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

海棠书屋

第71节

作品:重生之权贵  |  分类:都市言情  |  作者:缸里有米

    柳月被这猝不及防地一握,心中大乱。
    她因为夏小洛的帮助,一头老母猪“卖“出了三头猪的价钱,家里一下子有了1000多存款,这对于她贫困交加的家境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她的家境一下子从老夏庄的最底层一跃而成为村里的中等人家。
    更为重要的是让那个她恨之入骨的钱学文狠狠地吃了一次憋,心里很是痛快。
    她很有心机,也很聪明,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起最大作用的其实是夏小洛。
    之前,她从来没有对这个小弟弟多看一眼,他家是县城的,父母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她眼里这一切都显得高不可攀。
    在这个暑假之前,夏小洛每逢寒暑假都会在老夏庄玩一段,不过那时候,她真对这个小弟弟没什么好印象。
    打东家的狗,踢西家的鸡,上树掏鸟窝,下河摸螃蟹,反正从来不干正事。
    她家是村里的贫困户,生活维艰,她虽然正是十八岁的好年华,却不能学别家的姑娘穿红戴绿,每天都在伺弄田地,自然和这野猴子没有什么交集。
    按辈分,他倒是该叫自己一声姐,其实也没什么血缘关系,感情很疏远。
    这个暑假回来,家里遇到这等大麻烦,夏擎天关键时刻施以援手,固然难能可贵,其胆色和打抱不平的个性都让她很感动。
    但是,她明白,夏擎天只是减缓了矛盾爆发的速度,而真正解决矛盾的其实夏小洛,正是他来了个“将计就计”,使得钱学文的优势瞬间变化为劣势,那头老母猪成为他甩都甩不掉的烫手山芋。
    更想起他在李老爷子家,先将了老爷子一军,然后再提出要求,老爷子只能答应配合他们把收购价格提高。
    他的言谈举止、行事方式可是比和夏擎天还要稳重几分。
    她怀着对夏小洛的谢意和崇敬,走到夏近周家的院子里,她甚至怀里揣着几十块钱,想要递给夏小洛表示谢意。
    旋即她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觉得把几十块钱给他,反而显得看低了他。
    她无缘无故地觉得他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应该有着很大的心胸和气度。
    却发现家里只有夏小洛一个人在,她走到他的身边,看着他熟睡的脸庞,他眉清目秀,在睡梦中,他才露出甜美的微笑,想必是极其困倦。
    她赶紧走到屋子里拿出一条毛毯给他盖上。
    她已经决心离去,可是走到门口却想起上午他坐在她的自行车后座的时候,那双小手可是不太老实,总在她柔软的腹部上摸来摸去。
    夏小洛一直称呼她为姐姐,但是他看她的眼神却有几分灼热。
    想起他的眼神,她的心砰砰直跳,她身在农村,农村男人说话总是三句话不离开下半身和男女之事。
    她对男女之情早就明白,只是三村五里的男人她都看不上罢了。
    她却禁不住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亲了一下他的脸颊,同事她的脸瞬间红了。
    她急匆匆地逃跑似地往门外走去,却被夏小洛抓住了手。
    见她神色大窘,夏小洛心中不忍让她难堪。
    男女之事,还是男人主动点比较好,要是她觉得自己发觉了她偷偷亲了自己,怎么下得了台?
    装作刚刚醒来的懵懂表情,揉了揉眼睛,梦呓般地道:“柳月姐,你还没睡?”
    柳月唇边还留着他脸颊的触感,看他好像并没有发现自己刚刚的所作所为,本来激荡的心神稍感安定,道:“没……没……没睡。我看你没有盖毯子,怕你感冒了。”
    她虽然竭力掩饰,可是嗓音还是微微发颤。
    夏小洛重生之前虽然是情场浪子,但是那棵心脏早已经冷却,很难动心。
    在二十一世纪的大都市里,人们脚步匆忙,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上的一枚微不足道的零件,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快餐式爱情发生了,网络上、酒吧里,聊几句天、喝几杯酒,对方零件不缺,身体健全,感觉不错,就领出去开房了。
    他推倒过不少都市的时尚女性,也被对方逆推不少,那时的爱情已经变得快餐化。
    女性们高举性解放和女权主义的大旗,一个个无比洒脱与奔放。
    夏小洛看着眼前这羞涩无比的柳月,她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读完初中后两三年的体力劳动让她的身体显得细长而妙曼,没有一丝赘肉,充满活力。
    吃惯了生猛海鲜的他如同看见一盘最可口的开胃小菜或者水果拼盘,真有一口把她吞进肚子的冲动。
    可是,他也怕唐突佳人,这种事儿着急不得,顺其自然最好。
    柳月红着脸告辞了,临走的时候,她低着头说:“白天的事情,谢谢你了。”
    第二天,夏小洛搭乘公交车去了洛水县,他此行的目的是找到洛水县向阳中学的美术老师龙立新。
    他先在百货商店买了两瓶宋河粮液又买了一条红旗渠香烟,走出百货商店,他走到路边的一个书报亭,拿了《经济日报》浏览了一番,一条新闻映入眼帘。
    新闻的题目是《“温州电器大王”不惑之年读大学,欲兴办服装厂》,夏小洛不禁莞尔一笑,历史果然按照记忆中的轨迹发展。
    勇于率先从土地踏入工厂的温州农民,集体遭遇过最严重的一次倒春寒,那就是是1982年的“八大王”事件。
    1981年1月,国务院两次发出文件,要求打击“投机倒把”。随后,浙江省把打击重点放在温州,温州选择了乐清,乐清又选择了柳镇。
    1982年,工作组经过81天的调查,用汽车把当地通用电器厂的账本凭证拉走。从该厂32个车间诞生的11个“大王”,当时很多人已经开始自办生产作坊,不料还是遭受追查之灾。
    11人中有8人几乎立即被抓捕:“矿灯大王”程步清被判刑4年;“目录大王”叶建华被判刑3年缓刑3年;“翻砂大王”吴师廉被关押63天,罚款6000元“胶木大王”陈银松被收审50天。
    而在这篇报道中,柳镇曾经的“投机倒把”分子“电器大王”郑元忠,被称赞为“有头脑的农民企业家”,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惑之年依然去温州大学读了国际贸易,成了温州大学年纪最大的学生,并且准备转战服装行业。
    夏小洛知道《经济日报》直接隶属于华夏国务院,其言论代表了最高层的舆论导向,这个时候挖掘出一个8年前被中央严厉打击的“投机倒把”分子,重新树立为典型,用一种褒扬的语气写出来,颇有深意。
    这种报纸每一篇文章都不是随便刊载的,可谓“微言大义”,从政者、从商者都要好好领会其深层含义。
    这篇文章的含义自然不言而喻,现在物价已经平稳,经济过热已经被抑制,甚至有点萧条,宏观调控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开始鼓励投资、消费了。
    也就是说,对柳镇假冒伪劣产品的清剿,目的也已经达到了,中央政府鸣锣收兵。