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作品:桓容  |  分类:都市言情  |  作者:来自远方

    台城, 太极殿
    司马昱服过汤药, 趁着还有些精神, 翻开堆积在案头的奏疏, 一卷接一卷细观。
    天子许久不上朝会, 朝堂政务半点未受影响, 无论政事军事皆是井井有条, 不乱分毫。看到奏疏上的种种,司马昱不知该叹气还是该愤慨。
    傀儡,傀儡!
    用力摔下竹简, 司马昱气怒攻心,又开始剧烈咳嗽。咳到最后,唇角竟溢出一丝鲜血。
    “陛下!”宦者大惊失色。
    “禁声!”司马昱艰难出声, 用绢布捂住嘴, “取、取红丹!”
    “诺!”
    宦者小心捧来一只玉瓶,司马昱牢牢握住瓶身, 并没有倒出一丸吞服, 仅是凑近瓶口, 嗅着丹药的气息, 顺势饮下半盏温水。
    等咳得不是那么厉害, 司马昱命宦者准备竹简,提笔写成一封私信, 交人马上送去姑孰。
    没用玉玺和金印就算不上天子诏书,无需经过三省。
    不承想, 书信未出宫城, 送信的宦者被大长乐拦住。
    不顾宦者愤怒的眼神,阿讷打开包裹竹简的绢布,看过其中内容,又若无其事的包裹起来,放回宦者怀中。
    “放开他。”阿讷袖着双手,居高临下俯视宦者,道,“事情埋在肚子里,你还能保住一条命。”
    宦者抱紧竹简,再不甘心也只能认栽。
    天子久病不愈,情况显然不好。
    褚太后动作频频,拉拢两位皇子,明显有重掌台城之意。他们这些跟着官家的,今后会是什么下场,是不是能保住脑袋,当真是个未知数。
    情势所迫,不得不低头。
    但是,如果道祖施恩、仙家怜悯,助官家熬过这关,别说什么大长乐,哪怕是长乐宫里的太后,都要遭受雷霆之怒,别想再有好日子过!
    宦者站起身,向躲在不远处的小内侍点点头。后者立刻转身,一溜烟跑回太极殿。
    司马昱听到此事,并没有当场发怒。
    “朕病了这些时日,台城内必生变化,有人盯着太极殿不足为奇。以褚蒜子的为人,知晓朕欲召大司马还朝,绝不会坐视不理。”
    说到这里,司马昱冷笑一声。
    “这些聪明人啊。”
    宦者躬身立在一边,谨慎道:“陛下,可要派人盯着长乐宫?”
    “不用。”司马昱摆摆手,“朕倒想看看,褚蒜子会做出些什么。”
    “诺。”
    宦者不再多言,垂首立在一旁。
    司马昱扫一眼面前的奏疏,无心再看,疲累的躺回榻上。
    以他来看,长乐宫绝对不愿桓温回朝。不能直接拦截书信,只能设法将消息传出,引来朝中注意。
    一旦引起文武警觉,事情必当拖延。
    届时,建康、姑孰和京口都不会安生。
    “乱吧,越乱越好。”司马昱喃喃道。
    此时此刻,他突然能理解司马奕的疯狂。
    他本以为自己能做到,至少不逊于明帝。可惜,登基不过一载,已是身陷死局,不堪重负。
    思及在位仅三年,不及而立便早逝的异母兄长,司马昱突兀的笑出声来,眼角滑下两行浊泪。
    等到消息传出,众人的目光齐聚台城,应不会留意道福是否还在城中。
    “这是为父仅能为你做的……”
    司马昱声音渐低,泪水流干,仅在眼角留下两条干涸的泪痕。
    建康城内,廛肆热闹一如往常。
    南来北方的商船穿过篱门,行在秦淮河上。靠上码头,遇见相熟的商家,船主都要拱手问候,道出几句新得的消息。
    自十月以来,关于幽州的消息越来越多。
    盐渎、盱眙时常挂于人口,从幽州市来稀奇货的商队更是屡见不鲜。
    城中商家发现,往来大市小市的外地客商和以往不同,买东西开始挑挑拣拣。虽然一样挥金如土,可某些货物,例如金银首饰和绢布,再不如以往好卖。即便仍能售罄,花费的时间和口舌却较往常多出一倍。
    与之相对,桓容开在城内的盐铺、糖铺及银楼总是人满为患。
    常常是天不亮,门口已排起长队。
    无论汉人还是胡人,一边裹紧外袍,一边搓着双手,不顾湿冷的天气,双眼紧盯着门板,只等伙计出现的那一刻。
    尤其是糖铺,每天都能排开长龙。
    随着硬糖、软糖等新货出现,排队的商越来越多。有人不惜高价,从他人手里购买新货。看着赔本的买卖,运到会稽等地,照样赚得盆满盈钵。
    日子久了,建康人开始习惯这个情形。
    见有士族家仆跟着排队,和商人抢购摆上架的新糖,众人同样见怪不怪。
    “别看价高,滋味实在是好。我随商队北上,遇上拦路的贼人,凭着力气斩杀两个,护住大半货物。领队论功时,特地赏我一小块。指甲盖大小,四四方方,冰块似的,那滋味赛过蜂蜜,如今想想,啧啧……”
    汉子说得绘声绘色,不时还咂咂嘴。
    围观众人下意识吞着唾沫,有心尝尝,想到糖铺前高挂的价格牌,立刻又歇了心思。
    “这么高的价,咱们是别想喽。”
    “这也说不定。”一名下巴上长着山羊胡的男子-插-嘴道,“我听说盱眙城不一样,只要是城中百姓,都能以低价市糖。”
    “果真?”一名船工问道,“你是亲眼所见?”
