,菜刀压住他的喉咙,吼道:“不许动!”
    那兵果然显出害怕的眼色,一动不动了。
    可奉书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明知只要稍稍用力,便可以结果这人的性命,可心中一万个不敢,手上也没有丝毫力气。
    那兵立刻看出她眼中的恐惧,大吼一声,双腿夹住她身子,双手来扭她持刀的手腕。奉书只觉右手腕一阵剧痛,菜刀即刻便掉在地上,被踢到一旁。随即后背一痛,已让那兵按在地板上。她拼命蹬踹,可那兵身强体壮,受了她几脚,却丝毫未伤,只有更被激怒,哇哇大叫着,伸手便来拧她的脖子。
    一番搏斗,船身已经晃得厉害。奉书一阵绝望,只盼这船立刻翻掉,自己哪怕落水淹死,也好过被眼前的大汉拗断脖子。她眼见那兵眼中露出凶光,吓得边哭边叫,伸手胡乱抓着地面,突然左手中握上了一根细细的物事,她想也没想,向前用力一送。
    对方的喊叫便突然停止了。她看到那兵眼中露出恐惧之极的神情,喉中“啊、啊”了几声,双手在身前乱抓乱挠了一阵,慢慢地软倒在地,彻底不动了。
    他的喉咙里插着一枝杜浒制的木箭,箭头是尖尖的黑色燧石,箭尾是白色的鸽子羽毛。鲜血顺着羽毛,一滴滴落到奉书胸前。
    杜浒曾经用这样的箭杀过不知多少野兽,如今头一次,这箭被奉书用来杀了人。
    奉书见那人兀自双眼圆瞪,咬牙切齿,害怕无以复加,随即感到一阵恶心,挣扎着爬到船舷边缘,一边哭,一边干呕。
    她杀人了。第二次。这个人和她无冤无仇,见面的时间只有短短一盏茶工夫,她就把他杀了。没人指点,没人善后,没人安慰她,说:“这人该杀,做得好。”
    船里只剩她一人,和一具尚且温热的死尸作伴。载着父亲的官船已经驶入茫茫雨雾之中,离开了她的视野。浩浩江水奔流不息,不知要将她带往何处。
    原本,他们在岸上是布置了接应人员的,如果事成,小船飞速航行二十里后,便会泊进一个渔村,被静悄悄地藏匿起来。可当她方才和几个元兵在船上搏斗的时候,小船恐怕早就驶出了二十里外,这处接应点恐怕就已经过了。小船载着她孤零零一个人,正飞速驶向茫茫无尽的危险和未知。
    奉书觉得自己应该惊慌得大哭,可事到如今,只有呆呆坐在舱里,脑子里空空的,茫然看着岸上的树木和山丘飞速掠过。
    随即她又看到,江上漂着的,不止她所在的一叶扁舟。一个男人的躯体在水面上浮浮沉沉,时而隐到水波之下,时而又让水流冲得露出胸口和额头,却始终漂在离她不远之处。
    奉书吓得面无人色。是不是那个被自己推下去的大胡子元兵?他看起来不识水性,双手又让自己砸伤,多半已经做了水鬼。难道他做了鬼,也不放过自己?
    可那人似乎没有大胡子。他的身上扎着五六枝箭,带血的箭羽已经被江水浸得透湿。
    奉书心头好似也让利箭穿透了一般,大叫:“师父!师父!”可直到她叫声变得嘶哑,水中的人依旧一动不动。
    她冲到侧舷,拖出船橹,拼命摇了起来。右手手腕已经被方才那兵扭得肿了,每使一次力,疼痛便沿着筋脉一直传到心窝里。小船的航向慢慢被她扭转了,但又突然冲入一个漩涡,打了几个转儿,前功尽弃。
    她仿佛不知疲倦,也不知痛,疯了一般要将小船脱离出江水的控制。水中的身影越来越近了。她想,就算他死了,也一定要让他安安静静地躺好,不能就这么把他留在冰冷的江水里。就算自己注定要和一具死尸作伴,那也一定要是师父,不能是身边这个凶神恶煞的鞑子兵。
    江面忽然变宽,她感到水流缓了下来。她一面哭,一面叫道:“师父……”
    他越来越近了,仿佛伸出船橹就能碰到。但他双眼紧闭着,全身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动静。
    她拎起一卷缆绳,一头系在舱门上,又将另一头系在自己腰间,趴在船舷上,拼命向他伸出手,想要抓住他的头发、他的肩膀、他的手臂。够不到。她又向前匍匐了两步,双脚勾住一块突出的舱板,半个身子几乎已经贴在水里了,将手中的船橹伸出去,却只碰到了他身上的箭矢。
    杜浒全身突然极其轻微地颤了一颤,似乎是感觉到痛了。他往水中沉了几寸,左手却慢慢张开来,将伸过来的船橹轻轻握住了。
    奉书喜极而泣,一把一把的将他拉近。可是她使尽力气,也无法将他拖上船来,反而扯得他身上箭伤汩汩地流出血来。她急得左右为难,最后一咬牙,扎起衣襟,跳进水里,推着他的腰,将他一点一点地顶上了船。她自己则精疲力竭,仗着腰间拴着缆绳,被小船拖行着,在水里喘息许久,这才手脚并用地爬上船去。
    杜浒的背后也中了两箭,无法仰卧,只能侧躺在船板上。他面无血色,不管她怎么叫唤,也不睁眼。他的几处箭伤被江水的冲刷得干干净净,一点血迹也没有,但反倒平白让她生出些不妙的预感。
    奉书怔怔地看着他,也流不出泪,也哭不出声。她试着去拔他肩头的箭,可是那箭头上都带着倒钩,深深埋在肉里,像生了根一样。她伸手去探他的鼻息,只觉得若有若无。她不敢把手移开,只怕下一刻,他的呼吸就会停止。
    最后她只能用自己的衣袖,一点点擦掉他脸上的水珠,把他皮肤上残余的血污擦干净。又不敢用一点的力气,只怕他还能觉得疼。
    然后不知为什么,又跑到他脚边,把他的一双麻鞋慢慢脱了下来。那鞋子里满是冰冷的江水和泥沙,穿着肯定让他难受。
    雨已经停了。一轮洗得干干净净的夕阳泛着柔和的光,射进船舱。舱外的水流如同金色的绸缎,托着这一叶扁舟起起伏伏。江岸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此时正是晚稻成熟的季节,黄澄澄的稻穗随风舞动,仿佛在唱着快活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