    “我并非亲眼所见,是有族人迁入幽州,日前送来书信,邀我往幽州做工。”
    “做工?”一旁的船工不以为然。这样肩不能挑手不能扛,能做什么工?
    “休要看不起某家!”男子怒道。
    “某家祖上曾为士族家仆,幸能识得几个字,握着独门手艺,专为主家照顾牛马。虽主家败落,家仆四散,某仍习得大父手艺,马市牛市那些商人遇上问题多会来寻!”
    男子越说越激动,脸膛涨红。
    “听闻幽州大量招收流民,施行仁政,只要肯下力气开荒,免三年粮税不说,还可从州治所租用耕牛。”
    “什么?!”
    “休要不信。”男子取出族人书信,当众展开宣读,读罢继续道,“听见没有?州治所正寻能照管牛马之人,某一身本领,何愁生计!”
    男子抖着书信,四周尽皆沉默。
    事实上,他压根不识字,信上的内容是旁人说于他听,用了一日一夜死记硬背,方才能顺利出口。
    人群中,两个穿着短袍的男子暗使眼色,彼此点了点头,悄无声息的退走。
    建康城貌似安宁,实则暗潮汹涌。
    一旦城中生乱,百姓必当四散逃离。比起扬州等地,幽州的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只能从其他方面下手,让城中人晓得,若是去了幽州,生计不成问题,肯下力气就能养活一家老小。
    这么做的确要担一定风险,会提前引来士族高门和地方大佬的注意。然而,以贾秉荀宥等人的分析,此事不得不为。
    桓刺使表示理解。
    闷声发大财固然好,该出声时也不能含糊。
    如今的世道,扮猪吃老虎未必管用。说不定入戏过深,予人可欺的印象,没等张开嘴,先被虎视眈眈的狼群包围,直接撕碎入腹。
    为达成目的,单靠商人口口相传完全不够。贾秉埋在建康的暗桩陆续发挥作用,专门寻找“劳苦大众”,捡能引起共鸣的事开口。
    不用多少时日,大部分船工匠人都会晓得,盱眙地处边境,商贸繁华,开荒免税,且有几千州兵保卫,比起建康也是不差。
    是不是动心,端看个人选择。
    可以肯定的是,哪日建康陷入乱局,城中百姓绝不会一窝蜂的逃往扬州。只要有一成北上幽州,桓容就能大有收获。
    别人搜罗金银珍宝,桓刺使专好划拉人口。
    有人才会希望,有人才会发展。
    没有人,抱着金山银山也是白搭!
    台城中,褚太后并不晓得,曾被她设计坑害的桓容正抄起铁锹,准备挖建康城四角。
    听完大长乐回禀,知晓司马昱的打算,褚太后放下道经,沉吟良久。
    殿中幽暗,白日里仍点着三足灯。
    火光摇曳,人的影子在墙上扭曲拉长,带着说不出的诡异。
    “阿讷。”褚太后终于开口,“将消息透出去,让乌衣巷和青溪里都知道,官家无意立皇太子,并要召大司马还朝。”
    “诺!”
    “另外,让人给幽州送信,看看南康是什么反应。”
    “诺!”
    “太极殿那里继续派人盯着。若是昌明和道子过去,立刻禀报于我。”
    大长乐连声应诺,双眼始终盯着地面,表情没有半点变化。
    “阿讷,你随我几十年,功劳我都记着。”
    反言之,之前的怠慢和二心同样不会忘。
    “我身边可以缺任何人,却不能少了你。”褚太后重新翻开道经,转动起流珠。
    “你天性聪慧,理应晓得,我在一日,你才是大长乐。我去那日,长乐宫易主,你也将跌落尘埃。庾太后去后,她身边的人是什么下场,你总该记得。”
    语调平缓,云淡风轻。
    阿讷垂下眼帘,伏身跪在地上,重重磕头。
    “太后训诫,仆不敢忘。”
    “不忘就好,去吧。”
    “诺。”
    阿讷躬身退出殿门,待门扉合拢,方才抬起头,眼中怨恨之意彰显。
    内殿中,褚太后读着道经,一颗接一颗拨动流珠,笑容奇怪的安详。
    建康风波骤起,姑孰同样不得安稳。
    司马昱的书信送到城内,送信人没能见到桓大司马,就被郗超打发下去休息。
    “郗侍郎,此举怕是不妥。”孟嘉恰好见到这一幕,不免出声提醒,“终归是台城内侍,送来的是天子书信,如此轻慢,怕会为大司马招来跋扈之语。”
    “我自有计较。”郗超不想多说。
    并非他故意嚣张,实在是桓大司马久病在榻,连番遭受刺激,出现中风的症状,实在不好轻易见人。如今神智还算清醒,半边身体已经不能动。批改公文都是由郗超代笔,勉强几次露面都靠丹药支撑。
    府内医者战战兢兢,心知医术再高,终究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没有奇迹出现,桓大司马恐将寿数不长。
    只是担忧小命,没人敢说实话。
    桓温的病情一日重似一日,偏偏身边还不消停。
    桓伟和桓玄受补过度,说不上痴傻,反应却比同龄孩童慢了许多。
    慕容氏起初担忧,很快又想开,反正无意让儿子去争,这样说不定能平安活着,好过成为他人的挡箭牌,隔三差五就要受罪。
    马氏不甘心。
    灵心慧性、百伶百俐的孩子,突然变成眼前这样,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可事实摆在眼前,桓玄纵然能够恢复,也会彻底沦为平庸,再不入夫主之眼。
    忆起往日种种,想到离开建康时,自己一时得意忘形,在南康公主跟前露出心迹,马氏不由得浑身发冷,哀哀的哭了起来。
    司马昱不知姑孰情形,派人送来书信,诚心诚意请桓温入朝。并在字里行间透出,只要桓大司马肯去建康,帮忙分担压力,压制褚太后,让他能多活几天,九锡不成问题!
    看过书信,桓大司马唯有苦笑。
    “有心无力。”
    病成这样,走路都不方便,去建康做什么?让世人知道他命不久矣?
    “明公,该如何回信?”
    “辞。”
    一字落下,似千斤之重。
    桓温明白,郗超也清楚,如果能得九锡,心心念念的一切就在眼前!然而造化弄人,皇位近在咫尺,竟是要生生推开!
    如果没有郗愔,桓温总能咬牙拼上一回。
    奈何郗愔刺使盘踞京口,北府军战力不弱,见到桓温重病,必定会趁机动手。加上建康士族,胜负更加难料。稍有不对,非但愿望难成,现有的一切都将保不住。
    郗超写完回信,呈到桓温面前。
    看着未干的墨迹,桓温疲累的长叹一声,郁愤和酸楚一并涌上,最终都化为无奈,沉沉压入心底。
    此时此刻,桓温和司马昱的心情格外相似。
    一样的不甘,一样的遗憾,一样的愤怒,一样的悲催。
    虽相隔两地,说是难兄难弟也不为过。
    同样悲催的还有慕容垂。
    不知是谁走漏风声,他从幽州市买兵器的消息传出,慕容评说动柔然王,不断向战场增派兵力,意图以最快的速度打下库莫奚,不给慕容垂喘息的机会。
    人都灭掉,兵器买来也没用,说不定更便宜自己!
    偏在这个时候,又传出慕容垂要带兵南下的流言,慕容德难免心生猜忌。
    于是乎,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慕容评和慕容垂厮杀,慕容德和慕容垂开打,慕容垂和慕容德又彼此防备,柔然军队出工不出力,看戏的时候多,皆不肯全力厮杀。
    不是柔然王怀揣心思,试图坐收渔翁之利。原因在于柔然不似中原王朝,即使有王庭,统治力度也是一般。
    各部首领愿意的话,还会抄刀子卖命;哪天气不顺,直接拍拍-屁-股走人,王庭一点办法没有。逼急了直接投奔氐人,一样的放羊游牧,该怎么活就怎么活。
    秦玓驻军昌黎,每日消息不断。接到彭城的书信,知晓引发乱局的武器出自幽州,流言则是秦璟派人散播,不禁咂舌。
    “郎君?”谋士奇怪秦玓的反应,开口询问道,“四郎君信中说了什么?”
    “没什么。”秦玓咧嘴一笑,直接将绢布收入怀中,“彭城新到一批军粮,不日将运至昌黎。”
    秦璟在信中叮嘱,此事不可泄于他人。
    之所以让秦玓知道,是桓容为商队借路,要经昌黎至库莫奚边境。运送武器的同时,顺便带回交换的壮丁。
    为顺利借道,避免秦氏中途截人,桓容不惜半卖半送出一批军粮。
    隆冬时节,海上风险太大,实在不易出航。闹不好就会船沉人亡,损失不可估量。秦氏收到好处,且双方暂时有盟约,好歹能维持诚信。
    肉疼归肉疼,为了完成这笔生意,桓容照样要眼也不眨,该送多少送多少,半点不能小气。
    归根结底,让慕容鲜卑和柔然更乱,彼此消耗实力,对秦氏未必没有好处。不然的话,给出的价钱再高,秦氏也未必乐意借道。
    “肉疼就肉疼吧,总能找补回来。”桓刺使一边嘬牙花子,一边合上竹简。
    就在这时,婢仆突然来报,南康公主请他过去。
    “阿母?”
    “建康送来书信,殿下看过之后,命奴来请郎君。”
    建康书信?
    桓容点点头,仔细收起竹简,放飞带着竹管的苍鹰,起身往东院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